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黎风俗图》为何是黎族历史的百科全书

Posted 黎族

篇首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琼黎风俗图》为何是黎族历史的百科全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琼黎风俗图》为何是黎族历史的百科全书

《琼黎风俗图》。黎族历史的百科全书。黎族,作为海南岛的先民,在这片神奇的海岛上世代生息繁衍几千年,但黎族又是一个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悠久历史口口相传,后人的文字记载虽屡见不鲜,但对黎族先民生活实景的描绘,唯有清代《琼黎风俗图》。

记者在省博物馆看到《琼黎风俗图》是一本一尺见方,共15开页,以图、文相配的形式描绘黎族群众建屋、编织、耕种、对歌、嫁娶、渔猎、贸易、涉水、谈判等社会风俗的册页。

省博物馆征集部主任章佩岚说,册页一般为双数,这本《琼黎风俗图》可能是在流传过程中遗失了一页,才造成现在的奇数页,虽有残缺但依然不能掩盖其国家二级文物的珍贵价值。

一波三折回家路

《四库提要·地理类四》载:“《皇清职贡图》九卷,乾隆十六年奉敕撰。以朝鲜以下诸外藩为首,其余诸藩诸蛮,各以所隶之省为次。”清乾隆中期朝廷发起绘制《皇清职贡图》的这一史实,引发了绘制民族图画的风气,省博物馆收藏的这本《琼黎风俗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翻开《琼黎风俗图》的第一页,中间夹着一张小纸条,有用小楷书写的“赵登禹”三字。原收藏此册页的河南新乡博物馆馆长汪秀峰说:“赵登禹为山东国民党爱国将领,此册就是1945年前后由我馆首任馆长从其手中征集。”

“这本真实再现清代黎族先民生产生活场景的册页,绘于清代的海南岛,几经辗转流传,最终完整地从新乡博物馆征集回海南实属不易。”章佩岚说。

早在1986年,《北方文物》杂志就曾对这本册页进行介绍,立即引起当时海南有关部门的重视,也曾赶赴河南新乡协商征集,未果。

2005年,海南省博物馆馆长丘刚又一次北上,前后历经3年半的时间,3次赴豫,协商不下10次,河南方面终被省博物馆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破例允许文物出省,流落异乡几百年的黎族画册终于“回家”。

再现清代黎族生产史

记者看到,在这本册页的封面右上贴有行书署签:“明邓廷宣绘琼州黎人风俗图”,如果按跋文及对题的落款来定绘画者与年代的话,画册理应是明初人邓廷宣于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以按察司签事身份随征南将军沐英入琼时所绘,并以诗为记而上呈将军的谏言,但考古专家则不以为然,通过查阅大量史料,一致认为是清中晚期作品。

著名书画鉴赏家李元茂介绍,纵观这15幅画作,山色景物布景简洁,偶有用水墨晕染,人物画法细腻,笔墨特征基本上与清初四王所谓正统画派走向衰落阶段的笔墨习惯大体一致,这种绘画风格与笔墨特征在元末明初的山水绘画中是不可能出现的,由此推断为清代作品。

与此册页类似的画册目前发现有四本,一本是存于国家博物馆的《琼州海黎图》(晚清时期),一本是广东中山图书馆的《琼黎一览图》(民国时期),台北最近称也发现一本类似册页,文博专家一致认为现存海南的《琼黎风俗图》内容最为完备。

黎族研究的重要史料

“黎族是一个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因而难以准确地记录其发展史。这样一本现存最早的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黎族风俗的画册就显得弥足珍贵,对黎族历史研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章佩岚说。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民族融合步伐的加快,黎族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一些传统民俗很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消逝。《琼黎风俗图》是现存最早的以具体形象描绘黎族当时的社会风貌的资料,具有文字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关参考

黎族的饮食风俗是什么?黎族人喜欢吃啥

黎族饮食风俗的显着特点是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体现了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山风野味。黎族多居山林,山上的山鼠,田里的田鼠,树上的松鼠,是黎家最喜爱的美食。在野外捕获鼠以后,立即以篝火烧毛刮净,

黎族的饮食风俗是什么?黎族人喜欢吃啥

黎族饮食风俗的显着特点是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体现了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山风野味。黎族多居山林,山上的山鼠,田里的田鼠,树上的松鼠,是黎家最喜爱的美食。在野外捕获鼠以后,立即以篝火烧毛刮净,

黎族人为何喜欢纹身?黎族人纹身历史

黎族文身,历史悠久。自汉代开始,已经有文字记载。在世界的民族族群中是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文身,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是黎族母系氏族社会的遗存,是母权制的产物,是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的艺

黎族“咚铃伽”是啥?为何在黎族有很早的历史

咚铃伽亦即钱铃双刀舞,它是黎族人民的一种古老舞蹈,表演时,由两名男青年身穿传统服装,头缠红巾,一人双手持尖刀,一人手握钱铃棍,两人相互对打,持刀者对着持棍者的各个部位猛刺,而持棍者则前后左右招架,双方

黎族人为何喜欢纹身

黎族文身,历史悠久。自汉代开始,已经有文字记载。在世界的民族族群中是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文身,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是黎族母系氏族社会的遗存,是母权制的产物,是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的艺

黎族人为何喜欢纹身

黎族文身,历史悠久。自汉代开始,已经有文字记载。在世界的民族族群中是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文身,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是黎族母系氏族社会的遗存,是母权制的产物,是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的艺

为何说黎族的独木舟是黎族古老文化标志

据《中国航海史》和《中国船谱》记述,筏和独木舟是船舶始祖。在黎族独木器具中,独木舟最为着名。早在数千年前,海南先民已经和独木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黎族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乘独木舟来到海南岛,黎族传统民居中...

黎族三月三有啥传说?为何是黎族的吉祥日

关于三月三节日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一、相传有一年三月初三,几个小伙子追逐几位美丽的姑娘,想看到姑娘们的容貌,以便挑选自己意中人。姑娘们害羞便跑回娘母洞中。小伙子赶到洞口,一声巨响,一块大石落下,隔开了姑

黎族为何爱吃米?黎族的特色主食都有啥

一、大米饭大米是黎族人民生活的主粮,他们十分重视对粮食的保护。在山区,村边有一座座小粮仓;在沿海平原地区,家家户户都有存放谷物的大竹篓。人们平常用独木桶或陶缸保存稻米。稻谷用木臼舂或用竹磨碾。稻米有白

黎族为何爱吃米?黎族的特色主食都有啥

一、大米饭大米是黎族人民生活的主粮,他们十分重视对粮食的保护。在山区,村边有一座座小粮仓;在沿海平原地区,家家户户都有存放谷物的大竹篓。人们平常用独木桶或陶缸保存稻米。稻谷用木臼舂或用竹磨碾。稻米有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