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岁魏忠贤是如何在朝堂上兴风作浪的?

Posted 魏忠贤

篇首语:人若是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九千岁魏忠贤是如何在朝堂上兴风作浪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九千岁魏忠贤是如何在朝堂上兴风作浪的?

魏忠贤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布衣百姓家,常年混迹在街头,目不识丁,但是却懂骑射。之后自宫进宫为太监,得皇帝赐名而叫魏忠贤。

明光宗驾崩之后,朱由校继位,魏忠贤和客氏受到朱由校的宠爱而由此飞黄腾达。魏忠贤和客氏两个人阴狠毒辣,又得到朱由校的信任和宠爱,因此更加肆无忌惮,两人诱导朱由校整日都沉醉在声色犬马之中。

朱由校登基的前三年基本不理政事,前朝后宫都由魏忠贤和客氏掌握着,魏忠祥开始在朝中安排自己的党羽,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东林党之争之后,魏忠贤的爪牙已经遍布朝廷,魏忠贤也已经可以控制朝中人员的升迁和降职。与魏忠贤亲近的人都得到了升迁,魏忠贤的党羽因此遍布朝野。

魏忠祥领导的东昌也因为魏忠贤的得势而开始为祸四方,这一时期,魏忠贤也开始疯狂的排除异己,无论是用诬告,还是假传圣旨,魏忠贤可以说是为了排除异议无所不用其极。许多忠良和无辜的人都遭到了魏忠贤的戕害而丧命,一时朝野上下怨声载道。

天启七年的时候,朱由校驾崩了,朱由检继位成为了皇帝。朱由检是一位极度厌恶贪污的皇帝,主张为官清廉。朱由检深知魏忠贤的罪过,按部就班的把魏忠贤给设计了。魏忠贤出逃,被朱由检逼得上吊自尽,客氏也被鞭打致死在了浣衣局。到了崇祯二年,朱由检才将魏忠贤的党羽铲除殆尽。

魏忠贤 东林党

魏忠贤与东林党之间的恩恩怨怨是明朝末年党争的一大特点,党争本来是指朝廷大臣各大派别势力之间的斗争,历朝历代都有。北宋的大文豪苏东坡便是由于党争失败被一再流放的,当然事物都有两面性,党争也不是全部都是坏处。

有的朝代里,有作为的皇帝将党争作为一种武器,用来平衡朝廷中各派的各种势力,使得任何一种势力都不能坐大,威胁皇权,所以党争一直都没有消失。魏忠贤的权势很大,他网罗了一大批对他阿谀巴结的人作为他的党羽四处活动,形成了一个阉党。阉党与当时朝廷中很多正直官员组成的东林党水火不容,魏忠贤利用东厂锦衣卫等组织对东林党人大肆迫害,制造了很多骇人听闻的冤狱。由于当时人们都很痛恨太监当国,所以都很同情东林党人,舆论对东林党人有利。

东林党是由当时社会上的标榜为清流的士大夫组成的团体,他们聚集起来谈论国事,发表言论,很有影响。当时很多朝中大臣由于看不惯魏忠贤等阉党的为非作歹,很多都加入了东林党,所以东林党的影响力很大,这就招致了魏忠贤的憎恨。在魏忠贤活着的时候,阉党大肆捕杀东林党人,不过在他死后,阉党迅速土崩瓦解,作鸟兽散。东林党就占了上风,但他们都是一些活在孔孟儒家思想里的士大夫,根本不懂如何治国,例如他们主张减免工商的税收,使得商人尤其是晋商发展迅速,但是国家税收却没有增加,而是进了富商的口袋里,后人评说这就是导致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魏忠贤怎么死的

魏忠贤的死要从崇祯皇帝上位开始说起,天启皇帝突然暴毙,崇祯皇帝慌里慌张的没有丝毫准备就继位了。但是崇祯皇帝表面不动声色,没有人能够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因此魏忠贤一党还在想着自己能不能侥幸逃过一劫,继续得到崇祯皇帝的重用。

后来事态的发展也非常顺利,崇祯皇帝和天启皇帝一样非常器重魏忠贤,该赏就赏,绝不吝啬。折让魏忠贤一党感觉到了希望,但是魏忠贤自己却没能沉住气,前去试探崇祯皇帝,说要辞了东厂都督一职,崇祯皇帝还劝魏忠贤要好好干。

其实崇祯皇帝对魏忠贤的所作所为都看在眼里,哪能容的下他。但是碍于魏忠贤的势力,为了保护自己崇祯皇帝决定先按兵不动,稳定魏忠贤,也就有了之前所说的事了。后来崇祯皇帝将矛头指向了魏忠贤的心腹崔呈秀,利用阉党之间的内部矛盾,将崔呈秀拿下。之后钱贡生向崇祯皇帝弹劾魏忠贤,列举了魏忠贤的十大罪状,崇祯皇帝还让内侍当着魏忠贤的面读出来。这时候魏忠贤已经坐不住了,天下人口诛笔伐,对魏忠贤下手的时间到了。于是崇祯皇帝就将魏忠贤发配到了凤阳看守皇陵。但是魏忠贤却在途中豢养了一群死士,崇祯皇帝震怒,于是下令捉拿回魏忠贤处决。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于是自尽而亡。魏忠贤死后,崇祯皇帝下令肢解了魏忠贤,戳挫骨扬灰,魏忠贤死的尸骨无存。

相关参考

九千岁魏忠贤为何没有唐朝宦官们的威风

宦官专权本质上是皇权的变种,他们是寄生于皇权之上的毒瘤。在许多朝代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宦官专权的现象。其中,唐朝和明朝时宦官专权比较严重的时期。不过,明朝宦官专权最为严重的明熹宗时期,九千岁魏忠贤的威风也

九千岁”魏忠贤的权势到底有多大

九千岁”魏忠贤的权势到底有多大?魏忠贤是怎么死的?  魏忠贤,明朝末年著名宦官。入宫后,除忠义大太监王安,取代王安之位登上大太监之位。又与皇帝奶妈客氏客映月组成客魏集团,将大明王朝控制在自己手中。他与

明朝历史 九千岁魏忠贤的发迹之道

   魏忠贤为什么是九千岁?魏忠贤(1568——1627年),原名魏进忠,河间肃宁(今河北肃宁)人。他生性贪玩,逐渐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长大后成为市井无赖。由于无法

历史人物 魏忠贤的故事 大明朝宦官魏忠贤怎么死的 九千岁魏忠贤的妻子儿子死因

  中文名:魏忠贤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省肃宁县  出生日期:1568年www.cha138.com  逝世日期:1627年  职业:司礼秉笔太监、九千岁  明末宦官,明熹宗即位

历史人物 魏忠贤从草根太监混到九千岁

末世奇葩:魏忠贤从草根太监混到九千岁  魏忠贤(1568~1627年),原名魏进忠,河间肃宁(今河北肃宁)人。他生性贪玩,逐渐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长大后成为市井无赖。由于无法归还赌债,遭到众多赌徒的

九千岁魏忠贤是谁?奸臣魏忠贤有没有妻子?

  明朝宦官专权始于明熹宗继位之后,沉迷于木匠活的皇帝,信赖自己身边陪侍的宦官。因为过于沉迷在自己的世界中,常常无暇政事,这个时候宦官作为能时刻面见天容的人,自然而然的权利就变大起来了。而闻名于后世,

历史人物 魏忠贤简介 中国明朝末期宦官九千岁魏忠贤生平

  (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别称魏四,原名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名忠贤,表字完吾。末期。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  ,末期,原名李进忠,北直隶肃宁(今属

历史秘闻 登基仅用3个月就杀死九千岁魏忠贤

根据《明史》记载,天启七年八月十一日,明朝熹宗皇帝遗诏,指名由信王朱由检继承皇位,不久之后,年仅16岁的朱由检、崇祯皇帝继位。当时朝政全由号称「九千岁」的奸臣太监、59岁的魏忠贤把持,魏忠贤认为崇祯帝

历史秘闻 登基仅用3个月就杀死九千岁魏忠贤

根据《明史》记载,天启七年八月十一日,明朝熹宗皇帝遗诏,指名由信王朱由检继承皇位,不久之后,年仅16岁的朱由检、崇祯皇帝继位。当时朝政全由号称「九千岁」的奸臣太监、59岁的魏忠贤把持,魏忠贤认为崇祯帝

明朝历史 九千岁魏忠贤是促使明朝加快灭亡的帮凶吗

魏忠贤通过客氏的关系进入到朱由校的生活圈子里,客氏为朱由校的乳母,将朱由校一手拉扯大,与朱由校的感情非常深厚。魏忠贤和客氏又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因此两人沆瀣一气,把持朝政。当时魏忠贤的权势大到什么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