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轻机枪 戴安澜师长缅北作战
Posted
篇首语: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手提轻机枪 戴安澜师长缅北作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手提轻机枪 戴安澜师长缅北作战
亲历者
闫廷春第六十六军士兵
杨鸿恩
第二十集团军后勤总监部运输处第一分处少校主任
1942年3月8日,日军攻陷缅甸仰光。同一天,中国远征军第五军的先头部队第二○○师到达仰光以北260公里的同古,第一次入缅作战正式拉开帷幕。
戴安澜手提机枪激战通宵
1942年3月18日上午,同古。第二○○师师长戴安澜在前线指挥所里,查看刚缴获的日军文件。几小时前,前哨部队伏击了一支日军侦察队。戴安澜从日军文件中分析,日军第五十五师团主力正在向同古开进。
同古是缅甸中部公路、铁路和水路的枢纽,原在此驻守的是英缅军第一师。此时,掩护他们撤退并防守同古的重任,由刚刚抵达同古的第二○○师承担。在杨鸿恩的印象中,戴安澜矮墩墩的,一身普通棉服,一双胶鞋,系着皮带,打着裹腿。
3月19日,兵力是第二○○师两倍的日军第五十五师团开始猛攻同古。每天都有肉搏战发生,战况惨烈。3月28日深夜,日军派出小股部队突袭第二○○师司令部。戴安澜手提一挺轻机枪,率部与日军激战通宵。司令部全体人员不分官衔全部上阵,子弹打光了,刺刀拼弯了,危在旦夕之际,一营援兵赶到,师部才化险为夷。这一战被戴安澜写进日记里:“二十八日一战,是我经历过的恶仗中最激烈、最难打、最险恶的一仗,我还是用百米决斗、刺刀手榴弹解决问题的打法,敌人的飞机、大炮坦克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3月29日,英军在没有通知中国友军的情况下仓皇撤退,把同古的侧翼暴露给敌人,使第二○○师腹背受敌。
手刃鬼子哨兵夜袭据点
1942年3月23日深夜,缅甸腊戍,第六十六军在行军途中,战士们敲打随身物品作为联络信号。在一条大河前,一位班长用一根炭棒顶着个帽子作为伪装先过桥,又敲了敲随身物品,看周围没什么动静,才传令队伍前进。闫廷春和几个炊事班的战士跑在了队伍后面,刚上桥就听到了枪声,“他(班长)交代每个人不准抽烟,不准点火,不要出什么声响,把吃饭的碗放在背包里。但是炊事班做饭的罗锅太大,不可能放在背包里,碰到路边的树枝发出了响声,敌人就发觉了,朝我们开枪。我们就赶快卧倒,看到子弹在地上打出梅花点”。
闫廷春说,经过侦察,发现对岸不远处有一个日军的临时据点。上级决定,立刻对日军据点发起夜袭。闫廷春成为夜袭小组成员之一。几名从前方撤退下来的英军士兵,成了这次行动的向导。由他们带路,夜袭小组到了日军据点哨兵所在的一棵大树附近,听见两个打鼾的声音此起彼伏,“我们决定以火光为号。翻译官点了一根火柴,火光一起,我们就从两边一起下手,把他们按住,让他们动不了,然后拔出刀来,往他们脖子上一拉,就完了,他们就没有声音了”。
擦拭完刀口的血迹,闫廷春忽然看到前方立着一个东西,像人,却又不动。他有点害怕,不敢上前。闫廷春回忆说,翻译官叫大家后退,独自上前侦察,发现那个东西是一个汽油桶,装满汽油。“参谋长把燃着的火柴扔进了汽油桶里,火苗迅速蹿起两三层楼那么高,随后就听见四周噼噼啪啪的枪声一下子响了起来。”事先埋伏在日军据点周围的战士们,开始向措手不及的敌人开火,据点里的日本兵全部被干掉。
相关参考
1942年5月26日下午,在距离中国云南仅100公里的缅北茅邦村,弥留之际的戴安澜叫来担架旁的随从替他整理了衣容,并扶他坐起,向北——祖国的方向凝望片刻后,38岁的戴安澜永远闭上了双眼。1942年3月
著名远征军戴安澜将军简介,子女篇 戴安澜,国军名将,黄埔系第三期骨干之一。1924年加入北伐革命军,翌年参加北伐。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200师师长,著名抗日将领,以远征军闻名遐迩。1939年12月
戴安澜(1904——1942),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今洪巷乡)练溪社区风和自然村人。因昆仑关一役获得蒋中正"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
在中华民族抗战中,戴安澜将军率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以身殉国,堪称“域外死忠第一人”。戴安澜,字衍功,号海鸥,1904年出生在安徽省无为县。1923年考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安徽公学高中部。1925年考入黄
知名人物 戴安澜生平故事简介,戴安澜历史评价,戴安澜怎么死的?
戴安澜,原名衍功,学名炳阳,号海鸥,1904年11月21日(清光绪三十年十月十五日)生,安徽无为人。父亲戴礼明,在乡务农,生活贫困。戴安澜六岁入塾,学习勤勉,十二载不辍。1922年9月,考入南京安徽公
中文名:戴安澜 别名:戴炳阳、衍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无为练溪乡风和戴村 出生日期:1904年(甲辰年)11月25日 逝世日期:1942年(壬午年)5月26日 职业
时间回到1942年初,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戴安澜将军奉命率第200师作为先头部队疾驰缅甸迎击日军。在缅甸战场上,戴安澜将军指挥的同古、棠吉战役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战场上的两个亮点。当年5月,戴安澜
戴安澜简介:戴安澜(1904~1942),国军名将,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今洪巷乡)练溪社区风和自然村人。1926年黄埔军校三期毕业。曾血战古北口,后立下台儿庄战役部
戴安澜(1904—1942),抗日名将,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仁泉乡(今洪巷乡)练溪社区风和自然村人。曾参加古北口抗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诸役与昆仑关战役等。立下台儿
宜宾市兴文县古宋镇92岁的何大杰,参加过抗日战争。昨日,记者在宜宾市兴文县古宋镇探望了92岁的抗战老兵何大杰。老人得知后从箱底搜出了戴安澜将军的照片和1955年退伍颁发的「驾驶证」,随后把当年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