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乾隆为何要违逆父亲雍正,为其八皇叔允禩翻案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乾隆为何要违逆父亲雍正,为其八皇叔允禩翻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乾隆为何要违逆父亲雍正,为其八皇叔允禩翻案

九子夺嫡中,四阿哥胤禛脱颖而出,击败诸位兄弟继承大统,是为雍正皇帝。

而雍正当年的死对头,夺嫡路上最大的敌人——八爷党。自然是遭到了雍正的报复,其中八爷党的领袖,号称八贤王的八阿哥允禩被雍正削去了宗籍,赠名为“阿其那”(这个名字有人说是“猪”这样的恶语,也有说这是“令人讨厌的人)、且被囚禁在高墙之内,不到一年,允禩就忧愤成疾,一命呜呼了。无情最是帝王家,夺嫡路上是孤独的,成功的只有那一个;更是残忍的,成王败寇,输了就失去一切。所以允禩有着这样的结局并不以外。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其死后五十二年,即乾隆四十三年,他的侄子,雍正之子乾隆皇帝,居然给他“平反”了。公元1778年,乾隆皇帝以胤禩无悖逆之实,下旨复原名胤禩,恢复宗室,并录入玉牒。

乾隆为何要为自己父亲得死对头允禩翻案呢?

当时在圣旨中乾隆帝是这样写的:

”允禩,允禟等孽自由作,得罪已死,其子孙仍是天潢支派,若俱屏其宗碟之外,与庶民无异。当初办理此事诸王大臣再三固请,实非我皇考本意。其作何处理之处,着诸王满汉文武大臣各抒己见,确议俱奏”

单从圣旨里面来看呢,乾隆帝其实对于皇叔这件事情,深感有愧,毕竟其皇叔的后代还是皇族后代,做个普通百姓实在是不合适。

于是后来乾隆帝恢复了他们宗室的身份,并且让他们搬回了王府,而自己的亲叔叔胤禵也放了出来,给了他爵位。当然,自己的八皇叔比较不幸,没有熬到那个时候,只能是恢复一下宗室名誉了。

这个也说得过去嘛,正好体现乾隆仁爱高大形象。

乾隆提到过自己父亲晚年其实也后悔了。

“特未有显然悖逆之迹,皇考晚年意颇悔之”

意思是说虽然这二人有怨尤诽谤,但没有大逆不道的行为,因此雍正到了晚年,也曾对此颇有悔意。所以乾隆也算满足父亲雍正的一个遗憾。

乾隆还说:

“朕今临御四十三年矣,此事重大,朕若不言,后世子孙无敢言者。胤禩、胤禟仍复原名,收入玉牒,子孙一并叙入。”

意思是说自己已经亲政四十三年,这件事情非常重大,我要是再不说,后世的人就更不敢说了。

乾隆这样做,一方面也维护了雍正的颜面;另一方面,借口雍正晚年后悔当初对兄弟太过严厉,圆了他的心愿;最后也是显示自己“亲亲睦族”的宽大气度,为自己博个明君的好名声。

但这里有个问题,那就是乾隆为叔伯们平反的时间。乾隆四十三年,意味着乾隆已经登基四十三年了,如果说乾隆同情叔伯们的遭遇,有心为他们平反,为何要拖这么久?

当然雍正在位时他肯定是不敢的,当年太子弘时就是因为给八皇叔说好话,结果遭了大难,最终被父亲赐死。那么继位之后呢?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乾隆就算是要造势施恩,建立形象,那最好也该是在刚登基那时候啊。

其实乾隆四十三年是很特殊的一年,乾隆不单单给雍正朝矫枉过正的八皇叔“阿其那”几人平反,还给很多宗室平反,包括连康熙都未翻案的多尔衮平反,对之前宗室因故削爵和罢出“玉牒”的多铎、豪格、允禩等人进行平反。代善配享太庙,恢复多尔衮睿亲王封号,多铎、豪格恢复亲王封号配享太庙,允禩恢复宗室。

这么大规模的翻案,自然不会是一时兴起而为。

乾隆43年,乾隆第三次出巡盛京,收到了一个叫金从善的秀才的请愿书,请求他立皇后和太子。这本来也没啥,历朝历代文官”争国本”的事多了,但触怒乾隆的一句话是“大清不宜立太子,以不正之运自待”。这句话的意思大致是不拿自己当“天下之君”、合法政权。

这事放在一个汉人政权下,即便皇帝再昏庸,至少会有一帮言官站出来说话。而对于一个满清皇帝而言,这绝对是挑衅。于是一怒之下,将金从善杀了。但是这事让乾隆深刻认识到一个问题,原来雍正钦定的太子永连死后,自己一直未立太子。

这事儿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乾隆如果不当回事儿估计也没人敢质疑。但乾隆这个人好面子,他最在乎别人的看法。这种国本之争,如果闹大了,那些宗室免不了一旁说闲。而且金从善还建议乾隆纳谏施德政,虽然有冒犯,但是说得有道理。乾隆虽然杀了人,但不能否认金从善。

于是乾隆想了想,咱好歹是一代明君,你出言不逊冒犯我,杀你是应该的。但同时你说的话有道理,我也听你的。

所以那一年他搞了许多事情,比如再度自己当初继位时的承诺,不超过康熙的在位年数,把“以不正之运自待”这事儿给搪过去。还有就是广施德政,当然这个德主要是对宗室的,以免他们嚼舌根。这便有了大规模的翻案事件。说白了就是作秀。

说起来这老八其实挺可怜,生前被雍正迫害致死,死后还被雍正的儿子拿来作为工具好好秀了一把。这就好比爸爸打人家一巴掌,儿子给个甜枣,你还得感恩戴德。

四个字:假仁假义!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抗清名将”袁崇焕被凌迟后,乾隆为何要为其翻案

“抗清名将”袁崇焕被凌迟后,乾隆为何要为其翻案?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明末大将袁崇焕曾在辽东任职,有幸得到孙承宗赏识镇守宁远,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后来因为得罪魏忠贤辞官还乡,明思

乾隆帝为多尔衮翻案,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

导语:乾隆四十三年正月,乾隆帝做出一惊人举动——为多尔衮翻案。乾隆帝下令,追复多尔衮为睿亲王,为其修复坟墓,将其补入《玉牒》,纳入宗籍。乾隆帝这一系列行动使得朝野上下为之震惊,为何他要为多尔衮翻案呢?

是爱好还是作秀?乾隆为何要写那么多的诗歌

清朝的乾隆皇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在位期间,释放了雍正末因贻误军机而判死罪的岳钟琪、傅尔丹,赐予允禟、允禩公;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还为多尔衮昭雪,复其王爵。并且知人善任,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

历史秘闻 乾隆帝为多尔衮翻案,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

导语:乾隆四十三年正月,乾隆帝做出一惊人举动——为多尔衮翻案。乾隆帝下令,追复多尔衮为睿亲王,为其修复坟墓,将其补入《玉牒》,纳入宗籍。乾隆帝这一系列行动使得朝野上下为之震惊,为何他要为多尔衮翻案呢?

历史人物 雍正既然已经登上帝位,为何还要逼死八阿哥允禩

雍正二年(1724)的四月,雍正主持诸王满汉大臣的一次特殊会议,并抛出一个惊雷般的议题——让位。>在长篇谕旨里,雍正对于登基以来舆论对其“凌逼兄弟”的严重造谣和中伤,还明确提出八阿哥允禩“大志至今未已

历史人物 商纣王暴虐无道,为何有人极力为其翻案,我们该如何看待商纣王

商纣王的暴行从几个后市流传的成语就可以看出来: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兆里之舞、靡靡之乐、炮烙之刑……商纣王喜淫乐,好酒色,修建了很多园林台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酒池和肉林。酒池大得可以划船,肉林大得可以奔

弘时父亲胤禛简介 爱新觉罗·弘时的父亲是谁

爱新觉罗·弘时(1704年3月18日-1727年9月20日),清朝雍正帝第三子,乾隆帝的异母哥哥。康熙四十三年甲申二月十三日子时生。母齐妃李氏。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命为允禩之子。据载他年少放纵,行事不

弘时父亲胤禛简介 爱新觉罗·弘时的父亲是谁

爱新觉罗·弘时(1704年3月18日-1727年9月20日),清朝雍正帝第三子,乾隆帝的异母哥哥。康熙四十三年甲申二月十三日子时生。母齐妃李氏。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命为允禩之子。据载他年少放纵,行事不

乾隆皇帝为何不随父亲雍正帝葬在西陵

乾隆皇帝登极后,本想跟随父亲雍正在西陵选择陵址,以示孝敬,这样也符合子随父葬的“昭穆”之制,于是在西陵选好了地方。但他后来考虑后世子孙都效法他,眷恋父子之情,都到西陵去安葬、东陵就要香火冷落,只剩孝、

历史人物 乾隆为何搞翻案把袁崇焕抬上神坛

  乾隆对满清夙敌袁崇焕恩遇有加,他对曾经被统战成功而成其满清功臣的钱谦益,是怎么对待的呢?敌不是敌来,友不再是友,乾隆把袁崇焕请入神榜,却把钱谦益打入另册。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钱谦益与袁崇焕都是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