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跟宋神宗有关系吗

Posted 宋神宗 资治通鉴

篇首语: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跟宋神宗有关系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跟宋神宗有关系吗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用了19年完成,一个294卷。大多以时间为起点,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一千多年的一些事。在这部书里,通过大量的例子,进行经验总结教训,以此来告诫后世的皇帝,如何统治好一个国家。那么宋神宗跟这部书又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资治通鉴》宋神宗。

还在宋英宗时,英宗就嘱咐司马光开始《资治通鉴》的计划,那个时候还没有《资治通鉴》这个名字,但是可以看出,老子和儿子对治国统治都看得蛮重要的,早早就策划编撰这样一本书,但英宗在位时间不长,没能看到《资治通鉴》编撰成书,加上当时的史料有限也无法实行成书的愿望。

到宋神宗时期,在神宗的一些新法的推动下,宋朝的政治、经济都相当大的进步,有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也就发展的快了,文化也就跟着大幅进步,且造纸术的普遍运用更是为编撰史书提供了技术支持,而神宗的大力支持,和提供二千多册的资料供司马光取材,更是锦上添花,最终宋神宗还给这本书命名为《资治通鉴》,只因它通过对大量史实的借鉴,来统治国家,所以取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宋神宗,我们已经了解了。可以说《资治通鉴》的成功编撰,宋神宗立下了汗马功劳,没有他也许《资治通鉴》就不能顺利的作序,最终成书。

宋神宗时期有什么事迹

宋神宗从他父亲那继承皇位的时候,他才20岁,当时的北宋已经在上一辈的管理下累积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困扰着宋神宗,他作为一名皇帝,也很努力地想要改变现状。于是年轻宋神宗的治国变法之路就此展开。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宋神宗时期。

宋神宗那个时期,国家的政治已经很疲累了,也有很多的问题,例如军费开支庞大,官僚机构臃肿而政费繁多,很多人拿着钱不干事,加上每年还要给辽和西夏赠送大量岁币,北宋财政年年亏空。据资料记载,有一年的国库竟亏了一千七百多万,再多的家底也不够败啊。看到这些问题,神宗想办法解决,年轻的他敢于打破传统,改祖宗之法是唯一的出路,所以神宗积极的推行新法。这些新法有很多,总结一下就是富国的办法,强兵的办法,以及取士的办法。

但是不管在哪个时代,变法永远都是难行的,宋神宗时期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能少,而送神宗那个时期,天时并不符合,改革只是宋神宗一心认为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不是上天注定的;地利也不利,在北宋这样一个问题已根深蒂固的地方,要想撼动谈何容易;再就是人和,变法之初宋神宗和王安石还是很同心协力的,但是逐渐的两人开始产生嫌隙,宋神宗犹豫了,这样不团结的变法,注定是失败的。

宋神宗时期,我们已经了解了。宋神宗虽然初衷是好的,但需深思熟虑。

宋神宗时期有几个宰相

宋神宗在位时间不长,但是却一直为了国家富强在不懈努力。宋朝积累下来的国库空虚、兵力低弱等问题,在他的努力下都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并没有完全解决。宋朝在宋神宗和宰相的共同治理下,有好转趋势,但好景不长。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宋神宗、宰相。

宋神宗继位时,国家在上几辈的治理下已经积累了许多问题,在这个时候暴露出来,百姓屡屡发动暴乱。面对这样的局面,神宗思量着是否是世世代代的“祖宗之法”不管用了,急需改变。且年少时就对王安石的变法很感兴趣、在对上宋朝现在的情况,觉得很可行,便邀请王安石进京,和宋神宗一起推行变法,一起改变宋朝羸弱的现状,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为了更好的推行新法,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宰相,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只为了在指导变法施行时更加的便利,不受到任何阻拦。

但现实都是骨感的,宋神宗和宰相一股脑的进行着新法的推行,却没意识到这样做的后果,要面对的可是顽固的保守派势力,且新法始终是一些条条款款,之前并没有实践过,所以到底适不适合、有没有用都很难说。再加上宋神宗的意志不坚定,以及王安石的丧子之痛,导致新法就这样不了了之,虽然成效也是有的,但并不算成功。

宋神宗、宰相,我们已经有所了解了。要是宋神宗和宰相再团结一点,也许结局就不一样了。

相关参考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

宋朝历史 司马光究竟为何隐居去编修《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奉宋英宗和宋神宗之命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司马光本人担任主编,在刘、刘恕和范祖禹的协助下,历时19年而编撰完成。全书分为294卷,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403年,截止

资治通鉴书名的由来?它是司马光一个人写的吗

《资治通鉴》的书名是怎么来的?《资治通鉴》是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宋神宗即位后,认为《通志》比其他的史书更便于阅读,也易于借鉴,就召见司马光,大加赞赏,并亲

《资治通鉴》和司马光 宋代《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简介:《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写起,一直到

《资治通鉴》和司马光 宋代《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简介:《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写起,一直到

历史人物 宋代《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和司马光

  《资治通鉴》简介:《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

历史百科 司马光刻苦治学

司马光刻苦治学司马光,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是我国北宋著名史学家。他自幼聪明过人。七岁时就能比较清楚地讲解《左氏春秋》了。在兄弟们中间,

资治通鉴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什么体史书

资治通鉴是一部记录东汉历史的编年体史书。编年体指的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根据时间的脉络,记录沿着时间的发展发生的历史事件,叙述上根据时间规律

历史人物 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人

  司马光是《资治通鉴》的作者,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意义重大,直到现在也是我们了解古代历史的重要方式之一。  那个砸缸救出小伙伴的司马光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古代很多那种小时候很出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