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都是投降蜀汉的将领,为什么诸葛亮只怀疑魏延而不怀疑姜维王平?

Posted 汉室

篇首语:知识是头上的花环,而财产是颈上的枷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都是投降蜀汉的将领,为什么诸葛亮只怀疑魏延而不怀疑姜维王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都是投降蜀汉的将领,为什么诸葛亮只怀疑魏延而不怀疑姜维王平?

三国时蜀汉后期,有三位都是投降而来的大将,他们分别是魏延、王平和姜维。尽管都是投降而来,但是诸葛亮对待他们三人的态度却是决然不同的。姜维是他的亲传弟子,这自然不用说,王平是马谡守街亭的助手,就是诸葛亮派去监督规劝马谡的,这态度也是不言而喻,唯独对于魏延,诸葛亮一直都不曾重用他和信任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魏延、姜维和王平都是蜀汉后期的大将,而且,这三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降将,诸葛亮对这三个人的态度明显不同。诸葛亮对姜维和王平很信任,对魏延却有些猜忌。诸葛亮死前,为何只认为魏延会造反?诸葛亮为什么不担心姜维和王平会造反呢?

先看诸葛亮为什么会猜忌魏延?证据在哪里呢?

在《三国演义》当中,对于诸葛亮不喜欢魏延的原因是这样描述的。

魏延是在刘备征讨张鲁的时候,率领部队向刘备投诚。但是,诸葛亮在看魏延之后,便当场否决了魏延想要加入刘备军队的请求,并且还叫军士将魏延拖出去斩了。刘备快速的阻止了诸葛亮的这一决策,而诸葛亮也向刘备说明了直接这么做的原因。

诸葛亮发现魏延的脑后有反骨,认为魏延在日后必定会起兵造反。而且,魏延一直都是张鲁的手下,本应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但是魏延却拿着张鲁的俸禄,背叛了张鲁,这是魏延不忠的表现,而这也正是诸葛亮为什么不喜欢魏延的原因。但是刘备出于仁慈之心,还是魏延给留了下来,只是警告魏延将来不许造反。

诸葛亮为了蜀国一统天下的大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数次征讨魏国之后,在五丈原病逝。在病逝之前,诸葛亮对自己的属下说道,魏延一定会在自己死后起兵谋反。并且还留下了计策,帮助了蜀国军队在最后时刻将魏延斩杀,结束了魏延造反所带来的叛乱。

当然了,这种说法只是小说,看看就好,不必当真,那么真实情况又是怎样?

诸葛亮死前,在五丈原安排退军,召开军事会议时,却抛开了魏延,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商议,也就是说,没有通知魏延参会。《三国志 魏延传》记载: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诸葛亮不但没有让魏延参加这次重用的军事会议,反而猜忌了魏延,说如果魏延不听命令,大军就自行出发,不管他了。诸葛亮说的很明白,怀疑魏延不会服从命令,这就是猜忌。果然,被诸葛亮言中,魏延后来没有服从命令。

诸葛亮为什么会猜忌魏延?原因是什么呢?很简单,这是因为魏延以前曾建议从子午谷奇袭长安,也就是著名的“子午谷奇谋”,但是,诸葛亮认为太冒险,没有同意,魏延因此总是抱怨诸葛亮不听他的建议,导致自己没有用武之地。

《三国志 魏延传》记载: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魏延总是这样抱怨诸葛亮,这话传到诸葛亮的耳朵里,诸葛亮能不猜忌他吗?作为下属,总是对上司有意见,发牢骚,上司能高兴吗?还能信任你吗?因此,诸葛亮就猜忌魏延了。

而葛亮为什么没有猜忌姜维呢?诸葛亮没有猜忌姜维,是因为姜维虽然作为降将,但是,心存汉室,是忠于大汉的。《三国志 姜维传》记载: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

既然姜维忠于汉室,诸葛亮当然不会怀疑姜维,因为,蜀汉就是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猜忌王平呢?王平虽然作为降将,但是,他办事稳重,而且能够严格执行诸葛亮的命令,街亭之战,马谡违反诸葛亮的节度,将兵马驻扎在山上,舍水上山,王平苦苦劝谏,马谡就是不听,最终导致街亭惨败。《三国志 王平传》记载: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

王平苦劝马谡不要舍水上山,要当道扎寨,就是严格执行诸葛亮的命令,下属严格执行上司的命令,就凭这一点,诸葛亮当然信任王平。

相关参考

解析姜维与诸葛亮赵云邓艾魏延之间的关系

诸葛亮姜维公元228年(建兴六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第一次出兵祁山,蜀国军队所到之处,众多郡县响应。魏国将领郭淮听闻后准备东行,回上邽守备。而马遵等人也跟随郭淮一起,但是当时他们怀疑姜维有异心,所以并没

三国名将姜维和魏延谁厉害

姜维和魏延谁厉害姜维,出生于公元202年,字伯约,是如今甘肃省甘谷东南人,是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以及军事统帅。姜维原本是魏国的将领,之后投降蜀国,然后成为了凉州刺史以及大将军,深得刘备与诸葛亮的信任。

历史人物 如果魏延投降曹魏,会不会受到重用?

三国时期的魏延,因为与丞相长史的杨仪关系不好,又因为诸葛亮死后,在继续北伐还是撤兵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两人都向刘禅上表说对方造反。但是由于两人平日的表现,很显然大家都相信杨仪说的话,怀疑魏延造反,魏延

历史人物 三国蜀汉名将姜维的简介 姜维是怎么死的历史名人

  姜维人物生平简介  姜维字伯约,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蜀汉名将,官拜大将军职。姜维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

姜维取消魏延的稳定部署,最终导致了蜀汉政权灭亡

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蜀汉政权丧失了掌舵人。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之后就直接是姜维接班,其实姜维的资历还差得远,在诸葛亮之后还有蒋琬和费t两个重要人物。在这两个人在时期,蜀汉政权不再进行大规模的战争,

历史人物 三国时姜维与张郃比较,谁更厉害?

三国时候,姜维是魏国投降蜀国的将领,张郃是魏国将领,两个人在军事方面的才能都是很厉害的,姜维接替诸葛亮继续进行北伐大业,虽然最终还是失败,自己也不得已又投降了曹魏,但是心却早已经归属蜀汉。而张郃,虽然

幼麟是什么人 姜维是怎么死的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

幼麟是什么人 姜维是怎么死的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

历史人物 诸葛亮是怎么对待魏延的?历史上魏延和诸葛亮关系怎样?

魏延,三国中蜀国的大将,也是由于《三国演义》中“反骨”的描写,被怀疑得非常多的一位。只不过,由于对于真实历史和小说情节的混淆,魏延经常“被”背叛蜀汉,经常因为“反叛”而“被”杀死,不得不说,这还真的是

姜维投降蜀汉后,其家人结局如何,曹魏的做法出乎预料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发生在诸葛亮施展「”空城计”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关兴和张苞。原文如下:(诸葛亮)急唤关兴、张苞分付曰:「”汝二人各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