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此人在战场上违背皇帝的命令,打完仗后皇帝不仅没怪他还赏赐了他

Posted 军队

篇首语: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此人在战场上违背皇帝的命令,打完仗后皇帝不仅没怪他还赏赐了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此人在战场上违背皇帝的命令,打完仗后皇帝不仅没怪他还赏赐了他

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辽国将领率领十万人马前来袭扰大宋王朝的北部边界。>面对这一紧急军情,宋太宗急忙命令守边大将赵延进、崔翰、李继隆三人,统帅八万宋军精锐前去御敌。>而且,远在千里之外的宋太宗,还特意给前方的统帅们,送上了一个破敌良策——那就是“八阵图”(赐阵图,分为八阵)。>大家知道,我国古代打仗讲究排兵布阵,既可以给敌方造成心理上的威慑和又能够有效杀伤敌人,可谓是一举两得。>但是,前提条件是——所布阵法,一定要针对敌方的弱点。> >如此以来,才能够克敌制胜。>那么,宋太宗在宋军还没有遇到契丹大军的时候,就已经制定的这个破敌良策,究竟能不能行得通呢?>当宋军到达满城的时候,遇到了契丹大军。>主将赵延进登高望远,发现城外自东向西,全是契丹军队,根本就看不到尽头(延进乘高望之,东西亘野,不见其际)。> >这时,崔翰、李继隆二人便按照宋太宗所赐予的“八阵图”,排兵布阵。>很快,八万宋军便被分成了八支队伍,相互之间间距百步。>虽然间距不是太大,但每一支宋军在面对不远处契丹十万大军的时候,都心生畏惧,毫无斗志(士众疑惧,略无斗志)。>见此状况,主将赵延进认为两军如此交战的话,宋军必败无疑。>于是,他便劝说崔翰、李继隆二人,放弃宋太宗先前制定的“八阵图”策略,由他们这些前方主帅们随机应变。>因为在赵延进看来,宋太宗的出发点也是为了打赢这场仗。他们即使违背了宋太宗的命令,但如果能够大败契丹大军的话,宋太宗也是不会为难他们的。>然而,崔翰、李继隆二人对此却还有顾虑——万一他们违背旨意之后,还打了败仗,那责任谁负(万一不捷,则若之何)?>这时,赵延进站了出来,表示如若因此战败,一切责任都由自己一人来承担(倘有丧败,则延进独当其责)。>于是,在赵延进的建议下,宋军的这八支军队,很快就变成了四万人为一军的两支军队。>如此以来,士兵心中有了胆量,士气为之大振。> >而且,赵延进还针对契丹军队进军的特点,制定了前后夹击的作战方案——先让契丹军队后军混乱,然后再攻其中军。>最终,在两支宋军前后夹击下,契丹军队大败而逃,宋军俘获人马、牛羊、铠甲总数达数十万之众(大破之,获人马、牛羊、铠甲数十万)。>果然,宋太宗在得到捷报后,不仅没有处罚他们,反而对他们予以嘉奖

相关参考

古代打完仗后如何打扫战场,由谁来负责呢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上面片段节选自唐朝李华写的《吊古

历史人物 将军抗旨不肯出兵,打完仗皇帝反而大肆表扬

汉武帝夺取河西走廊后,将原住民羌族部落从祁连山北麓雪水灌溉的丰美绿洲上撵走,置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列两关(玉门关、阳关),这一带成为汉帝国连通西域、中亚的主动脉,同时也隔断了匈奴与其附属部

历史军事 古代打完仗,射出的箭会回收接着用吗

古代军队为了培养一个专业的军种,选择弓箭手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那些上肢有很强力量的士兵,而且会不断的对他们的上部肢体力量进行训练,主要方式是通过让他们不断的开弓,在战场上那些弓箭手最大的作用并不是我们

古人打完仗为什么不脱掉盔甲

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铠甲)是中国历史上最重的盔甲,根据《武经总要》记载,“步人甲”是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属于典型的札甲,防护范围包括全身。步人甲由1825枚甲叶组成,总重量达29公斤,此

常遇春打完仗大汗淋漓,回营后急于降火,结果39岁就暴毙

说起历史,虽说我们没有经历,不去了解也不知道过去到底发生了啥,但其实要是真的有那颗心去了解历史,将会得到一些擦亮眼睛的人生故事,过去人的人生阅历是我们这些人还没走过的,去接触一下还会增加自己的经验。小

圣旨是伪造的,把此人拉出去砍了

皇帝在给大臣下达命令,或者宣布重大事情时,基本会采用口谕、圣旨等方式,见到圣旨如同见到皇帝本人,谁都不能违背旨意,必须奉旨行事,否则吃不了兜着走。明朝隆庆年间,使者带着圣旨来到军营,将军非但不遵从,反

历史秘闻 乾隆却违背旨意,将此人凌迟

导读:古代的皇帝,虽然手握天下大权,几乎可以为所欲为,但却不敢违背祖训及先皇遗诏,否则将留下不忠不孝之骂名。在清朝时期,雍正去世前,却留下一道遗诏,不允许后世子孙为难一个秀才,更不可以将其杀害。但是,

历史秘闻 乾隆却违背旨意,将此人凌迟

导读:古代的皇帝,虽然手握天下大权,几乎可以为所欲为,但却不敢违背祖训及先皇遗诏,否则将留下不忠不孝之骂名。在清朝时期,雍正去世前,却留下一道遗诏,不允许后世子孙为难一个秀才,更不可以将其杀害。但是,

您不听我的劝谏,臣愿请死;刘裕:打完这一仗,再死不晚

宋武帝刘裕经纬之才,是少有的平民皇帝,他一生披荆斩棘,都是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宋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刘裕)刘裕,小名寄奴

历史人物 曹咎违背了项羽的命令,直接导致楚汉相持形势逆转。

楚汉相争,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段历史,西楚霸王项羽,力能扛鼎、横扫千军,后人称赞他“羽之神勇,千古无二”!项羽被围乌江,对跟随自己的骑兵说道:“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