彝族年是什么时候是怎么来的 彝族传统习俗

Posted 彝族

篇首语: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彝族年是什么时候是怎么来的 彝族传统习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彝族年是什么时候是怎么来的 彝族传统习俗

彝族年是彝族的一个重要节日,从古至今,彝族的人民对于过年十分重视,其内容很丰富,十分热闹,充满了浓厚的色彩,更是一个民族特色的体现。彝族年是几时呢?

彝族年来历

彝族年,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彝语叫“枯识”。在农历10月,公历11月内举行。彝族聚居的村寨,从农历10月16日开始择吉日过彝历年到30日完。由于各地择吉日的差异,公历时间有的在上旬,有的在中旬,有的在下旬。各村寨过3天彝历年。所以有着彝族年过一个月的诠释。彝族年带有庆祝当年、祭祀祖先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事如意之意思。为什么在农历十月过年?相传有两种原因,一是彝族历史上有十个月为一年的历算。按这历法计算,十月份为年终岁首,正当过年,故习惯上又称“过十月年”。二是因这个时候,彝族地区庄稼收割完了,五谷丰登了,农事空闲,正宜过年。

彝族年传说

很早以前,山上住着一户三弟兄的彝族人家。他们年年辛勤种植,却年年被天王派来的神兵天将拱翻土地,破坏庄稼。有一年他们逮住一个天将,大哥主张杀,二哥主张打,老三则主张问清楚了再打再杀。老三问天将,天将说他是奉天王的旨意,被迫干坏事的,并且知道了天王妄图垄断大地,将要开决天河的事。弟兄三人问天将怎么办,天将说:“老大在山脚下修一座锡房,老二在山坡上修一座铁房,老三在山顶上修一座泡木房,就可以避难了”。弟兄三人按天将说的各人造好房子住了进去,结果十三天后,浩浩荡荡的洪水铺天盖地而来,住在锡房子的老大和住在铁房子里的老二,都沉没在水底淹死了,只有老三住的泡木房子浮在水面,水退后停留在一个山头。

老三的泡木房子引来很多逃难的飞禽走兽,老三热情地接待了这些死里逃生的客人。后来老三想娶天王的女儿为妻,那些寄居在家的飞禽走兽,就商量着成全他的婚事。

有一天,天王拨开云头,巡视人间,发现山头还剩下一座房子,房顶上还有一只乌鸦正鸹鸹高叫。乌鸦高叫,是不祥的预兆,天王忙叫妻子翻看天书,他的妻子开柜翻书时,发现耗子已把天书咬得破烂不堪。天王气愤地追击耗子,途中被一条蟒蛇咬伤了脚趾,痛得他死去活来。这时,一只云雀飞来告诉天王,青蛙能治好他的创伤。天王的妻子立即请来了青蛙,青蛙要他答应把女儿嫁给老三,才给他治病,逼得天王没法,只好应允。青蛙眼见这个成全老三婚事的计划圆满实现,便扑通一跃,跳进了池塘。天王抓不住青蛙,伤口越来越厉害,就此一命呜呼了。

老三娶了天王的女儿为妻,花狗献上了他尾巴上粘的三粒谷子。。老三夫妻把这三粒种子种下去,秋天收获了三吊谷穗。次年春天,他们又将这三吊谷穗播种,获得了九百吊,第三年,老三收得了千斤稻谷。夫妇俩为了庆祝丰收,在夏历十月初一至十五的一天,煮起了白花花的米饭宴请曾救过老三的天将和成全他们婚事的飞禽走兽们。这一天,就逐渐成为了彝族人过的年节,每年秋天丰收以后,都要隆重地庆祝彝族年,以祭奠祖先,庆贺当年丰收,同时预祝来年取得更好收成。

相关参考

彝族赛装节是怎么来的有什么特色 彝族风俗

凝聚着古老悠久历史和浓郁古朴民族文化风情的彝族“赛装节”,起源于古老的祭祀和“伙头”交接庆典活动,伴随着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已经走过了六百多年的岁月,是彝族文化的重要传统习俗,具有独特的文化气息。赛装

彝年的饮食习俗有哪些 彝族传统节日

彝族过年的饮食有许多传统的习俗,并很有讲究。杀过年猪彝族人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宰杀过年猪,一般不兴杀其他的牲畜。而过年猪的选择是有讲究的,如不带任何残疾和缺陷,不用老母猪,不要尾巴短小,总之要形象完美无

彝族人火塘会是做什么的? 彝族文化习俗

彝族人最爱的传统活动之火塘会在生活中把平凡得人生过得多姿多彩才叫生活!而我国也因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创造出了不一样的传统活动,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互相碰撞,各个民族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特色,彝族人的火塘

揭秘节日习俗和传说 走进云南彝族普者黑花脸节

普者黑花脸节,是云南丘北彝族群众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丘北县的彝群众就把每年农历二月第一个属蛇日或猪日定为“花脸节”起始日。“花脸节”是丘北县彝族独有的传统节日,因远古先民用锅烟把脸部抹黑、驱魔除害而得名

揭秘节日习俗和传说 走进云南彝族普者黑花脸节

普者黑花脸节,是云南丘北彝族群众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丘北县的彝群众就把每年农历二月第一个属蛇日或猪日定为“花脸节”起始日。“花脸节”是丘北县彝族独有的传统节日,因远古先民用锅烟把脸部抹黑、驱魔除害而得名

彝族火把节怎么来的有什么传说 彝族风俗习惯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火把是用来照明以及烧东西用的,那么你知不知道火把也有自己的节日呢?火把节是彝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已经沿袭了一千多年。相传大姚县赵家店红山脚下彝族寨子有个聪明美丽、贤惠善良的姑娘诺娜和

它是怎么来的 彝族的插花节是什么时候

每年二月初八,是彝族的插花节,又叫马缨花节。此时,正是大小凉山满山遍野的山花怒放之际。马樱花,这种彝族人民最喜爱的花卉,在万绿丛中开得如火如荼、云蒸霞蔚;那一簇簇的杜鹃花,似一团团的火焰,燃遍山岗;还

黑花脸节走进云南彝族普者黑花脸节 揭秘节日习俗和传说

  【黑花脸节】走进云南彝族普者黑花脸节揭秘节日习俗和传说  普者黑花脸节,是云南丘北彝族群众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丘北县的彝群众就把每年农历二月第一个属蛇日或猪日定为“花脸节”起始日。“花脸节”是丘北县

凉山彝族的丧葬文化有什么特别 彝族风俗

凉山是彝族聚集最多的地方,现在还保留着自己丧葬文化。丧葬文化在彝族文化中是特别重要的仪式,而且在丧葬时他们会聚集在一起饮食,彝族称之为“古止古舍切”。凉山彝族传统的丧葬习俗是火葬,火葬在凉山彝族地区传

理南涧彝族“跳菜”是舌尖上的民间艺术 彝族饮食

理南涧彝族“跳菜”舌尖上的民间艺术“南涧跳菜”又名“抬菜舞”(彝语称为“吾切巴”),是南涧无量山、哀牢山一带彝族群众举行喜庆、婚丧等活动时必不可少的一种习俗,是南涧彝族特有的传统饮食文化,它把粗犷、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