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广田弘毅是谁

Posted 沙俄

篇首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广田弘毅是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广田弘毅是谁

  广田弘毅:1878年2月14日,广田弘毅出生于筑前藩福冈那珂郡锻冶町。广田弘毅是林德平和林竹的长子。出生后起名叫丈太郎。

  广田弘毅父德平是一户农民家的次子,十三岁时父母双亡,于是到锻冶町的广田石材店当学徒工,期满后他没有离开贫穷的店主夫妇,留在店里做义务工。

  明治十年,经店主夫妇做媒,他娶了前街的竹为妻。

  竹从十二、三时父亲去世时起就开始就帮助母亲经营一家小素面馆。

  丈太郎出生后不久,林德平夫妇成为广田石材店的养子,丈太郎从此改姓广田。

  这个出生于贫寒石匠家庭的孩子广田弘毅,自幼就非常渴望有朝一日能够摆脱这种困苦的生活,能够出人头地,学习成为广田弘毅实现这个目的的途径。

  1893年,广田弘毅考入福冈县中学。在中学的日子里,广田弘毅除了学习之外,经常干的事就是到寺庙去坐禅或到明道馆练柔道。

  明道馆是日本右翼团体组织玄洋社组织的一个社团,玄洋社的创始人是被称为日本右翼运动大祖师的头山满。

  在明道馆练习柔道过程中,广田弘毅受到头山满的忠君和侵略思想的很大影响,广田弘毅的上进和聪明也为头山满所欣赏,二人渐渐成了忘年之交。

  广田弘毅因擅自改名而加入僧藉

  1898年(明治32年),在第一高等学校读书的丈太郎自作主张,引用喜爱的《论语》中士不可不弘毅一节,将名字改为弘毅。

  当时的法律只允许出家人改名,为此广田弘毅征得常去参禅的小林寺和尚的同意加入了僧藉。

  1898年,广田弘毅从福冈中学毕业后,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继续学习。广田弘毅这个毛头青年,在识俊杰,惜俊杰的头山满的引介下,结识了两个曾位居高官的同乡副岛种臣和山座圆次郎。

  副岛种臣曾担任过日本外相,而山座圆次郎则是外务省政务局局长。与这两位同乡的结交,使广田弘毅对外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且立志日后要成为一名外交官。

  1901年,广田弘毅高中毕业后,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在大学里,表现出色的广田弘毅受到山座圆次郎的赏识。

  1903年暑假,广田弘毅在山座的帮助下,获得去中国东北和朝鲜调查俄国动向的机会。

  这是广田弘毅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所见所闻使他大受刺激。

  广田弘毅从狭隘自私的日本国家利益出发,撰写了一份调查报告,认为,甲午战争结束后,虽然日本早已把中国东北和朝鲜列入自己利益线范围之内,但沙俄对此也野心勃勃,想占为己有,所以,日俄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日本必须要先发制人,向沙俄发动突然袭击,才能占据优势。

  1904年2月,日本突袭了旅顺口外的俄国舰队,挑起日俄战争。

  仅是一个学生的广田弘毅能有如此见识,非常难得,山座圆次郎极力推荐他进入外交界,于是还没毕业的广田弘毅就当上了外务省的特约工作人员。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广田弘毅简介 广田弘毅的相关评价

广田弘毅生于日本福冈县,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是日本政治家,日本第32任首相,二战甲级战犯,被授予勲一等旭日大綬章。广田弘毅最终于1948年被处以绞刑。广田弘毅>广田弘毅简介>广田弘毅,日本第32

历史人物 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时间 广田弘毅有什么罪 广田弘毅内阁

中文名:广田弘毅外文名:ひろたこうき国籍:日本民族:大和民族出生地:福冈县出生日期:1878年2月14日www.cha138.com职业:政治家毕业院校: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主要成就:1936年当选日本

历史人物 广田弘毅提出了对华关系三原则——“广田三原则”

广田弘毅(1878—1948年)出生于日本九州的福冈县。1905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科。1906年,作为候补外交官到驻中国北平使馆赴任。1921年以后,历任日本外务省情报部次长、欧美局局长、驻荷兰公

靠“黑道”走向正道的日本首相

  广田弘毅:靠“黑道”走向正道的日本首相广田弘毅因擅自改名而加入僧借  广田弘毅  【史海秘闻历史小百科】广田弘毅: 1878年2月14日,广田弘毅出生于筑前藩福冈那珂郡锻冶町。广田弘毅是

寺内寿一“剖腹质问” 闹得广田弘毅不得不辞职

  寺内寿一:寺内寿一“剖腹质问”事件是什么?寺内寿一1879年8月8日出生在日本山口县一个极有名望和势力的世袭贵族家庭。  寺内寿一父亲寺内正毅伯爵是明治元勋,曾任教育总监、陆相、驻朝总督、首相等职

历史人物 被处死的文官广田弘毅,他被列为甲级战犯的理由是什么

二战结束之后,同盟国展开了对日本的清洗。当然,由于美国存在私心,想要独控日本,需要当时日本战犯帮忙维持,所以这种清洗并不彻底,最终只找出了七个甲级战犯。如果主导者是澳大利亚,或许甲级战犯就要变成100

历史百科 1936年1月21日“广田三原则”

1936年1月21日“广田三原则”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在华北事变后发表的所谓日本政府对华政策新方针。1933年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向中国华北渗透蚕食,一面大肆鼓吹“中日经济提携”,一面进行大规模军事侵华准

历史军事 日本提出对华三原则 战时对华政策的表里不一

1935年日本外相广田弘毅提出对华三原则。这三原则为﹕“日中提携﹑承认满洲国﹑共同防共。”  日本在外交谈判中坚持“广田三原则”在双方提出了各自的“三原则”之后,中日首先在东京,后来主要在南京,进行了

日本最臭名昭著的甲级战犯土肥原贤二

1948年12月23日,臭名昭著的7名日本甲级战犯:东条英机、松井石根、武藤章、坂垣征四郎、广田弘毅、木村兵太郎、土肥原贤二被执行绞刑,恶魔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报应。按照抽签顺序,第一个被绞死的就是土肥原

仅有7人被执行绞刑 二战日本战犯的最终结局

绞刑: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甲级战犯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木村兵太郎、广田弘毅、武藤章等7人处以绞刑,1948年12月23日凌晨,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被绞死在东京巢鸭监狱的死刑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