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宿白著作 宿白白沙宋墓

Posted 寺院

篇首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宿白著作 宿白白沙宋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宿白著作 宿白白沙宋墓

宿白 宿白毕业于北京大学,是北大考古系第一任系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长,曾获得首届中国考古学会终身成就奖,被誉为中国考古界的泰斗。 宿白著作 他在历史考古研究方面底蕴深厚,著述颇丰; 最能体现其考古研究成果和学术造诣的,当推《中国石窟寺研究》、《藏传佛教寺院考古》以及将要完成的《中国历史考古论集》,著有《白沙宋墓》、《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藏传佛教寺院考古》、《中国石窟寺研究》等。 >宿白白沙宋墓 >北宋末赵大翁及其家属的3座墓葬。位于河南省禹州市白沙镇北。1951年12月发掘,报告由宿白编写,题名《白沙宋墓》,因而习称这3座墓为白沙宋墓。 >白沙宋墓是北宋末期流行于中原和北方地区的仿木建筑雕砖壁画墓中保存最好,结构最为复杂,内容最为丰富的一处。同时出版的《白沙宋墓》一书也是我国田野考古纪实的奠基之作。它的发现,为研究北宋仿木建筑的雕砖壁画墓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宋墓壁画“宴饮图”

宋墓壁画“宴饮图”这是1951年发掘的河南禹县白沙镇一号宋墓前室西壁壁画。画高约九十厘米,宽约一百三十五厘米。画面采用了砖雕与绘画相结合的方法,男女坐像、桌椅、卷帘等凸出壁面5~10厘米,在卷帘、悬幔

读历史系,考古系有哪些出路?

考古学专业考古学科创建于1922年,是北京大学具有悠久历史的专业。考古专业作为国家该领域唯一的重点学科,拥有一批在国内外考古界享有很高威望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长宿白教授、中国考古学

纳西族“白沙细乐”有啥悠久的历史

纳西族先民在约七百多年前创制的《崩石细哩》,汉译为《白沙细乐》,是流传在丽江纳西族乡间中的一种古典音乐技术形式,《白沙细乐》里有歌,也有舞,但它的主要成份是器乐合奏。《白沙细乐》用于丧事或是重大的祭祖

江门历史名人介绍

江门名人陈白沙:一代大儒陈白沙,本名陈献章(1428~1500年),字公甫,号石斋,又号碧玉老人,因是新会白沙乡人,故世称白沙先生。白沙即今天的江门市新会区都会。陈白沙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书法

国军进山躲避日军逼反百姓 海南黎族白沙起义

1951年8月,王国兴在起义故址什存向中央民族访问团人员介绍1943年8月白沙起义的情况。70年前,在黎族领袖王国兴带领下,当时白沙县饱受国民党迫害的黎族苗族人民,密谋一场反抗国民党暴行的大暴动———

国军进山躲避日军逼反百姓 海南黎族白沙起义

1951年8月,王国兴在起义故址什存向中央民族访问团人员介绍1943年8月白沙起义的情况。70年前,在黎族领袖王国兴带领下,当时白沙县饱受国民党迫害的黎族苗族人民,密谋一场反抗国民党暴行的大暴动———

纳西族“白沙细乐”的传统仪式是啥

同其他民族的丧葬音乐一样,纳西族的丧葬也有一套固定不变的仪式规范。白沙细乐的乐队由一位年长的人负责组织领导,严格按照规定的仪式进行演奏,同时,每个仪式都配上了相应的乐曲。纳西族的丧事一般分为3天。3天

纳西族“白沙细乐”主要有啥民族风格

白沙细乐的乐队由纳西族乐器组合而成,从中也体现出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现象。乐器按照演奏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3个乐器组:一为吹管乐器,有竖笛、横笛、波伯。其中横笛是主奏乐器,而波伯则是纳西族特有的竹制乐器。二

纳西族“白沙细乐”有着怎样神秘的说法

这一说法相似的亦有清末的《丽江县志》的记载:“现实元太弟革囊渡江,其音乐相传有胡琴、筝、笛、诸器,其调有《南北曲》、《叨叨令》、《一封书》、《寄生草》等名。及奠期,主人请乐工奏曲灵侧,名曰‘细乐’,缠

历史百科 1930年4-5月白沙瓦起义

1930年4-5月白沙瓦起义白沙瓦起义,印度城市白沙瓦(今属巴基斯坦)民众的反英起义。1930年4月,英国殖民当局派出军警逮捕了几名白沙瓦不合作运动领导人和国大党领袖。4月23日清晨,英国殖民当局派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