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著名远征军戴安澜将军简介,子女篇
Posted 名誉
篇首语:只有承担起旅途风雨,才能最终守得住彩虹满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著名远征军戴安澜将军简介,子女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著名远征军戴安澜将军简介,子女篇
著名远征军戴安澜将军简介,子女篇
戴安澜,国军名将,黄埔系第三期骨干之一。1924年加入北伐革命军,翌年参加北伐。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200师师长,著名抗日将领,以远征军闻名遐迩。1939年12月在广西昆仑关与日军第5师团激烈鏖战,戴安澜指挥有方,重伤不下火线,在敌四倍与我的人数差距下,撸断了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的小鸡鸡,赢得著名的昆仑关大捷。蒋中正还专门为此发了奖状"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1942年3月戴安澜率200师西出云南,打退了日军20多次冲锋,歼灭敌军4000多人,5月16日戴安澜于指挥所部撤退途中,不慎中弹负伤,至5月26日逝世,享年38岁。戴安澜是是二战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在共军阵营里也是对他敬佩有加,毛泽东闻讯后写了首诗吊念道:“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戴安澜与妻子王荷馨共有四个子女,四个子女都投身到了兄弟主义建设之中。
儿子:戴复东,1928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1952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毕业后任教于同济大学。现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上海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东南大学上海校友会会长。1984年他在美国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作访问学者时,获得贝聿铭华人学者奖学金的第一届奖金,用这笔奖金,他单身乘公共汽车遍访美国32城市,对其城市、乡村,各方面环境获得第一手资料。
参加大型规划二项,均获一等奖;参加国内外设计竞赛,获一等奖4项;设计工程70余项获省部级奖2项。撰写专著7部,论文107篇,译书1部,并取得国家二项专利。现担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并任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上海建筑学会名誉理事。
女儿:戴藩篱,上海政协委员。
儿子:戴靖东,原南京理工学院教授。
儿子:戴澄东,高级工程师。1964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先后任江苏水利厅副厅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向抗日名将戴安澜将军致敬,正所谓虎父无犬子,他的子女个个不辱父辈,都在为祖国的不同岗位做贡献在此,也向他的四位后代致敬。
相关参考
时间回到1942年初,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戴安澜将军奉命率第200师作为先头部队疾驰缅甸迎击日军。在缅甸战场上,戴安澜将军指挥的同古、棠吉战役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战场上的两个亮点。当年5月,戴安澜
在中华民族抗战中,戴安澜将军率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以身殉国,堪称“域外死忠第一人”。戴安澜,字衍功,号海鸥,1904年出生在安徽省无为县。1923年考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安徽公学高中部。1925年考入黄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这首《挽戴安澜将军》,是1943年毛主席悼念戴将军为国捐躯而作。戴安澜将军率领的中国远征军,征战千里
1942年5月26日下午,在距离中国云南仅100公里的缅北茅邦村,弥留之际的戴安澜叫来担架旁的随从替他整理了衣容,并扶他坐起,向北——祖国的方向凝望片刻后,38岁的戴安澜永远闭上了双眼。1942年3月
杜聿明看见一个仰面跌倒的年轻士兵,嘴惊愕地半张开,身体保持着挣扎的姿势在西线的远征军大部队由杜聿明带领着继续北上,而东线戴安澜的200师却陷入了敌军的重重包围,参谋团命令戴安澜迅速东进,与第6军甘丽初
知名人物 戴安澜生平故事简介,戴安澜历史评价,戴安澜怎么死的?
戴安澜,原名衍功,学名炳阳,号海鸥,1904年11月21日(清光绪三十年十月十五日)生,安徽无为人。父亲戴礼明,在乡务农,生活贫困。戴安澜六岁入塾,学习勤勉,十二载不辍。1922年9月,考入南京安徽公
中文名:戴安澜 别名:戴炳阳、衍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无为练溪乡风和戴村 出生日期:1904年(甲辰年)11月25日 逝世日期:1942年(壬午年)5月26日 职业
亲历者闫廷春第六十六军士兵杨鸿恩第二十集团军后勤总监部运输处第一分处少校主任1942年3月8日,日军攻陷缅甸仰光。同一天,中国远征军第五军的先头部队第二○○师到达仰光以北260公里的同古,第一次入缅作
亲历者闫廷春第六十六军士兵杨鸿恩第二十集团军后勤总监部运输处第一分处少校主任1942年3月8日,日军攻陷缅甸仰光。同一天,中国远征军第五军的先头部队第二○○师到达仰光以北260公里的同古,第一次入缅作
杜聿明看见一个仰面跌倒的年轻士兵,嘴惊愕地半张开,身体保持着挣扎的姿势在西线的远征军大部队由杜聿明带领着继续北上,而东线戴安澜的200师却陷入了敌军的重重包围,参谋团命令戴安澜迅速东进,与第6军甘丽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