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郑和下西洋的郑和真的是太监吗

Posted 太监

篇首语: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郑和下西洋的郑和真的是太监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郑和下西洋的郑和真的是太监吗

  郑和,原名叫马和又作三保,是明朝时期的风云人物,外交家,著名航海家,历史上说的郑和下西洋说的就是他了,据记载,郑和曾经七次下西洋,与船队穿过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历经了三十六个国家,对的航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代美国的学者路易斯。丽瓦塞斯这样说:“郑和船队在和世界历史上市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没有可以与之相匹敌的”。但是,就是这么一个风云人物居然是个太监,郑和真的是太监吗?郑和是怎么变成太监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郑和真的是太监吗?

  郑和原本姓马,名“和”,生在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家庭里,祖父和父亲都曾经跋涉千里,朝觐麦加,因而被当地百姓尊称为“哈只”,即“巡礼人”或朝圣者之意。郑和母亲姓温,非常贤良。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哥哥叫马文铭。郑家在当地很受人们的尊敬。

  郑和是怎么变成太监的呢?

  1381年朱元璋为了消灭盘踞 云南的元朝 势力,派手下傅友德、蓝玉等率30万大军,发起明平云南之战。在战乱中,年仅11岁的马和被明军俘虏,被阉割,在军中做秀童。

  此后,郑和进入南京宫中,在14岁那年来到北平的燕王府。燕王朱棣见马和聪明、伶俐,便把马和留在身边,成为燕王的亲信,为了提高身边服务亲随的文化水平,朱棣不仅挑选学识丰富的官员到府中授课,而且还让他们随意阅读府中的大量藏书。

  郑和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的马和很快便成了学识渊博的人。由于郑和身材魁梧,知识丰富,思维敏捷,出色地完成燕王委派他的使命,得到朱棣的器重,“内侍中无出其右”,尤其是在帮助朱棣登基称帝的过程中,马和立下大功,更为朱棣所赏识。

  郑和下西洋是当时人类史上的壮举

  公元1405年,朱棣派郑和率领船队远航,郑和船队经过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一路走了30多个国家。到公元1433年,郑和的远航已经走过了七次,在最后一次的返回的途中,郑和在船上病逝,享年62岁。郑和死后,他的衣冠冢被葬在南京牛头山,郑和墓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有名的景点。

  由上述我们可知,郑和真的是一个太监,但是,郑和虽然是一个太监,他却做到别人所做不到的是,也是因此,郑和被人们称为三宝太监,且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且,郑和下西洋在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为明朝与周边国家的和平相处,提供了外交途径,将文明传播到海外各国,同时,为明朝开辟航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历史网的小编针对郑和真的是太监吗?郑和是怎么变成太监的等问题作出的解说,如您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历史网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郑和下西洋 三宝太监郑和为什么要七次下西洋

  的目的:(1371年-1433年),回族,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那么的目的是什么呢?>  有人说明成祖派下西洋是为

太监郑和为什么有后代?下西洋带回了哪些东西?

  郑和,明朝太监,原姓马,后来才改姓郑。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别称马三保,色目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永乐帝为宣扬大明朝强大武力,同时希望掌控海外贸易线,派郑和出使,这就有了著名的郑和七

历史人物 郑和有后代吗

  郑和,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主人公,据历史记载,郑和是明朝时期的一个太监,1381年年天,郑和当时还年仅十岁,就被朱元璋阉割成太监了,此后,郑和就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并逐渐得到朱棣的信任,

中国历史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郑和本姓马,祖先是西域人,后来迁居昆明。明朝初年,郑和入宫做了内监,成为燕王朱棣的侍从。后因在“靖难之役”中立功,朱棣登基成为明成祖,赐他姓郑,并做了太监总管。明成祖即位后,明朝成为当时生产

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原标题: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先讲讲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大背景和所处朝代。>此事发生在大明帝国永乐皇帝执政期间,在公元1405年7月11日,皇帝下旨郑和率领一只几百艘大小船只,统领数万人组成的大

郑和下西洋带回麒麟,这到底是什么动物

对郑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了能够扩大大明的影响力,永乐三年(1405年),朱棣命令三宝太监郑和带领大明的水师舰队下西洋拜访各国,一方面是加强大明和世界的交流,宣扬大明的

历史人物 郑和七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吗

  下西洋:七下西洋是我国航海史上的一大壮举,但是郑和下西洋的动机是什么呢?历史上的解答也是不一样的,下面就来看看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  燕王的人马已经到达了南京金川门,打算出迎,左右人等都散去了,

中国历史 公元1405年——1430年郑和下西洋

公元1405年——1430年郑和下西洋郑和,原是燕王府的一名太监。后随燕王朱棣南征北战,立下战功,很受燕王赏识。朱棣即位,赐他郑姓。他是一生都受到明成祖重用的地位特殊的内臣。明成祖为向海外宣示明朝的强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郑和下西洋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郑和下西洋明初大规模的远洋航行,是世界远程航海史上的创举。亦称“三保太监下西洋”。航海家郑和,云南人,宦官,回族,本姓马,小字三保,父和祖父去过麦加。1405年(永乐三年),成祖

历史人物 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挣了多少钱

历时近三十年,往来三十余国,郑和七下西洋从事的海外贸易,成果无疑是惊人的。郑和取回的宝物,大概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先看一笔收入账。明王世贞(1526-1590)《弇山堂别集》载:“其次则内官监太监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