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李烈钧墓 孙中山对李烈钧的评价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世界再冷,你也要成为自己的太阳,无需别人的照亮,你就是自己的太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李烈钧墓 孙中山对李烈钧的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李烈钧墓 孙中山对李烈钧的评价

李烈钧 李烈钧出生江西武宁,早年就追随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担任过江西都督府参谋长、海陆军总司令、讨袁军总司令部总司令、江西省政府主席等职。深得孙中山赏识,曾称他是不可多得的的儒将。 李烈钧墓>李烈钧墓位于江西九江市武宁县城区豫宁公园内烈士墓左侧,是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6年2月20日,李烈钧病故于重庆,终年64岁。李烈钧的灵柩在运回武宁后,初葬于箬溪镇“读书台”。1962年因修建柘林水库迁葬于武宁县城近郊飞凤山。1975年,李烈钧夫人华世琦病故上海,两人于1980年11月迁墓合葬于武宁县烈士陵园左侧半山腰。>李烈钧墓是长9米、宽7米的水泥平台,为钢筋水泥结构,上部出檐平顶,顶下四柱之间除前部镶水泥挡板、板中嵌制墓碑外。高大的青石墓碑醒目地竖刻着魏体丹字:“李烈钧将军华世琦女士之墓”。>孙中山如何评价李烈钧>孙中山称赞云:“协和先生上马能武,下马能文,诚不可多得之当代儒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李烈钧简介_李烈钧生平_李烈钧“救火队员”

中文名:李烈钧别名:原名烈训,又名协和,字侠如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中国江西武宁出生日期:1882年逝世日期:1946年2月20日职业:军事家代表作品:《孙大元帅戡乱记》、《李烈钧将军自传》军衔

国民党史 李烈钧

李烈钧原名烈训,字协和,号侠黄,江西武宁人,1882年2月23日生。1902年入江西武备学堂。1904年留学日本,先后入东京振武学堂、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炮兵科,经张继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1908年

历史人物 中华民国人物李烈钧简介

中华民国人物中文名:李烈钧别号:原名烈训,别名协和,字侠如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中国江西武宁出生日期:1882年死日期:1946年职业:军事家代表作品:《孙大元帅戡乱记》、《李烈钧将军自传》军衔

历史人物 蔡公时徐悲鸿 如何评价蔡公时

蔡公时一家蔡公时被李烈钧誉为“外交史上第一人”,是民国以来第一位抗日烈士,他的牺牲令国人悲痛不已。著名画家徐悲鸿就为他画了一幅《蔡公时济南被难图》,可惜这幅画在战争中颠沛流离,已不知所踪。蔡公时徐悲鸿

历史人物 童陆生本拟授中将,为什么会被降为少将

童陆生将军与父亲童云程是少见的父亲是国民党少将、儿子为共产党少将的父子将军。>童陆生是湖北黄陂县人,他的父亲童云程,曾当过李烈钧反袁第2军参谋长、孙中山大元帅府少将参军——少将军衔。后来,童陆生先后三

国民党史 张轸

张轸字翼三,河南罗山人。1894年4月15日生。1909年夏考入开封陆军小学第四期。辛亥革命时去武汉参加革命,在李烈钧部队任文书。后参加过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并任护法军政府内政部第二司司长。

国民党史 王懋功

王懋功字东成,江苏铜山人,1891年生。毕业于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7年任李烈钧部营长。1920年8月任粤军第一路军统领。1922年6月任东路讨贼军第一军第一旅旅长。1924年6月

国民党史 李明扬

李明扬原名敏来,逊吾,曾用名健,字师广,1891年2月27日生于江苏萧县(今属安徽省)。早年毕业于南京陆军小学、陆军第四中学,并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武昌起义后在李烈钧部历任援鄂北伐第二军机关枪连连长、

哈尔滨抗日英雄

李兆麟,原名李超兰。曾用名李烈生、孙正宗、张玉华、张寿笺。乳名小升子。家庭出身富农,汉族。辽宁辽阳县铧子乡小荣官屯人(现灯塔县)。一九一○年十一月二日生(农历十月初一)。一九三二年五月经林郁青同志介绍

历史人物 近代人物李兆麟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李兆麟原名李超兰别名:曾用名张寿篯、李烈生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辽宁省灯塔市铧子镇小荣官屯出生日期:1910年11月2日逝世日期:1946年3月9日职业:无产阶级军事家毕业院校: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