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原名陈文光陈曾固简介
Posted 组织部
篇首语:我不是天生的王者,但我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血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原名陈文光陈曾固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原名陈文光陈曾固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陈曾固
国籍:中国
出生地:贵州省安顺市
出生日期:1907年
逝世日期:1988年2月29日
职业:党政工作
毕业院校:北平朝阳大学
陈曾固人物
陈曾固,原名陈文光,曾用名陈镜明、陈近明,曾一峰,又名曾固,1907年生于贵州省安顺县轿子山小园村(今安顺市西秀区轿子山镇小园村)一个小商人家庭。193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读过3年私塾。1921年考入安顺县立中学。1925年秋考入北京朝阳大学预科。北京朝阳大学肄业。
(历史lishixinzhi.com)陈曾固出生后,因战乱动荡,家庭沦为城市贫民。在艰苦的条件下,他自幼刻苦学习,追求进步。童年时读过3年私塾。1921年考入安顺县立中学。中学读书时接受了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陈曾固积极参加组织安顺中学学生救国联合会,上街宣传演讲,激发群众爱国热忱,开展反帝救国斗争。他还与9名进步同学组织“晨光学社”,研习诗文,评论时事,以诗言志。他的诗作中有两句著名诗句常被同学传诵:“千愁百恨能消遣,怕听留侯一句词”,寓以不忘报国雪耻。
陈曾固生平履历
土地革命时期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北平社会科学家联盟。1930年到北平黎明中学任教,同年参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北平分盟(简称北平社联)组织部部长、社联党团书记。1932年春至秋天任北平社联负责人。1932年调任北方文化总同盟党团书记。曾任中共河北省委派驻北平巡视员。1932年12月至1933年5月任中共北平东区区委书记。1933年5月至7月任中共北平市委代理书记、组织部部长。7月因叛徒告密,被国民党宪兵逮捕,判处无期徒刑。8月被押送南京中央军人监狱。
抗日战争时期全国抗战爆发后,1937年9月由八路军南京办事处交涉释放出狱。随即赴延安。1938年起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训练班总支书记、主任,中央财政经济部秘书长等职。1941年后担任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当选为中共七大候补代表,1945年4月至6月作为中直、军直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东北。1945年12月至1946年6月任中共辽西省委委员、组织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月至6月任中共辽西省委常务委员。同年6月至1948年7月任中共辽吉省委常务委员、组织部部长。半年内在所属十余个县中发展新党员4000余人,还配合省委书记从省、地、县机关、部队和学校抽调3000余名干部、教职员,组成4个工作团,到洮南地区各县开展土改运动。1947年2月至4月兼任中共辽吉省委秘书长。6月至7月兼任中共辽吉省委城工部部长。1948年7月至1949年2月任中共辽北省委委员。1948年7月至11月任中共辽北省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同年11月至1949年2月任中共辽北省委常委、副书记。参与领导辽吉根据地建立地方党组织和土改运动。1949年2月随南下干部团到湖北,任中共武汉市委副书记。
建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贵州工作。1949年11月任贵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同月至12月任中共贵州省委第二副书记。1949年12月至1952年11月任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至1954年12月)兼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1950年1月至1952年6月任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部长。1950年6月至1953年3月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0年7月至1951年2月兼任贵州省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1951年6月至1955年3月任贵州省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1951年7月至1955年2月任贵州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1951年9月至1952年11月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1952年11月至1954年5月任政府党组书记、中共贵州省委第一副书记(至1954年12月)。1953年1月至1954年11月任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1954年10月至1958年6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1955年1月至1958年4月兼任教育部党组副书记。1958年6月至1967年2月任中共甘肃省委常委、书记处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被开除党籍、关押长达10年之久。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得到平反,恢复党籍和工作。1979年以后,先后担任教育部顾问、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等职。1988年2月29日在北京逝世。
陈曾固荣誉职位
曾任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代主席,贵州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协商委员会主席,教育部副部长,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
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七大候补代表,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62年9月至1966年5月任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
相关参考
知名人物 张文光生平故事简介,张文光历史评价,张文光怎么死的?
张文光,字绍三,亦作少三,云南腾越人。1882年(清光绪八年五月)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里。自幼读书不成,随父亲张纪三经商,往来于腾越和缅甸间。文光生性刚强,不畏势,不吝财,路见不平,尽力相助,在乡里间颇
赖文光是天平天国将领,捻军起义军的统帅,广西汉族客家人,生于公元1827年,去世于公元1868年。公元1851年,参加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此后成为太平天国的一份子。 赖文光在加入太平天国早期,任
赖文光是天平天国将领,捻军起义军的统帅,广西汉族客家人,生于公元1827年,去世于公元1868年。公元1851年,参加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此后成为太平天国的一份子。 赖文光在加入太平天国早期,任
赖文光是天平天国将领,捻军起义军的统帅,广西汉族客家人,生于公元1827年,去世于公元1868年。公元1851年,参加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此后成为太平天国的一份子。 赖文光在加入太平天国早期,任
太平天国失败以后,在辽阔的黄、淮平原上,又崛起了一支革命劲旅,曾经打得僧格林沁全军覆没,打得湘军丧兵折将,打得淮军一再溃败。这支劲旅的统帅,就是老百姓称之为“智勇双全是遵王”的赖文光。赖文光是广西人,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本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太平天国传奇战将赖文光:阵斩八旗第一名将,戏耍曾国藩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谈到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名将,萧朝贵、罗大纲、曾天养、林凤祥、陈玉成、石达开等必定榜
·王文光王文光,毛纺织专家、教育家,毛纺专业教材建设的创始人之一。在教学方面,倡导毛纺织染整“一条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科研方面,探索提高梳毛机梳理效能,研制出毛纺C型金属针布系列与国产电磁斩
高楼寨之战1865年(清同治四年)5月,在捻军起义中,捻军在山东菏泽高楼寨伏击清军的一次著名战斗。www.cha138.com1864年冬至次年春,捻军在河南多次击败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部清军的围追堵截
陈家鼎,字汉元(汗园),又名陈曾,故自号半僧。1876年6月18日(清光绪二年五月二十七日)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狮顾镇。祖辈务农,到祖父陈玉华始为读书人。父亲陈悔叟以诗礼教化闻名乡里。陈家鼎少年读书聪敏
赖文光(拼音:làiwénguāng),(1827~1868),中国太平天国将领,捻军统帅。广西人。1851年(咸丰元年)参加金田起义。1852年,在天王洪秀全左右担任文职。1856年转任武职,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