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赖文光简介
Posted 捻军
篇首语:胸怀万里世界, 放眼无限未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赖文光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赖文光简介
高楼寨之战
1865年(清同治四年)5月,在捻军起义中,捻军在山东菏泽高楼寨伏击清军的一次著名战斗。
www.cha138.com1864年冬至次年春,捻军在河南多次击败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部清军的围追堵截。僧格林沁恼羞成怒,率万余清军紧迫不舍,企图一举歼灭捻军。捻军采取灵活多变战术避实击虚,奔驰于豫、鲁、苏边区,拖得清军疲惫不堪。1865年4月初,捻军进入山东,经曹县、定陶、城武、嘉祥、汶上、宁阳进抵曲阜。僧军仍在后紧追。山东巡抚阎敬铭派布政使丁宝桢率本省防军进入兖州,妄图夹击捻军。为了继续疲惫敌军,捻军北趋宁阳、东平,途中击败总兵范正坦部后,继续北上东阿、平阴、肥城,然后转头南下宁阳、兖州、邹县、滕县、峄县,经兰山、郯城进入江苏的赣榆、海州、沐阳。5月3日,又由邳州返回郯城,西走峄县,在临城(今枣庄市西薛城)附近击败丁宝桢部后,北上宁阳、汶上。5月10日过运河进至范县(今河南范县东)南面的罗家楼、濮州(今河南濮城)东南的箕山一带,最后进至黄河水套地区(黄河水套是1855年黄河在考城铜瓦厢决口后在濮州、范县以南和郓城西北一带形成的一个河汊众多的地区)。隐蔽在这里的各地起义失散人员纷纷参军,使捻军人数众达数万。然后,捻军驰抵菏泽西北高楼寨地区,等待僧军。而这时的僧军已被捻军拖得极度疲惫,僧格林沁本人也因几十天不离马鞍,疲劳得连马缰都拿不住,只得用布带拴在肩上驭马。1865年5月17日,僧格林沁率军追至高楼寨之南的解元集地区。捻军派出少数部队迎战,诱使僧军向高楼寨地区深入。18日中午,僧军进至高楼寨,埋伏在高楼寨以北村庄、河堰、柳林中的捻军一齐出击。僧格林沁分兵三路:翼长诺林丕勒、副都统托伦布等率左翼马队,总兵陈国瑞、何建鳌各领本部步队为西路;副都统成保、乌尔图那逊等领右翼马队,总兵郭宝昌率本部步队为东路;副都统常星阿、温德勒克西等各领马队为中路。捻军也分三路迎战。西路鏖战二小时左右,捻军稍却。适中路捻军已将常星阿部击溃,便支援西路捻军向敌人发起反击,将西路清军歼灭。与此同时,东路捻军也已将敌军击溃。在后督队的僧格林沁只得率残部退入高楼寨南面的一个荒圩,捻军乘胜追击,将该圩团团包围,并在圩外挖掘长壕,防止敌人突围。当夜三更,僧格林沁率少数随从冒死突围,当逃至菏泽西北7.5公里的吴家店时,被一捻军战士砍死在麦田。这一仗,捻军全歼僧格林沁以下7000余人,取得重大胜利。
点评:高楼寨之战,捻军全歼僧格林沁的蒙古马队,使清军的精锐骑兵损失殆尽。副都统成保奏称:“我军失利后,马步兵勇收集无多。”(《平捻方略》卷二百三十一,第6页)这次作战,是捻军在抗清斗争中取得的一次重大的胜利,也是运用运动战取胜的一个典型战例。赖文光发挥快速流动作战的特长,牵着僧军盘旋打转,使其精疲力竭,同时伺机反击,消耗敌之兵力,挫伤敌之士气,最后在地形和群众条件都对捻军有利的地区,一举全歼穷追之敌,给清王朝以沉重打击。僧军方面,由于僧格林沁盲目轻敌,一味穷追,后方供给不继,部队饥疲交加,士气日益低落,加上得不到豫鲁清军的有效配合,成为衰弱的孤军,最后被捻军歼灭。
相关参考
赖文光是天平天国将领,捻军起义军的统帅,广西汉族客家人,生于公元1827年,去世于公元1868年。公元1851年,参加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此后成为太平天国的一份子。 赖文光在加入太平天国早期,任
太平天国失败以后,在辽阔的黄、淮平原上,又崛起了一支革命劲旅,曾经打得僧格林沁全军覆没,打得湘军丧兵折将,打得淮军一再溃败。这支劲旅的统帅,就是老百姓称之为“智勇双全是遵王”的赖文光。赖文光是广西人,
赖文光(拼音:làiwénguāng),(1827~1868),中国太平天国将领,捻军统帅。广西人。1851年(咸丰元年)参加金田起义。1852年,在天王洪秀全左右担任文职。1856年转任武职,曾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本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太平天国传奇战将赖文光:阵斩八旗第一名将,戏耍曾国藩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谈到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名将,萧朝贵、罗大纲、曾天养、林凤祥、陈玉成、石达开等必定榜
历史人物 赖文光身为太平天国遵王、东捻军首领,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太平天国遵王、东捻军首领,击毙僧格林沁,兵败后被凌迟处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本站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1864年7月19日,湘军曾国荃部攻陷天京,历时十余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散落各地
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后,遵王赖文光和梁王张宗禹等重组捻军。赖文光正式授予捻部各将太平天国新王号;新捻军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逐渐变为一支约十万余人的骑兵部队。1865年,5月18日,捻军在山东曹州埋
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后,遵王赖文光和梁王张宗禹等重组捻军。赖文光正式授予捻部各将太平天国新王号;新捻军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逐渐变为一支约十万余人的骑兵部队。1865年,5月18日,捻军在山东曹州埋
知名人物 张文光生平故事简介,张文光历史评价,张文光怎么死的?
张文光,字绍三,亦作少三,云南腾越人。1882年(清光绪八年五月)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里。自幼读书不成,随父亲张纪三经商,往来于腾越和缅甸间。文光生性刚强,不畏势,不吝财,路见不平,尽力相助,在乡里间颇
·王文光王文光,毛纺织专家、教育家,毛纺专业教材建设的创始人之一。在教学方面,倡导毛纺织染整“一条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科研方面,探索提高梳毛机梳理效能,研制出毛纺C型金属针布系列与国产电磁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