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书名的由来?它是司马光一个人写的吗
篇首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资治通鉴书名的由来?它是司马光一个人写的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资治通鉴书名的由来?它是司马光一个人写的吗
《资治通鉴》的书名是怎么来的?《资治通鉴》是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宋神宗即位后,认为《通志》比其他的史书更便于阅读,也易于借鉴,就召见司马光,大加赞赏,并亲赐书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的书名是怎么来的?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开始时,书名并不叫《资治通鉴》。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主持变法,而作为反对变法旧党首领的司马光主动要求出京为官。在他外放做官期间,就将自己酝酿已 久的编著一本既系统又简明扼要的通史的想法付诸了行动。还在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司马光就已把自己编写的史书《历年图》二十五卷呈献给英宗,过了两年又呈上了八卷本的《通志》。英宗看后,非常满意,要他继续写下去,并下诏设置书局,供给费用,增补人员,专门进行编写工作。宋神宗即位后,认为《通志》比其他的史书更便于阅读,也易于借鉴,就召见司马光,大加赞赏,说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亲赐书名为《资治通鉴》,还亲自为书作序。神宗还将颖邸旧书三千四百卷赏给司马光参考,写书所需的笔、墨、纸、砚以及伙食、住宿等费用都由朝廷供给,这给司马光提供了优厚的著书条件,同时也促进了这部史书的编修工作。到神宗元丰七年(1084),《资治通鉴》终于完稿,前后共用了十九年的时间。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一个人写的吗?
《资治通鉴》的署名撰者虽然是北宋的司马光,但实际上该书的撰写并非司马光凭一己之力完成的。《资治通鉴》的撰写,的确是由司马光自己首先开始的。早在宋仁宗嘉祐年间(1056—1063),司马光担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官时,看到满屋子都是史书,浩如烟海的史籍,即使一个人穷一生精力也难以遍览,于是产生了编写一部既系统又简明扼要的通史的想法,使人能便捷地了解几千年历史的兴衰得失。这一想法得了好友——历史学家刘恕的赞同和支持。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司马光就把自己编撰的史书《历年图》二十五卷呈献给了英宗。过了两年,又呈上八卷本的《通志》。英宗看后,非常满意,要他继续写下去,并下诏为其专门设置书局,供给费用,增补人员,专门进行编写工作。司马光深受鼓舞,召集了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共同讨论编撰宗旨、提纲,并由刘攽负责撰写两汉部分、刘恕撰写魏晋南北朝部分、范祖禹撰写隋唐五代部分,最后由司马光总其成,由其子司马康担任校对。宋神宗即位后,认为《通志》比其他的史书更便于阅读,也易于借鉴,就召见司马光,大加赞赏,并亲赐书名为《资治通鉴》。还将颖邸旧书三千四百卷赏给司马光作为参考用书,写书所需的笔、墨、纸、砚以及伙食、住宿等费用都由朝廷供给。到神宗元丰七年(1084),《资治通鉴》终于完稿。这部书的修撰,前后共用了十九年的时间。
相关参考
《资治通鉴》为什么只剩残稿了?《资治通鉴》残稿是怎么样的?《资治通鉴》我们都知道,是北宋时期司马光所写,或许很多人都想不到,《资治通鉴》至今为止还留存有一些残稿,是当年司马光手写的真迹,这可以说是非常
《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是同一个人写的,作者都是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两书内容简介:《未来简史》内容简介:《未来简史》讲述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人类将面临着从进
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论文集:门
《资治通鉴》是谁写的?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字公实,后改君实,原号迂夫,后改迂叟,
《资治通鉴》是谁写的?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字公实,后改君实,原号迂夫,后改迂叟,
司马良娣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良娣是汉朝的时候太子妾的一个称呼,也是太子妾中品级比较高的,地位上面仅次于太子妃。所以司马良娣其实是一位太子的妾室,这个太子就是汉元帝刘奭。在《汉书·武五子传注》中韦昭有说,
司马良娣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良娣是汉朝的时候太子妾的一个称呼,也是太子妾中品级比较高的,地位上面仅次于太子妃。所以司马良娣其实是一位太子的妾室,这个太子就是汉元帝刘奭。在《汉书·武五子传注》中韦昭有说,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
熙宁变法之初,宋神宗即任命司马光为枢密副使(负责全国军政的副长官),希望他能辅佐朝廷推行新法;但司马光不认同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执意辞官,请求退居洛阳修撰史书。当时做官进入宰辅之列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理想
曹雪芹与红楼梦说起中国文学史,怎么都绕不开曹雪芹,当然说起曹雪芹,我们都会想到《红楼梦》,曹雪芹流传至今只有这么一部作品,而且还没写完,但正是这样一部未写完的作品,却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