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不听我的劝谏,臣愿请死;刘裕:打完这一仗,再死不晚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少年乘勇气,百战过乌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您不听我的劝谏,臣愿请死;刘裕:打完这一仗,再死不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您不听我的劝谏,臣愿请死;刘裕:打完这一仗,再死不晚

宋武帝刘裕经纬之才,是少有的平民皇帝,他一生披荆斩棘,都是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 ”宋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 (刘裕) 刘裕,小名寄奴,祖辈论起来还是西汉楚元王刘交的后人。只不过到了东晋,刘家早就没落,家境贫寒的刘裕还经常卖草鞋为生,补贴家用。此时是货真价实的乱世,要想出人头地,从军几乎是唯一的选择。刘裕的运气不错,他参加是东晋最强的北府兵,最后刘裕也是掌控着北府兵来一统天下的。 公元399年,孙恩发动叛乱,一般而言就是农民起义,只不过孙恩这个头领相对残忍弑杀。孙恩遇上刘裕,就好像老鼠见到猫,用尽全身本领,也逃不出刘裕的手掌心。正是靠着平叛孙恩的战功,刘裕逐步成为北府兵高层军官。 在击败桓玄恢复东晋政权后,刘裕地位昭然若揭,再也不是那个大头兵,而是独揽大权的一朝霸主,皇帝成了摆设,刘裕几乎成了实际的统治者。为了实现心中抱负,刘裕把目光投向了四周的敌人,首先被他盯上的就是南燕。 公元409年,刘裕举兵北伐南燕,为了巩固他的势力和威望,北伐必须进行,南燕当然不是对手,在刘裕的进攻下很快败下阵来。此时在广州的卢循打起来小主意,刘裕北伐南燕,建康守备空虚,正是夺权的好时候。 卢循就是和孙恩一起造反的卢循,孙恩死后,卢循成了起义军的统领,趁着东晋桓玄内乱之时,夺取了广州,遂成为一方诸侯。为了安抚卢循,东晋政府封他为「 ”征虏将军、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 (孙恩卢循起义) 这卢循本就是不安定因素,他归顺东晋也是权宜之计,一旦有机会,他还会再次反叛。刘裕出兵南燕,京城空虚,给了卢循机会。史料记载「 ”义熙中,刘裕伐慕容超,循所署始兴太守徐道覆,循之姊夫也,使人劝循乘虚而出,循不从。” 徐道覆是卢循手下头号谋士,他建议卢循马上出击,一举拿下建康,是绝好的机会。卢循却优柔寡断、瞻前顾后,在徐道覆反复劝说下,卢循才同意出兵,这也为后来的失败落下了隐患。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用在卢循身上最合适不过了。 得知卢循反叛后,刘裕并不慌乱,他派刘毅抵御。卢循势头正旺,刘毅不是对手被杀得大败,在卢循攻克江州、豫州后,兵力达十几万,形势危机。刘裕手下谋士孟昶建议刘裕带着晋安帝往北跑,事实上,不能怪孟昶提议逃跑,以当时建康的兵力,无论如何也是敌不过卢循大军的。 刘裕依旧很冷静,在分析局势后,他果断决定坚守城池,寸土不让。史料记载:「 ”孟昶、诸葛长人惧,欲拥天子过江,帝曰:「今兵士虽少,犹足一战,若其克济,臣主同休;如其不然,不复能草间求活,吾计决矣。」” 如果刘裕带皇帝北逃,那么国家可能顷刻间土崩瓦解,皇帝都逃跑了,军心自然不稳,更可况官吏和百姓。所以刘裕决定留下来。孟昶见刘裕不听谏言,服毒药自尽,这仁兄也是忠心之辈,但他判断错误,如果他泉下有知,估计会悔得肠子都青了。 孟昶劝说刘裕北逃,就曾说要请死,刘裕对他说:「 ”打完这一仗,再死不迟!”假若刘裕真的失败,孟昶顶多跟着一块死,要是刘裕赢了呢,那么封侯拜相指日可待。这50%的几率为何不赌一把,孟昶的死着实够冤的。 公元410年,5月,卢循到达秦淮河口,临门一脚,徐道覆无论如何劝说,卢循都是按兵不动,失去了最佳机会。徐道覆身负大才,却选错了主人,一声叹息:「 ”我终为卢公所误,事必无成。使我得为英雄驱驰,天下不足定也!」”摊上这么个前怕狼后怕虎的主儿,想成就一番霸业是不可能了,最后刘裕用计击败卢循,卢循被逼自杀。 凡成就大事者,必须沉稳冷静,且拥有不世出的魄力,孟昶跟对了人,但没有跟到最后,就仓促结束了自己的性命,假若他坚持到最后,眼前会是另外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资料:《南史·卷一宋本纪上第一》、《晋书·卷一百列传第七十》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别急,下完这一局再死

南朝刘宋重臣王景文,琅琊临沂人。沈约所撰《宋书》评价他“美风姿,好言理,少与陈郡谢庄齐名”。就是说,王景文是个颜值颇高的美男子,好言理道,年轻时与文学大腕谢庄名望相等。宋文帝在位时,王景文官至尚书右仆

历史人物 杜伯,劝谏周宣王不听反被杀

人物介绍中国西周政治人物,杜氏。周宣王的大臣,先祖名人尧之子丹朱九弟的后裔。周宣王听说有女子危害周朝江山,把很多妇女、女婴都杀死了。杜伯劝谏,周宣王不听,杀死了杜伯,其子隰叔逃到晋国,作为晋国的士师,

刘备为何不听赵云劝谏执意伐吴

刘备称帝后,不顾赵云等重臣的激烈反对,坚持兴兵讨伐东吴,最终惨败夷陵,使蜀汉国力遭到重大损失,刘备本人也在忧愤交加之下病死白帝城,纵横汉末三国的英雄最终以一种悲情的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刘备为什么要弃众

历史人物 有关于谢晦的轶事评价是什么样的 他的家庭成员及作品有哪些

谢晦(390~426年),字宣明,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宋开国功臣,东晋东阳太守谢朗之孙。>轶事典故>劝谏刘裕>刘裕征讨司马休之时,因女婿徐逵之战死,恼怒异常。他不听诸将劝谏,要亲自披甲作战

这一仗不是 ”惨胜”,而是怎么评价都不为过的战役

1948年6月爆发的豫东战役,共歼敌9万余人。关于这一仗的战略意义,军史战史均给予相当高的评价。然而,也有一些同志对这场战役认识存在偏颇,甚至认为是「”惨胜”。主要基于:一是国民党将这场战役称之为「”

马陵之战齐国胜,却为何开始衰退,最大受益者又是谁

马陵之战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算的上教科书策略,因为当时魏国势力雄厚,魏公就想称霸,于是他在宋国摆出天子仪杖,但是心想我实力比你们强,你们就要听我的,可是偏偏就有人不听,齐国和韩国就没有到场祝贺,于是魏王就

马陵之战齐国胜,却为何开始衰退,最大受益者又是谁

马陵之战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算的上教科书策略,因为当时魏国势力雄厚,魏公就想称霸,于是他在宋国摆出天子仪杖,但是心想我实力比你们强,你们就要听我的,可是偏偏就有人不听,齐国和韩国就没有到场祝贺,于是魏王就

历史秘闻 这一仗不是 ”惨胜”,而是怎么评价都不为过的战役

1948年6月爆发的豫东战役,共歼敌9万余人。关于这一仗的战略意义,军史战史均给予相当高的评价。然而,也有一些同志对这场战役认识存在偏颇,甚至认为是「”惨胜”。主要基于:一是国民党将这场战役称之为「”

盘点三国中最死不瞑目的十大将领

候选华雄出场很是威风的华雄,再连斩了多员将领后,更是不可一世,令得众诸侯脸上一点无光,正在高兴头上呢,关羽就出现了,连个招呼都不打,连个长相尚未看清,上来就是劈头一刀,正待要挡格的,可这手偏偏不听使唤

苏联肯定就完了 这一仗如果希特勒这样打

众所周知,希特勒强令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打基辅,最后失败了,惨遭失败的结局。有人猜想,倘若,他及时同中央集团军群进攻莫斯科,结果是不是会不一样。当时德军进攻苏联的时候正处于鼎盛时期,在空军的掩护下装甲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