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李三才是谁
Posted 御史
篇首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李三才是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李三才是谁
李三才是明朝中后期大臣,家族世代继承军官职位,祖籍陕西临潼,后落籍顺天府通州,此后在这里长大。
万历二年,李三才高中进士,初授户部主事,不久升户部郎中。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刚进入官场的李三才和其他人一样,都期望能大显身手,一展抱负。
万历十一年,阁臣张四维和申时行的儿子在科举考试中都中第,遭到御史魏允贞的弹劾。魏允贞以“不当以甲第私其子,蹈故相张居正覆辙”为由弹劾申时行和张四维,不了受到明神宗的指责,并且将他外放。
李三才当时愤于魏允贞得到这样的对待,于是站出来维护魏允贞,也遭到明神宗斥责,贬为山东东昌推官。虽然官职是下降了,但是李三才此举却引得朝中许多官员的钦佩,此后名声大振。
在东昌任职期间,雷厉风行,受到百姓爱戴。后来不久,升任南京礼部郎中,当时魏允贞和邹元标等人也在南京当职,三人成为知己。此后的几年时间里,李三才仕途有升有降,任过山东佥事、河南参议,进为副使,先后两次管理山东、山西学政,最后被提拔为南京通政司参议,召任大理寺少卿。
万历二十七年,以以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当时明朝政治混乱,朝野上下水生火热的大势已经形成。播州、朝鲜战火不断,对内明神宗不理政事,沉迷享乐。不仅仅是大地主大官僚对百姓剥削严重,就连明神宗本身也派出大量的矿监税使,搜刮民脂民膏。
李三才任职之时,无法阻止此事的发生。对下与这些矿监税使虚与委蛇,镇压农民反抗运动,对上呈上奏疏劝诫皇帝。不过这些奏疏,最终都被明神宗以老办法——“留中”,而不了了之。
李三才在万历年间曾经多次针对矿监税使问题,与明神宗对上,但是都未曾得到满意的结果。后来他有上书弹劾内阁首辅沈一贯,反而使得自己陷入两难的境界。
明神宗和沈一贯不止一次的想找借口,将李三才给处置了。但是李三才交际能力出众,与人交好,朝中官员不少都与李三才是莫逆,感情深厚。李三才每每遇到被明神宗问罪的时候,都有人站出来力挺,所以一直没有被问罪罢职。
天启元年,努尔哈赤带兵侵犯,攻占辽阳,国家陷入危难之际。当时天启帝下令,选取有才之人。御史房可壮连疏请用三才,皇帝于是命诏廷臣集议。
李三才当时为外官,并不是言官,因此这个想法一出,就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通政参议吴殿邦力言不可用,同时弹劾李三才。御史刘廷宣又站出来,大力推荐李三才,说:“国家既惜其才,则用之耳,又何议,然广宁已有王化贞,不若用之山海。”于是明神宗就想任用李三才了。
然而这个时候,又有一大批人站出来,说绝不可用李三才。可用不可用,一时间僵持不下,这事儿最后拿不出一个章程来,就只能作罢。
天启三年,李三才被起用为南京户部尚书。但最后未能到任,因为他在前往任职的路上去世。
天启年间,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掌控朝政,与东林党人对上。
阉党之中的御史十三追劾,于是李三才被削籍多封诰。一直等到崇祯帝上位,铲除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之后,李三才才恢复。
相关参考
李三才是明朝后期大臣,顺天府通州人氏,生年不详,去世于公元1623年,字道甫,号修吾。万历二年,李三才高中进士,二十七年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总督漕运。万历三十八年,受人推荐,差点以外官身份入内阁,然
主要成就>抑止税监>抚淮期间,针对横行一时的矿税监问题,李三才连疏上奏,指出矿监税使搜括民脂民膏以供自己挥霍,结果弄得各地怨声载道。并批评万历皇帝不理朝政。万历皇帝不予理睬,李三才再次上疏责备皇帝不理
李三才是明朝后期的一位着名官吏,李三才之所以那么出名是因为李三才曾经在朝廷中引起党争,而且李三才本人为人又是非常的高调,这使得李三才虽然官职并不是很高,但是却有能力在明朝朝廷之内引起了几次轩然大波,李
李三才入阁之争士大夫形成派别,党派之间的倾轧空前激烈,明神宗对此采取不置可否的态度,党争便愈演愈烈。万历三十八年前后,围绕李三才的评价问题,两派兴起一场恶斗。万历二十七年,李三才以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
李三才是明朝后期大臣,顺天府通州人氏,生年不详,去世于公元1623年,字道甫,号修吾。万历二年,李三才高中进士,二十七年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总督漕运。万历三十八年,受人推荐,差点以外官身份入内阁,然
北方三才北魏至北齐之际,出现了“三才”,他们是魏收、温子升、邢子才。魏收小时候便机警,能写文章,跟他父亲到边境上去镇守,喜欢骑马射箭,想以武艺来捞取功名。有人嘲笑他:“魏郎你能弄戟吗?”魏收惭愧,无言
明朝中期,在军队普遍衰落的情况下,戚家军的出现,绝对是一股清流。他们战斗力强,军队纪律好,荡平了为患东南数十年的倭寇。而在当时戚家军当中,出现了一种其他军队少见的鸳鸯阵和三才阵。这两种阵法的出现,对于
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晋州)人。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魏收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累官至
研究者调查了350名受访者后发现,受访者在一周7天的中间时段,更容易对现实问题感到焦虑和担心。而周一并没有人们想像中那般沮丧不堪,周五也并非是情绪的“顶峰”。 研究者称,周三之所以让人感到沮丧,
南北朝人物本名:温子升,温子昇别称:温侍读字号:字鹏举所处时代:北魏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济阴冤句出生时间:495年去世时间:547年主要作品:《温侍读集》主要成就:北魏著名文学家,中军大将军温子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