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魏惠王为什么不重用商鞅 商鞅到了秦国魏惠王为何又叹息

Posted 公孙

篇首语:总有一些人路过你的人生,微不足道又无比重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魏惠王为什么不重用商鞅 商鞅到了秦国魏惠王为何又叹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魏惠王为什么不重用商鞅 商鞅到了秦国魏惠王为何又叹息

  魏惠王是历史上公认的昏君,从小含着金汤匙长大的魏惠王,不懂得何为礼贤下士,何为励精图治。他的字典里,永远都是安逸、享乐的字眼。在他看来魏国已经很强大了,不需要用自己努力了。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魏惠王,汉族,姬姓,魏氏,名。魏武侯之子,魏国第三任君主。魏惠王的宝座是很多人羡慕的,因为魏国真的是一个很强的国家。他有广阔的疆域,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照理说魏惠王不需要太突出的政绩,就能够轻易将魏国送上霸主的地位。但结果让人大跌眼镜,一个好好的魏国,不仅没有更富强反而在他的手里出现了衰落的迹象。

  魏武侯死后,魏惠王和另一个王子争夺帝位,在这场权力的游戏里,为了权力手足尚且能够互相残杀,还有什么好顾虑的。魏惠王在争斗中,成功上位。成为了魏国的新一任君主。而在他上任的初期,魏国倒也依旧富强,任用了公孙痤,在公孙痤的率领下一举攻破了秦国,占领了秦国河西的大部分地区。秦国当时的国力并不是很强,只好退守秦国不敢轻举妄动。

  不久之后,魏惠王在他任职期间做了一件大事。他决定迁都。当时魏国的国都是开封,魏惠王迁都后将安邑作为了新的都城。而这个在魏惠王眼里极其英名的决定,在众人眼中都显得无比愚蠢,可以说是最没有远见,最顾此失彼的决策。魏国遭遇的两次重挫都是在迁都以后发生的,一次是桂陵之战,一次是马陵之战。为何魏惠王会大动干戈迁都?这恐怕与魏惠王想要称霸的愿望有关吧。

  有一种说法,认为魏国迁都大梁是为了避开秦国,当时秦国在秦献公的努力下,的确有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秦献公也曾六次发兵收回 了河西丢失的地盘,秦国有崛起之势,但是不足以对魏国构成威胁,而恰好这时候韩赵魏三国关系比较紧张。处在这些国家之中的魏惠王怕被夹击,其实这个说法欠妥。

  魏惠王迁都之前已经和韩、赵两国交换了很多土地,使得魏国的疆域变成了一整片大的区域,而魏惠王迁都到安邑,刚好在东方形成了霸主的姿态,他的目的就是要巩固自己在东方的统治力,问鼎中原。魏惠王迁都以后总觉得魏国国运会大旺,却没料到遭难和失败接二连三降临魏国。

  魏国国运不济还要怪魏国的君王魏惠王不给力。他从小就没有远大的抱负,甘愿当一个啃老族,守着父亲的基业过完此生。整天游手好闲又心胸狭窄的魏惠王,丢失了很多人才,这些人才流失后纷纷跑到了敌国,这是魏惠王万万没有想到的。商鞅这样的人才,到了魏国却得不到魏惠王的重用,在魏惠王的眼里人才再厉害,也只是个普通人不能凌驾于自己之上。魏国的老臣公孙痤在临死前极力劝谏魏王要重用他,不用就要杀掉商鞅,不能让他出魏国,否则后患无穷。

  魏惠王听了公孙痤的话,仔细想想他不能用商鞅,为什么?此人中庶子出身,地位太低。魏惠王自始至终都没把卫鞅当回事,直到卫鞅到了秦国,还反而率秦军给了魏国致命一击,魏惠王也只是公子昂一起骂了商鞅一顿,后悔当初没有杀掉他。商鞅去魏赴秦,不仅把秦国建设得无比强盛,还差点把魏国给灭掉了。这也就是魏惠王叹息的原因。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魏惠王为什么不重用商鞅 商鞅赴秦魏惠王为何叹息历史名人

  魏惠王是历史上公认的昏君,从小含着金汤匙长大的魏惠王,不懂得何为礼贤下士,何为励精图治。他的字典里,永远都是安逸、享乐的字眼。在他看来魏国已经很强大了,不需要用自己努力了。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魏惠王为何不识孙膑、商鞅这样的人才

魏惠王夺得魏国君主的宝座后,东征西讨,虽说败多胜少,但周边诸侯对魏国也颇有些忌惮。鲁、宋、卫、韩等甚至去朝见魏惠王,尊他为盟主。然而,到了后来,魏国却不断丧师割地,走向衰败。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结果呢?这

魏惠王为何不能见识到孙膑商鞅这样的人才?

魏惠王综合来说是一个早强君晚庸王,早期的魏惠王勤于理政,强于治国,也有一些强臣辅助,其他战国也未能施加压力,魏国大大威风,抢占秦国河西,乘夏车称王,一举傲视天下。只是晚年才开始固守昏庸,加上被其他国家

魏惠王为何不能见识到孙膑商鞅这样的人才?

魏惠王综合来说是一个早强君晚庸王,早期的魏惠王勤于理政,强于治国,也有一些强臣辅助,其他战国也未能施加压力,魏国大大威风,抢占秦国河西,乘夏车称王,一举傲视天下。只是晚年才开始固守昏庸,加上被其他国家

揭秘魏惠王为何不识孙膑商鞅这样的人才?

魏惠王夺得魏国君主的宝座后,东征西讨,虽说败多胜少,但周边诸侯对魏国也颇有些忌惮。鲁、宋、卫、韩等甚至去朝见魏惠王,尊他为盟主。然而,到了后来,魏国却不断丧师割地,走向衰败。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结果呢?这

揭秘魏惠王为何不识孙膑商鞅这样的人才?

魏惠王夺得魏国君主的宝座后,东征西讨,虽说败多胜少,但周边诸侯对魏国也颇有些忌惮。鲁、宋、卫、韩等甚至去朝见魏惠王,尊他为盟主。然而,到了后来,魏国却不断丧师割地,走向衰败。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结果呢?这

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强为何主持变法的商鞅还被车裂

...门下当管家。公叔痤对商鞅很是重视,一心想把他推荐给魏惠王,后来因为自己病重,没有来得及推荐。一次,魏惠王来家中看望公叔痤,公叔痤对魏惠王说,商鞅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魏惠王任用最好

爱惜人才的魏惠王,为什么却不重用商鞅且放走商鞅

公元前334年的某一天,风和日丽,徐州城头旌旗飘扬,城门之下齐国士兵与魏国士兵分列左右,雄纠纠气昂昂。这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齐国的国君田因齐与魏国的国君魏要在城上会盟,而且他们还有一件大事要向世人

又为何让魏惠王杀掉公孙鞅 公叔痤为何举荐公孙鞅

公孙鞅是谁呢?其实这个叫法,可能大家都不太熟悉,但是一说商鞅,大家就都知道了。没错,公孙鞅就是大名鼎鼎的商鞅。秦孝公时期,为了强大秦国,秦孝公发布了招贤令,各国人都可以来应招。公孙鞅受到招贤令的吸引,...

公叔痤为何举荐公孙鞅?又为何让魏惠王杀掉公孙鞅?

  公孙鞅是谁呢?其实这个叫法,可能大家都不太熟悉,但是一说商鞅,大家就都知道了。没错,公孙鞅就是大名鼎鼎的商鞅。秦孝公时期,为了强大秦国,秦孝公发布了招贤令,各国人都可以来应招。公孙鞅受到招贤令的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