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太监郑和为什么有后代
Posted 太监
篇首语: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太监郑和为什么有后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太监郑和为什么有后代
郑和, 明朝太监 ,原姓马,后来才改姓郑。名和,小名三宝, 又作三保,别称马三保,色目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永乐帝为宣扬大明朝强大武力,同时希望掌控海外贸易线,派郑和出使,这就有了著名的郑和七下西洋的传奇。如此可见郑和,其实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这样一个有才之人,如何做了太监,说起来也令人唏嘘。当时打仗打胜了后,有个潜规则,那就是带一些少男少女回去,做奴隶用。 女的当然就直接带回去就行,好看的能做小妾,不好看的就当奴隶。而男的一般都是直接阉了送进宫里做太监的,而家贫的郑和就是一次战后被俘时被带回去,作了太监。
郑和下西洋,可谓空前绝后,甚至有学者认为,第一个到发现新大陆的人并不是哥伦布,而是中国的郑和。不管,到底是谁先发现美洲,只如此就可见郑和给后世留下的深刻映像。1998年,美国《地理》杂志评选一千年来,一百位对全世界影响、贡献最大的人物,中国仅有五人入选。他们分别是郑和、忽必烈、毛泽东、曹雪芹、朱熹、范宽,排在第一位的是航海家郑和。?
依据史料记载,郑和12岁就去式入宫,那么如今流传下来的各地的郑和后人又是怎么回事呢?一个太监是如何做到子孙满堂的呢?
翻遍历史文集,在一本家谱中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郑和家谱》记载“郑和以兄文铭之子立嫡,名赐”。郑和兄妹共有六人,长兄马文铭,郑和为次子,另有姊妹四人。就是郑和的长兄马文铭把他的长子马恩来过继给郑和,马恩来后来也跟随郑和改姓郑。如今有迹可循的郑和后裔共有三支:一支是云南玉溪的一支;另外是江苏南京一支;还有就是泰国清迈一支,人们称为“三支四地”。多出来的这一地,就是昆阳郑和的出生地,三支四地总人数约400多人。
和各个国家进行交流,自然会留有国家间交往融合的痕迹,诸如丝绸之路时,花椒,葡萄流入中国。郑和下西洋也带回来不少类似的东西,华贵的宝石自是不说。另外还有狮子、金钱豹、大西马;阿丹国的麒麟、长角马哈兽;木古都束的花福禄和狮子;卜刺哇的千里骆驼和驼鸟。另外便是些香料,而如今让一些人喜爱,一些人厌恶的苦瓜也是当时带回来的。
纵观郑和一生,他12岁被净身入宫,34岁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七次出使西洋,历时28年,比西方著名航海家哥伦布、麦哲伦航海早半个多世纪,开创了我国通往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上丝绸之路。他的历史功绩,无论时间如何流逝都不会被抹去,而这样伟大的人尚有香火相承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相关参考
郑和,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主人公,据历史记载,郑和是明朝时期的一个太监,1381年年天,郑和当时还年仅十岁,就被朱元璋阉割成太监了,此后,郑和就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并逐渐得到朱棣的信任,
郑和的家乡在云南晋宁县昆阳镇,现在这里仍然有他的后代。郑和在历史上是一个太监,为什么能子孙满堂呢? 据资料介绍,郑和是我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和军事家。1371年,他生于现在的云
郑和为什么称“三宝太监” 最近有学生询问:“郑和称‘三宝太监’,是不是跟他小名三保有关系?” 郑和本姓马,名和。1371年,
郑和为什么称“三宝太监” 最近有学生询问:“郑和称‘三宝太监’,是不是跟他小名三保有关系?” 郑和本姓马,名和。1371年,
郑和是中国古代名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和外交家,同时他也是一位太监。 太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人群,一般来说大家对太监的观感都不是很好。毕竟在出名的太监中百分之九十都是奸宦、权宦。郑和能
郑和是太监吗?怎么还能有后裔呢? 郑和,本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叫马和、马三宝,云南昆阳人。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打下云南,把刚满10岁的三宝掳进军中,后来又送给燕天
郑和是太监吗 是。 郑和,原本姓马名和,小字三保,世称三保太监。1371年(洪武四年辛亥)马三保出生于云南昆阳州(今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 1382年(洪武十五年壬戌)明军征云南。父亲马哈只去世
郑和这人是挺冤的,他本人确实没有小弟弟,但却不是太监,太监是个官职,最低是少监,然后礼监,然后好像是什么礼监监督啥的,最后才是太监,一般宦官也很难混到太监啊(人妖也不容易啊),郑和肯能算是宦官的一种吧
郑和这人是挺冤的,他本人确实没有小弟弟,但却不是太监,太监是个官职,最低是少监,然后礼监,然后好像是什么礼监监督啥的,最后才是太监,一般宦官也很难混到太监啊(人妖也不容易啊),郑和肯能算是宦官的一种吧
郑和,原名叫马和又作三保,是明朝时期的风云人物,外交家,著名航海家,历史上说的郑和下西洋说的就是他了,据记载,郑和曾经七次下西洋,与船队穿过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历经了三十六个国家,对的航海事业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