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雍正既然已经登上帝位,为何还要逼死八阿哥允禩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不要以为你的努力徒劳无功,权当做磨练你的意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雍正既然已经登上帝位,为何还要逼死八阿哥允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雍正既然已经登上帝位,为何还要逼死八阿哥允禩
雍正二年(1724)的四月,雍正主持诸王满汉大臣的一次特殊会议,并抛出一个惊雷般的议题——让位。>在长篇谕旨里,雍正对于登基以来舆论对其“凌逼兄弟”的严重造谣和中伤,还明确提出八阿哥允禩“大志至今未已”的重大敏感话题。雍正对此竟然直接提出:“尔诸臣内,但有一人,或明奏,或密奏,谓允禩(八阿哥)贤于朕躬,为人足重,能有益于社稷国家,朕即让以此位。”《雍正朝起居注册》就是说,你们大臣们,只要有一个人公开或者私下奏请只要证明八阿哥比我强,对国家有利,我马上辞职。> >雍正皇帝(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_图>是什么让雍正在如此重大场合抛出这样话题?这还要上升到即位之初来解读。众所周知,雍正在继位后,不光兄弟们不服,就是许多宗室大臣也都持有异议,甚至在施政中遭到各方面的抵制。雍正抛出这个曾经被阵营最推戴的“八阿哥”就是要转移话题。引申即是,继位以来,政令多有不畅或问题,都是这个廉亲王允禩造成的,并且允禩故意给他制造陷阱,把美名给他,恶名给自己。>这次以宗人府等部门提出对允禩予以惩处而雍正则表现大度,予以从宽处理,雍正的第一次“罢工”收效不错。>此后的几个月,为进一步收紧对廉亲王允禩的管控,在其左膀右臂年羹尧和隆科多的共同配合下共同传宣谕旨。大意是,继位以来,允禩对我政务处理百般阻挠,在背后推动指挥,从前所犯罪过,宗人府可以处置的不下十件,但都被我赦免,连一分钱也没罚过。雍正在末尾总结说,许多大小臣工,都被允禩胁迫影响,而他却并无一点愧疚醒悟。> >年羹尧(1679年—1726年)_图>这件事处理结果在《雍正朝起居注册》里记载:>“朕曾降旨,廉亲王心既不服,便当令其代理政事。廉亲王奏云:若如此,我惟有一死而已。”>雍正不光公开警告允禩及其他臣工,在当时与年羹尧极其密切时,也使用了试探年羹尧的想法和立场:“伊等若能真心收服天下,朕实既喜且愧,推让于伊等耳”《雍正满文朱批奏折》稍有常识的人一看便是假话,更多时候雍正出于缺乏绝对安全感的心腹摸底考试。>雍正的政治温火就是一步步煎烤这个八弟,一点点瓦解心理防线从而彻底放弃政治反击的各种可能。>没多久,雍正先拿裕亲王儿子开刀,罪名是:“迎合廉亲王允禩,昧于君臣大义”被革去亲王。并下发了一道措辞严厉的谕旨:“自亲王以下闲散人以上,若有归附允禩、结为朋党者,即为叛国之人,必加以重罪,绝不姑贷,亦断不姑容也。”《雍正朝起居注册》> >爱新觉罗·胤禩(禩同祀,为祀异体字;1681年-1726年),即允禩_图>此后,雍正逐渐告诫群臣,自己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四阿哥”,现在是主掌帝国的当家人:“朕继登宝位,为天下臣民主,尔等应以大统视朕躬,不应以昔日在藩之身视朕躬也。”以此可见,此时的雍正的确在很多人眼里缺乏基本的权威。>雍正在稳定政局打压对手时不仅用了极其成熟的手腕,更用了高人一等的情商,在拉拢臣下时,表现出来的极其亲密感,甚至有一些肉麻,但却收到了极其富有成效的结果。给年羹尧的批示中说“自你一下以至兵将,凡实心用命效力者,皆朕之恩人也。”不光如此雍正积极撮合年羹尧与隆科多的关系,并对年羹尧说隆科多:“舅舅隆科多,此人朕于尔前不但不深知他,真正大错了。此人真圣祖皇帝忠臣,朕之功臣,国家良臣,真正当代第一超群拔类之稀有大臣也。”让二人紧密合作,关键时刻力撑大局。>此后雍正加大扫清允禩外围集团力度,采取步步为营,各个击破的战略,这些人有解职,或派往东陵守陵,大部分手握权力的都被边缘化处理。> >雍正帝书法_图>其实这一切八阿哥允禩早有预料,早在雍正即位之初,允禩便对身旁人说:“皇上今日加恩,焉知未伏明日诛戮之意?”又说:“目下施恩,皆不可信”,这种消极和全面警惕对于允禩来说是一种苍白无力的预见。>雍正曾亲自书写《朋党论》,要求臣下对这篇文章“洗心涤虑,详玩熟体”,站在理论高度,开始着手全面解决八阿哥允禩极其朋党问题。>雍正四年(1726)的正月初五,雍正发出上谕,一口气历数允禩的长文罪状,把他八弟的问题上升到对不起爱新觉罗家族和父皇的高度,决定开除他的宗籍,逐出宗室,进行圈禁,用他的解释便是:“若将此丧心败检不忠不孝之人仍留于宗牒之内,玷污天潢,臣何颜对越列祖在天之灵,又何以立万世子孙之鉴戒!”在分化瓦解允禩集团后,雍正最大的隐患得以全部清除。>>雍正帝先农坛耕作图_图>在清除兄弟后,舆论多指责他的刻薄,,一次他对诸王大臣解释说:“朕之是非,有关皇考之得失,所以不得不谆谆辨白也。”作为登基以来帝国最大的执政风波,雍正对允禩极其党羽的态度也十分矛盾,既想剪除,又怕舆论,他对此特别强调说:“允禩或杀或养,朕未降旨,矣无必行正法或必予宽恕之念。岂有靠尔阿哥之名杀弟之理?阿哥惟须持大体,恪守为臣之道,朕或有措置。”《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允禩在被圈禁后,得知他的弟弟允禟已死,更是对看守说:“我向来在家,每餐止饭一碗。拘禁之后,我每饭加二碗,若全尸以殁,我心断断不肯,必使见杀而后已。”>雍正将允禩看守问题交给大臣李绂,并升任直隶总督,并通过身边侍卫“口传谕旨”给李绂,叫他“便宜从事”几个月后,允禩离奇去世,自康熙以来最大的兄弟斗争彻底结束。带着巨大的争议,雍正开始了他十三年的新政,在严酷处理兄弟间的斗争后,雍正背负了巨大的争议,开始了他的全面新政。相关参考
康熙末年的“九王夺储”之争中,九阿哥允禟自始至终都是八阿哥允禩的铁杆支持者。由此,在雍正上位后,九阿哥就没好日子过了。康熙驾崩还不到一个月,雍正首先对允禟的老妈宜太妃郭洛罗氏加以惩戒。郭洛罗氏一向得到
八阿哥即爱新觉罗·胤禩,被囚禁在宗人府后死掉。雍正尚未正式登基,即命胤禩与胤祥、马齐、隆科多共四人总理事务,示以优宠。十二月十一日加封为和硕廉亲王,并将兄弟的胤字改为允字,胤禩被改为允禩。康熙六十一年
本文仅从《雍正王朝》解析。年羹尧死了以后,西北的粮草大营被敌人偷袭,西北守将阿尔泰不仅没有向雍正请罪,反而要求嘉奖。雍正非常愤怒,但是经过八阿哥胤禩的一番开导,雍正为何不能惩罚西北守将,反而还要重重奖
康熙的第八个儿子允禩是怎么死的? 康熙第八子。爱新觉罗允禩,清康熙帝的第八个儿子,生于康熙二十年(1681),卒于雍正四年(1726),自幼得康熙的喜爱,17岁封贝勒,世称八阿哥。母良妃衛氏。允禩是
大家都知道康熙帝把清朝管理得国盛民安,盛世和平,不过后期也因为几个皇子争皇位而让康熙帝焦头烂额,最终皇位传给了皇四子胤,就是后来的雍正。要说诸皇子当中,胤并不是最出色的那个,当时十四阿哥、八阿哥都是上
大家都知道康熙帝把清朝管理得国盛民安,盛世和平,不过后期也因为几个皇子争皇位而让康熙帝焦头烂额,最终皇位传给了皇四子胤G,就是后来的雍正。要说诸皇子当中,胤G并不是最出色的那个,当时十四阿哥、八阿哥都
作为各清穿小说和各类清穿剧,最受人瞩目的皇八子胤禩与皇四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他们两个,一个在激励的皇位争夺战中,输的干干净净,最后年仅四十六岁就去世了。一个则脱颖而出,登上高位,成为在历史上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富察·马齐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富察·马齐,富察氏,户部尚书米思翰之子,孝贤纯皇后的伯父,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大臣、外戚。其祖父哈什屯曾任宫中侍卫,多次随同皇太极出征立
作为各清穿小说和各类清穿剧,最受人瞩目的皇八子胤与皇四子胤,也就是后来的雍正。他们两个,一个在激励的皇位争夺战中,输的干干净净,最后年仅四十六岁就去世了。一个则脱颖而出,登上高位,成为在历史上留下
历史人物 允禩作为雍正的死对头 为什么乾隆会违逆父亲给他翻案呢
乾隆为什么要翻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九子夺嫡中,四阿哥胤禛脱颖而出,击败诸位兄弟继承大统,是为雍正皇帝。>>而雍正当年的死对头,夺嫡路上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