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如果魏延投降曹魏,会不会受到重用?

Posted 人才

篇首语:只要还有什么东西不知道,就永远应当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如果魏延投降曹魏,会不会受到重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如果魏延投降曹魏,会不会受到重用?

三国时期的魏延,因为与丞相长史的杨仪关系不好,又因为诸葛亮死后,在继续北伐还是撤兵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两人都向刘禅上表说对方造反。但是由于两人平日的表现,很显然大家都相信杨仪说的话,怀疑魏延造反,魏延也因此而死。可是,在魏延还有的选的时候,他并没有选择投降曹魏,那么,如果魏延投降,在爱惜人才的曹魏阵营的魏延,会不会受到重用呢?

先来说说看,魏延为什么没有投降。

也许有人对于魏延的第一印象,就来自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面的描写,诸葛亮第一次见到魏延的时候,就命令左右把他拉出去杀了,究其原因,是因为诸葛亮看到他脑袋后面长了“反骨”,认为这个人日后必定会背叛,为了防患于未然,还不如直接杀了他。但是,最终被刘备拦下了,魏延也就逃脱了这一次的“劫难”。

但其实,这种话和这种事情,诸葛亮还真的没有说过也没有做过,这个情节,完全是罗老先生为了衬托诸葛亮的识人之明,呼应后文诸葛亮死后魏延造反的情节而虚构出来的。与小说里面完全相反,魏延不但没有造反,反而对蜀汉十分忠诚,他没有选择投降曹魏,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当然,能够证明魏延忠诚的并不止这一件事情。

在诸葛亮死后,魏延与杨仪两个人原本就互相看不对眼,诸葛亮还在的时候,还能从中调解一下,现在诸葛亮不在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急速恶化。就比如在北伐问题上,杨仪认为,应当按照诸葛亮的安排退兵,而魏延却说,让杨仪送诸葛亮的灵柩回去,自己执意要率领军队继续北伐,毕竟北伐大业,怎么能够因为诸葛亮的死就停止?

从这点上来看,魏延必定是忠于蜀汉无疑的了。毕竟,与没有造反的杨仪比起来,魏延却是如此急切地想要征讨魏国,刘备与诸葛亮他们这些蜀汉的老一辈的人们,不就是打着克复中原,光复汉室的旗号,才屡次北伐,最终为了汉室鞠躬尽瘁的吗?所以说,魏延这样做,更是希望能够早日完成大业,如果他有背叛之心,别说是继续北伐,恐怕会比杨仪更希望早日撤回蜀中,或者立刻就起兵。

但是,因为两人的意见不合,或许是出于报复心理,两个人不约而同地都上书蜀汉皇帝刘禅,说对方意图谋反。皇帝拿不准,就去问大臣们,侍中董允和留府长史蒋琬,都站在了杨仪这一边,也许真的是因为魏延人品实在太差,相比之下,如果真的要造反,在他们看来,魏延的可能性比杨仪要高了太多。也就因此,魏延即使还没有彻底失败,也离失败不远了。毕竟,皇帝的天平偏向的是杨仪,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和支持,还怎么可能会赢呢?

魏延手下的士兵,也都因为这件事情都逃散了,无奈之下,魏延只能逃往汉中,那里毕竟是他镇守了近十年的地方。只是,杨仪派出马岱去追杀魏延,魏延被斩首,杨仪甚至还踩着魏延的脑袋大喊:“看你是不是还能作恶!”就这样,蜀汉失去了一个虽然性格不好,但是十分忠心的将领,可谓是自掘坟墓了。

那么,如果魏延当初真的有反叛之心,没有逃回汉中,而是直奔曹魏大本营而去,结果又会怎样呢?

这个时候的曹魏,皇帝是曹叡,曹操已经死了十多年了。如果曹操还在世,以他对待人才的态度,也许真的会很高兴魏延的到来,也可能会因为魏国人才饱和的情况,而对魏延没有那么好。

第一种可能,重用魏延,曹操那可是一个连杀了自己最好的继承人儿子的张绣都能亲切对待的人,可见他对人才真的是太渴求了,陈琳还曾经帮着袁绍痛骂曹操,还骂到他祖宗上面去了,曹操都能放过他,所以,魏延也有可能受到重用。

第二种可能,不太重用。毕竟这个时候的曹魏,人才已经多得数不过来了,魏延又不是那种绝对不可缺少,世上独一无二勇猛有智谋的武将,被放在一边晾着,也不是没有可能。

再加上,现在的统治者是曹操的孙子曹叡,他对于人才,与曹操对于人才的态度并不是如出一辙,所以,有人认为,魏延就算真的投降了曹魏,最终也可能只能混的和以前的对手文聘差不多的水平。

不过,这种事情,对于忠心于蜀汉的魏延来说,是想也不会去想的。他在生死存亡之际逃回了汉中,就是最好的证明。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如果海瑞成为明朝首辅,明朝会不会更好?

海瑞,是明朝时期,一位历经四朝的著名的清官,海瑞在民间的名声非常好,人们将他称为“海青天”,表达了对他的敬重与爱戴。不过,海瑞虽然是个清官,却一直没怎么得到重用,那么如果海瑞真的得到重用,称为明朝首辅

杨仪在除掉魏延后为什么未得到重用

魏延是后主刘禅时期的蜀汉国大将,在诸葛亮死后因为作乱被杀。在事发过程中,魏延和杨仪都上书朝廷,说对方造反。后主刘禅拿不定注意,讯问侍中董允,留(丞相)府长史蒋琬,他们两人都保证杨仪不会叛变,对魏延却持

历史人物 曹魏投降蜀汉的两大名将,一个救国,一个亡国

在三国乱世,人才的流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特别是当时曹魏人才济济,在曹魏得不到重用,自然会想到跳槽其他国家得到更好的发展。今天要说的这两位名将都是来自曹魏,他们都投靠了蜀国,但是带给蜀国的未来却是截然不

历史人物 魏延被刘备重用,却不被诸葛亮看好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魏延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提到著名的“子午谷奇谋”,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们都不会感到陌生。这是蜀汉大将魏延在随同诸葛亮北伐时提出的著名军事构想。在《魏略》中

魏延被刘备重用,而诸葛亮为什么却不看好他?

魏延被刘备重用,而诸葛亮为什么却不看好他?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提到著名的“子午谷奇谋”,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们都不会感到陌生。这是蜀汉大将魏延在随同诸葛亮北伐时提出的著名军事构想。在《魏

此人乃奸臣后代,仅说了6个字,就受到皇帝的重用,最终以身殉国

自古就有“自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说法,若是先祖是被人唾弃的奸臣,那么此人也会受到世人的冷嘲热讽,朝廷一般也不会予以重用。然而,却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是大奸臣的后代,从小就立志杀敌报国,却

三国史上诸葛亮为何会重用王平而排斥魏延

诸葛亮开始北伐,兵出祁山。派参军马谡去把守战略要地街亭,而王平为马谡先锋。马谡察看地形后,决定舍水上山。王平一再劝阻,马谡不听。后蜀军水源被断,大败,士卒离散。唯王平领本部千余人虚张声势,断后,收拾败

历史秘闻 此人乃奸臣后代,仅说了6个字,就受到皇帝的重用,最终以身殉国

自古就有“自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说法,若是先祖是被人唾弃的奸臣,那么此人也会受到世人的冷嘲热讽,朝廷一般也不会予以重用。然而,却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是大奸臣的后代,从小就立志杀敌报国,却

如果郭嘉不早逝会不会成为曹操的托孤

郭嘉是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单单看他死后,曹操的痛哭流涕就知道他对曹魏集团的重要性了;赤壁战败,曹操更是怀念这位英年早逝的下属。那么,如果郭嘉去世不那么早,曹操在临终前会像刘备对诸葛亮那样,对郭嘉托孤吗

名相诸葛亮为什么重用赵云而不重用魏延?

在用人方面,诸葛亮和刘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特别是在对赵云和魏延的任用上,很明显,诸葛亮重用了赵云,而不重用魏延,赵云和魏延都是大将,非一般人可比,诸葛亮为什么会这么做呢?诸葛亮重用赵云,一是,赵云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