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商鞅还有什么名字

Posted 车裂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商鞅还有什么名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商鞅还有什么名字

  商鞅,姬姓,公孙氏,又称卫鞅、公孙鞅,他是卫国国君的后裔,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早些时候,商鞅学习了法家的理论和思想,在魏国国相公叔痤手下做事。公叔痤是个小心眼的人,他最嫉妒比他更有才能的人,于是在他担任魏国国相的时候,他一直没有对魏王提起过商鞅的才能。公叔痤的这种做法,无疑是让魏国损失了一个人才,也是他被后世诟病的关键所在。

  公叔痤其实是一个特别实际的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自私。为了保住自己在魏国的地位和权势,他明明知道商鞅的才能,却不向魏王举荐,使得魏国错失了这个人才。到了他病重的时候,他觉得商鞅此时对他已经不能有任何影响,这才急着告诉魏王商鞅的才能,并且还告诫魏王,若是不重用商鞅,就一定要杀掉他,防止他跑到其他国家去发展,将来成为魏国的心头大患。谁知道魏王并没有将公叔痤的这番话放在心上,魏王认为公叔痤是病傻了,才说了这样的胡话。公叔痤在临死前,找到商鞅,劝商鞅赶紧离开魏国。商鞅如此聪明,知道公叔痤是让自己逃命,但是他也没有听从公叔痤的话,因为他知道魏王不会因为公叔痤的话而杀了自己。

  公元前362年,秦孝公继位了,秦国迎来了一位新王。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在位时,就和朝中的大臣们商量,并进行了小范围的改革变法。秦孝公为了让秦国强大起来,在天下征召有才能的人才。商鞅听说了这件事,就离开魏国投奔了秦国。

  到了秦国以后,商鞅结识了秦孝公的宠臣景监,他请求景监向秦孝公引荐自己,并将自己变法的思想讲解了一遍。景监听后,觉得可行,就亲自引荐了商鞅。可是商鞅接连两次觐见秦孝公,讲的都是和变法无关的东西,每一次都让秦孝公大失所望,甚至还指责景监带了这么一个无赖之徒来敷衍自己。最后一次见秦孝公,商鞅终于说到了变法图强的方式方法上来,秦孝公也不像之前那样,一个劲儿的打瞌睡,相反的是,秦孝公听得很入迷。就这样,秦孝公决定了,让商鞅来主持秦国的变法事宜,商鞅因此而获得了很大的权力。

  《垦草令》的颁布揭开了变法的序幕,主要内容是关于社会发展规范和农业商业发展方面的,商鞅在这之后便开始了正式变法。这次变法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次变法主要是建立一个大致的社会框架,提出了实行什伍连坐法、奖励军功和鼓励耕织,还提出了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改法为律制定秦律。第二次变法主要是关于一些细微之处的规范,例如统一了度量衡和文字、废井田开阡陌、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

  秦国经过一番改革变法之后,百姓们人人都有了“户口”,每家每户都不会像以前那样害怕小偷光顾,社会治安一下子就变好了。不止如此,秦国的农业和商业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秦国越来越强大了,尤其是在奖励军功这一制度的鼓励下,秦国的军队上了战场,几乎没有输的。

  商鞅负责变法的各种各样的事务,相当于这场变法就是他在指挥,他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请求秦孝公的同意,最终负责实施的人却是他。商鞅的位置决定了他的权力甚至大过了秦孝公,在民间的名声也超过了秦国王室,导致了许多百姓只知道商鞅而不知道秦孝公。而且在变法过程中,还是太子的秦惠文王犯了法,商鞅只能惩戒秦惠文王的老师。所以商鞅得罪了秦惠文王。秦孝公死后,商鞅没有了庇护他的人,秦惠文王听了朝中嫉妒商鞅的人说的话,十分不喜商鞅,最后把商鞅逼回了卫国。后来商鞅在战场上战死,尸体被秦惠文王的人挖出来,拉回咸阳,进行了车裂之刑。

相关参考

秦国统一天下除了商鞅变法实力强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秦国自秦孝公以来,实行商鞅变法,历经六位国君始终果断不移地对峙商鞅之法,是秦国壮大起来的基本原因,其实除了秦国变法维持壮大之外,还有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也是不容轻忽的,那就是秦国是战国七雄中,对于人才最

秦国统一天下除了商鞅变法实力强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秦国自秦孝公以来,实行商鞅变法,历经六位国君始终果断不移地对峙商鞅之法,是秦国壮大起来的基本原因,其实除了秦国变法维持壮大之外,还有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也是不容轻忽的,那就是秦国是战国七雄中,对于人才最

历史秘闻 秦国统一天下除了商鞅变法实力强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秦国自秦孝公以来,实行商鞅变法,历经六位国君始终果断不移地对峙商鞅之法,是秦国壮大起来的基本原因,其实除了秦国变法维持壮大之外,还有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也是不容轻忽的,那就是秦国是战国七雄中,对于人才最

历史经验 怎样评价商鞅变法

商鞅,原名公孙鞅,是卫国国君庶出的后裔,因为后来被封在商地,所以又被称为商鞅。秦献公去世后,他的儿子继位,是为秦孝公。当时在黄河、崤山以东有六个强国,淮河、泗水之间小国还有十几个,所有的国家都把秦国当

爱惜人才的魏惠王,为什么却不重用商鞅且放走商鞅

公元前334年的某一天,风和日丽,徐州城头旌旗飘扬,城门之下齐国士兵与魏国士兵分列左右,雄纠纠气昂昂。这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齐国的国君田因齐与魏国的国君魏要在城上会盟,而且他们还有一件大事要向世人

秦惠王受奇耻大辱 商鞅被车裂的背后的真相

我们对于商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历史的课本上商鞅变法非常的醒目,因为商鞅这个人的结局太过于悲惨,竟然是被秦惠王活生生的车裂了,但是,他为什么会被车裂,按道理说,就算把他的权利全部收回,并且驱逐出境,也不...

秦惠王受奇耻大辱 商鞅被车裂的背后的真相

我们对于商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历史的课本上商鞅变法非常的醒目,因为商鞅这个人的结局太过于悲惨,竟然是被秦惠王活生生的车裂了,但是,他为什么会被车裂,按道理说,就算把他的权利全部收回,并且驱逐出境,也不...

商鞅、张良、诸葛亮,谁对历史的走向影响更大

对于如长江黄河般奔流不息的历史而言,大人物与大人物之间的碰撞,开创了整条长河,长江黄河得本就也掩盖不了他们的名声,像秦孝公,刘邦,刘备,他们的名字千百年后,依然为世人知晓。他们不仅开创了属于他们自己的

商鞅、张良、诸葛亮,谁对历史的走向影响更大

对于如长江黄河般奔流不息的历史而言,大人物与大人物之间的碰撞,开创了整条长河,长江黄河得本就也掩盖不了他们的名声,像秦孝公,刘邦,刘备,他们的名字千百年后,依然为世人知晓。他们不仅开创了属于他们自己的

历史人物 负完商鞅负张仪,秦国为何如此薄情寡义

秦国功臣商鞅和张仪的结局是什么?>风云激荡的战国时代,秦国就像一匹黑马横空出世,不断逆袭,最终以一敌六,一统华夏。而成就秦国逆袭之路的真正功臣,除了秦国数代雄才大略的帝王之外,还有从山东六国来秦的当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