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广田弘毅提出了对华关系三原则——“广田三原则”
Posted 法西斯
篇首语:一盏一直亮着的灯,你不会去注意,但是如果它一亮一灭,你就会注意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广田弘毅提出了对华关系三原则——“广田三原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广田弘毅提出了对华关系三原则——“广田三原则”
广田弘毅(1878—1948年)出生于日本九州的福冈县。1905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科。1906年,作为候补外交官到驻中国北平使馆赴任。1921年以后,历任日本外务省情报部次长、欧美局局长、驻荷兰公使。1930年出任驻苏联大使。此时,日本国内的法西斯势力日益强大,广田弘毅也得到升迁。>>1933年9月,广田弘毅进入内阁,担任外相,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1935年8月,广田提出了对华关系三原则,其实质是(1)中国停止抗日活动,抛弃依赖英美政策,与日本合作;(2)中国要承认伪满洲国,借以促进华北与“满洲”的经济文化关系;(3)中国应与日本合作,“防俄”、“防共”,旨在绞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解放运动。广田的对外侵略政策得到了军部法西斯的支持和信任,“二二六”兵变以后,在军部法西斯的支持下,广田弘毅出任内阁首相,从此,日本军事法西斯专制体制正式确立。>>广田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法西斯体制的措施。规定陆海军大臣必须由现役中将级以上的军人担任,加强了军部的力量,使内阁成为军部的工具。同时,还加强了对国内人民的专制统治,如禁止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等等。颁布了全面侵略中国,并进一步南北并进,大肆对外扩张的《基本国策纲要》,积极进行扩军备战活动,使日本进行所谓的“准战时体制”。>>1936年11月,广田内阁同德国法西斯正式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1月,广田内阁下台。同年6月,广田出任近卫内阁外相。广田在任外相期间,积极主张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是发动“七七”事变,全面进行侵华战争的主谋者之一。1938年,广田丢掉了外相职务,被宇垣将军取代。广田下台后,曾经一度在1942年6月担任过日本驻泰国大使,多次出席日本的重臣会议,参与出谋划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广田弘毅因为在其执政期间,疯狂扩军备战,发动侵华战争,并积极推行向东南亚的扩张政策和对苏联的侵略政策,对人类和平和安全犯下了滔天罪行,被判处绞刑,是七名被处以绞刑的甲级战犯中唯一的文官。1948年12月23日凌晨,在东京被处死,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相关参考
1936年1月21日“广田三原则”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在华北事变后发表的所谓日本政府对华政策新方针。1933年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向中国华北渗透蚕食,一面大肆鼓吹“中日经济提携”,一面进行大规模军事侵华准
广田弘毅生于日本福冈县,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是日本政治家,日本第32任首相,二战甲级战犯,被授予勲一等旭日大綬章。广田弘毅最终于1948年被处以绞刑。广田弘毅>广田弘毅简介>广田弘毅,日本第32
历史人物 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时间 广田弘毅有什么罪 广田弘毅内阁
中文名:广田弘毅外文名:ひろたこうき国籍:日本民族:大和民族出生地:福冈县出生日期:1878年2月14日www.cha138.com职业:政治家毕业院校: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主要成就:1936年当选日本
广田弘毅:1878年2月14日,广田弘毅出生于筑前藩福冈那珂郡锻冶町。广田弘毅是林德平和林竹的长子。出生后起名叫丈太郎。 广田弘毅父德平是一户农民家的次子,十三岁时父母双亡,于是到锻冶町的广田石
广田弘毅:1878年2月14日,广田弘毅出生于筑前藩福冈那珂郡锻冶町。广田弘毅是林德平和林竹的长子。出生后起名叫丈太郎。 广田弘毅父德平是一户农民家的次子,十三岁时父母双亡,于是到锻冶町的广田石
广田弘毅:靠“黑道”走向正道的日本首相广田弘毅因擅自改名而加入僧借 广田弘毅 【史海秘闻历史小百科】广田弘毅: 1878年2月14日,广田弘毅出生于筑前藩福冈那珂郡锻冶町。广田弘毅是
历史人物 被处死的文官广田弘毅,他被列为甲级战犯的理由是什么
二战结束之后,同盟国展开了对日本的清洗。当然,由于美国存在私心,想要独控日本,需要当时日本战犯帮忙维持,所以这种清洗并不彻底,最终只找出了七个甲级战犯。如果主导者是澳大利亚,或许甲级战犯就要变成100
寺内寿一:寺内寿一“剖腹质问”事件是什么?寺内寿一1879年8月8日出生在日本山口县一个极有名望和势力的世袭贵族家庭。 寺内寿一父亲寺内正毅伯爵是明治元勋,曾任教育总监、陆相、驻朝总督、首相等职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RansomRogers,1902-1987)。他所创立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体系,其流行程度仅次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罗杰斯认为人性本善,人天生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
抗战时期美国对华经济援助是美国援华体系的重要环节,它在援助力度与援助性质上随着远东战局的发展和美日矛盾的激化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正与美国对华政策日趋积极和国民政府外交重点转向美国有着密切的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