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看了韩信写的一封信,臧荼为什么就投降了刘邦

Posted 项羽

篇首语: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看了韩信写的一封信,臧荼为什么就投降了刘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看了韩信写的一封信,臧荼为什么就投降了刘邦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臧荼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鸿门宴结束,项羽如愿地进入咸阳。>一番大肆烧杀抢掠之后,项羽在咸阳主持了盛大的分封仪式。项羽将天下土地分成若干份,遥遵楚怀王熊心为义帝,自号西楚霸王,然后立了十八位诸侯王和两个侯。>这十八位诸侯王中有一个叫臧荼的,其实是一位很特别的角色。> >臧荼本是燕王韩广的部下,奉燕王韩广的命令到巨鹿去驰援赵国。臧荼在巨鹿城外见项羽所率领的楚军剽悍异常,各个以一顶十,便放弃了作壁上观的策略,转而帮项羽,并在项羽进入巨鹿城之后,像当时在巨鹿城外的其他诸侯或将军那样,跪着爬向项羽,头也不敢抬一下。>抱上项羽这条大腿之后,臧荼就又着项羽一同西进,最后在鸿门宴后进入了关中,被项羽封为新的燕王,但地盘只有原燕国最核心的那部分,原燕王韩广人在燕国坐,祸从咸阳来,好好的一个燕王,硬生生地被项羽变成了辽东王,地盘是原燕国最边远的那部分。>如果你是原燕王韩广,你会怎么办?去辽东当个辽东王,还是就在燕国待着,继续当自己的燕王?韩广选择了后者,结果被臧荼给挑了,连当辽东王的资格都没了,被项羽一分为二的燕国又变成了一个燕国,臧荼则成了唯一个燕王。>臧荼成为唯一的燕王之后,便两耳不闻国外事,别人在燕国国门之外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和他燕王臧荼无关,他不去管,也不去问。>当时,燕国边上的赵国变化很大。>赵国股肱大臣张耳被项羽封为常山王,封地是原赵国最核心的地带,赵国另一股肱大臣陈馀没有跟项羽一起入关,所以只被封了环南皮的三个县,赵国原国王赵王歇被封为代王,封地是原赵国的边远地带,待遇跟原燕王韩广一模一样,只不过赵歇没像韩广那么倔,赵歇选择到边远的代地去做代王了。>陈馀对项羽的分封表示不满,于是到齐地找田荣借兵,夺了张耳的常山国,又请回被改封到代地的赵歇重新做赵王,赵王赵歇为了感谢陈馀,封陈馀为代王,陈馀以保护赵王歇为名,没去代地赴任代王,而是留在了赵地。>张耳失去常山国,便往西跑,投靠了刚刚还定三秦的汉王,汉王派韩信打下了魏王豹的西魏国、陈馀的代国和赵歇的赵国,而后封张耳为新的代王,封地依旧是项羽当年封张耳的那片。>至此,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臧荼的邻国来过变换大王旗,臧荼却像毫无感知一样,直到臧荼收到韩信的一封信。> >韩信在信中说,我主汉王刘邦多么多么英勇神武,当初项羽封的十八路诸侯,雍王、塞王、翟王、河南王、殷王、韩王、西魏王、代王、赵王等诸王的土地都已落入我主汉王之手,汉王派我韩信来取你燕国,我韩信于心不忍,已经禀我主汉王,只要你臧荼归顺我主汉王,你还可以做你的燕王,如果你不归顺我主汉王,我汉军必将取你燕国。>臧荼很伶俐,见刘邦和韩信已拿下那么多的地盘,当年共同灭秦的诸侯们,要么成了阶下囚,要么已成刀下鬼,他臧荼既不想做阶下囚也不想做刀下鬼,那就卑躬屈膝一下,俯首称臣吧,奉谁为天下共主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奉项羽为天下共主,自己不也是臣吗?奉刘邦为天下共主,自己依旧是臣,这没什么分别吗?>于是,臧荼投降了。>臧荼投降之后,依旧什么都不做,还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既不出兵帮刘邦打项羽,也不跟项羽暗通款曲。>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刘邦就在垓下击败项羽,至定陶被诸侯和大将军拥立为皇帝,刘邦迎来生命的高光时刻。>这时候的刘邦,也是军力愈发强大的时候,刘邦的军力强大到什么程度呢?几乎可以碾压除韩信之外的任何一位诸侯王。>结果,原本一直很安静的燕王臧荼,竟然在刘邦即皇帝位后半年的时候谋反了。臧荼谋反后的行为很奇怪,没有往富饶的邻国赵国打,反而去打了贫穷的代国,臧荼打到代国的消息传到刘邦耳朵里,刘邦二话不说,披挂上阵,到代国就把臧荼一顿揍,臧荼就被刘邦揍挂了。>为什么臧荼在楚汉相争时因一封信投降了刘邦,反而在刘邦最为强大的时候选择了谋反呢?>对此,因为史料的匮乏,一直都没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有人猜测,或许臧荼没有谋反,只是刘邦想要揍臧荼,所以就来个欲加之罪,这种猜测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在历史上,臧荼真的是反了的,真的是攻下了代地的。>我猜测,臧荼之所以反,或许是收到了冒顿的信,冒顿威胁臧荼,如果你臧荼不投靠我冒顿,我冒顿就灭了你,臧荼一寻思,给刘邦当臣也是当臣,给冒顿当臣还是当臣,给谁当臣不是当臣呢?于是,臧荼就投降了冒顿,并帮冒顿攻打代地作为投名状。>我做出这种猜测的理由是,冒顿的儿子后来就在匈奴待着,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待遇。当然,历史是很神奇的,臧荼有个孙女叫臧儿,臧儿有个女儿叫王娡,王娡有个儿子叫刘彘,刘彘就是后来的汉武帝。

相关参考

军事天才韩信攻下齐地,为何只求封假王,不敢背叛刘邦自立为王

汉四年,韩信在谋士蒯通的勾引下,掉臂齐国已归附于汉国的事实,私自兴师狙击齐国,占领了齐地。随后,韩信给汉国之主也就是后来的汉高祖刘邦写了一封信。韩信的意思很明确,齐国的公民乃是频频的公民,必需有一个强

千古战神韩信,为何会被竹签扎戳死,而不是被砍头

公元前201年十月,一封检举信摆在了刘邦的办公桌上,检举信的内容是举报楚王韩信谋反。有历史学家怀疑,这封信是刘邦密令他人书写,因为一年前韩信藏匿了项羽的大将钟离昧。刘邦得知此事后,曾向各地下达了一封追

盘点刘邦封的四位同姓王,他们分别是谁

在历史长河中,刘邦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刘邦在跟项羽交战的四年中,分封了七位异姓诸侯王,分别是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韩王韩信、长沙王吴芮、燕王臧荼、赵

历史人物 西汉初年八位异姓王,最后只有一人善终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刘邦。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刘邦一开始封了七大异姓诸侯王: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和韩王信。臧荼被刘邦所杀后,燕地被交给刘邦最好的

刘邦称帝,汉承秦制

  刘邦称帝,定都长安>  汉五年(前202年)正月,诸侯王和文武大臣联名上书刘邦,请求刘邦称皇帝:“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共同请求大王陛下:秦王朝

吴楚七国之乱--刘邦的绞刑架工程

西汉建立后,刘邦认为,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是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王拱卫皇室。因此,他一面消灭异姓诸侯王,韩王信。韩王信本名韩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楚王韩信,梁王彭越,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同时分封叔父

吴楚七国之乱--刘邦的绞刑架工程

西汉建立后,刘邦认为,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是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王拱卫皇室。因此,他一面消灭异姓诸侯王,韩王信。韩王信本名韩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楚王韩信,梁王彭越,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同时分封叔父

刘邦的绞刑架工程 吴楚七国之乱

西汉建立后,刘邦认为,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是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王拱卫皇室。因此,他一面消灭异姓诸侯王,韩王信。韩王信本名韩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楚王韩信,梁王彭越,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同时分封叔父

颇具革命性的一跳 韩信选择弃项羽投刘邦

用当下时髦的话语来形容,“择木而栖”的韩信堪称“楚汉第一跳槽大咖”。之所以称第一,是因为他的槽跳得最高、最险。这颇具革命性的一跳,不仅改变了韩信的命运,还影响了历史进程。韩信是今江苏淮阴人,约生于秦始

揭秘刘邦为何要消灭异姓诸侯王的原因

...汉廷不能控制的独立王国。汉高祖及其统治集团先后铲灭韩信、彭越、英布,其他几个异姓王也相继被杀、被废,仅存势力最小的长沙王吴芮,解除了异姓王对汉朝的威胁。从前202年十月至前196年十月,先后解决了燕王臧荼、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