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具革命性的一跳 韩信选择弃项羽投刘邦

Posted 刘邦 韩信 项羽

篇首语: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颇具革命性的一跳 韩信选择弃项羽投刘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颇具革命性的一跳 韩信选择弃项羽投刘邦

用当下时髦的话语来形容,“择木而栖”的韩信堪称“楚汉第一跳槽大咖”。之所以称第一,是因为他的槽跳得最高、最险。这颇具革命性的一跳,不仅改变了韩信的命运,还影响了历史进程。

韩信是今江苏淮阴人,约生于秦始皇十七年。史书中,那位“饭信”的漂母透出一点信息:“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有人据此推断,韩信为韩国庶王孙。但也有史家认为,“王孙”只是一种尊称,“如言公子也”。

韩信是否为王孙难以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不仅具有相当的教育背景,而且熟读兵书战策。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韩信恰恰十五六岁,正是读书的年龄。暴秦的《挟书律》规定,敢有收藏诸子百家着作的,连人带书一起烧掉;命令下达30天内仍不烧书的,在脸上刺字涂墨,发配到边地日夜防守敌寇、修筑长城。在如此残暴的统治下,即便如张良那样出身显赫的人(祖父和父亲都做过韩国宰相),也只是有幸得到一部 《太公兵法》。韩信如系草根,焉能熟读兵书战策?

由于从小就受到了教育,所以韩信素负大志。秦二世二年,项梁的起义军渡过淮水,韩信仗剑从戎,成为项梁麾下的一名亲兵。这年九月,项梁兵败战死,韩信便归属项羽,项羽让他做了个郎中——执戟卫士。之后,韩信屡次向项羽献计献策,以求重用,均未被采纳。亚父范增屡次荐举他,可是项羽刚愎自用,自负手下猛将千员,始终未把韩信放在眼里。后来,范增到彭城去见义帝,临行前再三叮嘱项羽:“韩信乃不世之材,用则重用,不用杀之。”

韩信知道项羽不会重用自己,最终选择弃楚投汉。初到汉军,韩信只是做了个接待宾客的连敖官。后来因事犯法,被判处斩刑。同伙13人都被杀了,轮到韩信时,他抬头仰视,正好看见滕公夏侯婴,便高喊:“汉王不是想要成就统一天下的功业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滕公感到这个人的话不同凡响,又见他相貌堂堂,就想把他放了。

经过一番交谈,滕公对韩信大为欣赏,于是报告给刘邦,但刘邦“未之奇也”,只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管理粮仓。治粟都尉管理着供应几十万大军的储备粮,大小粮仓星罗棋布,还有很多散堆在地上的谷子,像一座座小山,可谓恒河沙数。此前所有治粟都尉上任时都只是看看账目就完事了,谁都不知道储备粮的准确数量。韩信来到仓所,没有看账目,而是直接验看仓廒,清点粮仓和粮堆的数量,然后对管理账目的人报出军粮一共是多少多少。管账的人打开账本一看,居然一点不差。

滕公闻知此事,立刻报告给萧何。萧何亦以为奇,于是召见韩信:“适闻贤公清点粮仓谷堆,不知何法便能知如此大数?”韩信说:“算有小九之数,有大九之数,若能精通此法,虽四海九州亦可算出,况区区仓谷乎?”萧何称赏,延之上坐,拱手对韩信说:“愿贤公论天下之形势,决天下之安危。”

韩信说:“汉王虽左迁褒中,然养威蓄锐,为虎豹在山之势,使智者无以用其谋也。项王虽然所向无敌,但天下诸侯均有背叛之心,外若为安,内有隐患。汉兵失此机会而不东征……虽老死不得出褒中矣!”萧何近前附耳曰:“前日栈道已烧绝,汉兵无路可出,奈何奈何?”韩信笑道,前日烧绝栈道,必是智者与丞相计议,定当另有别路可通汉兵,此计只可瞒项王,不可欺智者……

萧何见韩信议论如江河滔滔万里,心甚奇之,认定破楚元帅非韩信莫属。

相关参考

韩信离开真的是项羽的错吗

我们都知道,最开始韩信是项羽的手下,后来才来到了刘邦手底下帮忙。而有很多人觉得,韩信之所以会选择放弃项羽,是因为他在项羽手下并没有得到重用,做了很多年的时间,不过是个小官罢了。而根据史书记载,我们能够

历史人物 看了韩信写的一封信,臧荼为什么就投降了刘邦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臧荼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鸿门宴结束,项羽如愿地进入咸阳。>一番大肆烧杀抢掠之后,项羽在咸阳主持了盛大的分封仪式。项羽将天下土地分成若干份,遥遵楚怀王熊心

汉朝制定的这条法律,因颇具争议如今已废除,却被美国效仿并沿用

刘邦和项羽的4年楚汉争霸战争,以垓下之围中项羽的自刎宣告终结。在秦末的诸多起义军当中,无论是军事指挥能力还是兵力,刘邦都不是项羽的对手,数次惨败更是让刘邦窘迫到要丢弃自己的一双儿女逃命。然而最终,刘邦

历史人物 汉初第一名将韩信为何初投刘邦时未被重用

是西汉的开国元勋,为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不过当初这个人投奔的时候,并不待见他。萧何多次向刘邦举荐,说他天下国士,刘邦总是无可无不可。后来萧何问刘邦为何不看好,刘邦说出了这样的原因:>孤闻韩信亲死不能治

历史人物 项羽的手下为什么不如刘邦手下忠心?项羽最大弱点是什么?

其实项羽会输给刘邦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项羽手下不如刘邦手下那么忠心,从项羽那里投奔刘邦的人不占少数,但刘邦的下属几乎不会叛变他。其中放走韩信应该是项羽最后悔的一件事,原本韩信首选是项羽,但始终不被看重,

原因很简单 大将军韩信为什么会落到夷三族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秦末参...

屈原为什么投江 屈原投江三大原因解析

屈原为什么投江今天的人们每年能够在五月初五吃上粽子,过上节日要多亏了屈原的贡献。屈原当年纵身一跳,跳到了汨罗江的时候一定没想到今天的人们会如此的惦念他。越剧中的屈原关于屈原为什么选择投江这种自杀的方式

项羽一死刘邦为何马上杀韩信

韩信出身贫寒,由于家里太穷,做官不够条件,经商没有本钱,连一日三餐都没有着落。当众受胯下之辱,更是辛酸不堪回首。韩信是在军事领域堪称大师,在政治领域却是个小学生。韩信打下了齐国,声威更大,更加举足轻重

刘邦:你如何评价项羽

不论一个人的才华有多高,如果找不到好的发展平台,也很难成就一番事业,其才华皆有可能被埋没。反之,就可以如鱼得水,凭借自身的才气建功立业,走上人生巅峰,甚至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韩信就是非常典型的

历史人物 为什么韩信没有得到项羽的重用?韩信投奔刘邦后又是怎样?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说,是金子,不管走到什么地方都会发光,但事实上,这句话更多时候只是一种安慰,就好像千里马常有,但是世上却没有几个伯乐一样。秦末汉初的韩信也是如此,从他的战绩来看,他的确是在军事方面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