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东林八君子之一薛敷教简介 薛敷教是怎么死的
Posted 公元
篇首语: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东林八君子之一薛敷教简介 薛敷教是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东林八君子之一薛敷教简介 薛敷教是怎么死的
薛敷教是明朝东林八君子之一,生于公元1554年,去世于公元1610年,是南直隶常州府人氏,字以身,号玄台,明朝著名学者薛应旗的孙子。
人物档案
姓名:薛敷教
字:以身
号:玄台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明朝
出生地:南直隶常州府武进
出生时间:公元1554年
去世时间:公元1610年
主要成就:与顾宪成等人并称“东林八君子”
主要作品:《续宪章录》、《癸巳录》、《泉上杂识》、《真正铭》等
薛敷教小的时候跟随祖父薛应旗学习,当时正好顾宪成兄弟也在薛应旗处学习,所以薛敷教和顾氏兄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万历十七年,薛敷教高中进士。当时恰好碰见御史王臣上疏弹劾巡抚周继,而当时薛敷教与申时行站在不同的立场,所以遭到副都御的弹劾,说他煽动、蛊惑人心,混乱国本。于是薛敷教就这样被下令返家,在家思过三年。
当时有大学士许国,认为薛敷教是他的门生,出了这件事也有他的责任,所以自请罢斥。时来也因为这件事情请辞退休,当时有很多人诋毁和诬陷他们,但是皇帝都不予理会,还专门下达慰问。
万历二十年,薛敷教得到重新起任,担任国子监助教。万历二十一年,有神宗出封三王一事。当时许多大臣对此表示反对,认为皇长子没有册封为王的道理,明里暗里的意思其实就是想让皇帝册封皇长子为太子。
当时大部分都反对这件事,还受到此事的牵连,比如赵南星等人。薛敷教倒是与他人不同,赞同一同册封三王一事。于是他一边上书王锡爵,一边寻找机会解救赵南星,可惜的是他自己最后都受到贬责,贬为光州学正。
不久之后,薛敷教的母亲去世,薛敷教辞官回乡守孝,此后再没有出仕为官。
回到家乡的薛敷教粗衣淡饭,过着十分清贫的日子。虽然日子艰难,但是却未曾接受他人的馈赠,始终保持清正廉明的作风。而在这段日子中,潜心学习,又有所得。后来在顾宪成兄弟两人重新建立的东林书院中讲学,传播自己的政治理念,成为东林党的重要人物。
公元1610年,薛敷教去世,朝廷赠尚宝司丞。
相关参考
安希范是江苏无锡人氏,生于公元1564年,去世于公元1621年,是东林八君子之一,字小范,号我素。 安希范是安如山的次子庶出,母亲吴氏生下安希范的时候,其父安如山已经到花甲之年。本来对于这个孩子
顾允成,是明末思想家,是顾宪成的弟弟,同时与他哥哥一起位于“东林八君子”的行列。顾允成,为江苏无锡人氏,生于公元1554年,去世于公元1607年,字季时,号泾凡,留有《小辨
安希范是江苏无锡人氏,生于公元1564年,去世于公元1621年,是东林八君子之一,字小范,号我素。 安希范是安如山的次子庶出,母亲吴氏生下安希范的时候,其父安如山已经到花甲之年。本来对于这个孩子
人物档案 姓名:高攀龙 别名:存之、云从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明朝 出生地:江苏无锡 出生时间:1562年 去世时间:1626年 职业:政治家 代表作品:《高子遗
顾允成,是明末思想家,是顾宪成的弟弟,同时与他哥哥一起位于“东林八君子”的行列。顾允成,为江苏无锡人氏,生于公元1554年,去世于公元1607年,字季时,号泾凡,留有《小辨斋偶存》著述。 顾允成
刘元珍,是无锡人氏,字伯先,号本孺,为东林八君子之一。隆庆五年。刘元珍在无锡城中时朗中巷附近出身。他的父亲虽然历任山阳教谕、绩溪校官等职,但实际上没赚什么钱,所以家境十分贫寒。 七岁的时候,刘元
刘元珍,是无锡人氏,字伯先,号本孺,为东林八君子之一。隆庆五年。刘元珍在无锡城中时朗中巷附近出身。他的父亲虽然历任山阳教谕、绩溪校官等职,但实际上没赚什么钱,所以家境十分贫寒。 七岁的时候,刘元
刘元珍,是无锡人氏,字伯先,号本孺,为东林八君子之一。隆庆五年。刘元珍在无锡城中时朗中巷附近出身。他的父亲虽然历任山阳教谕、绩溪校官等职,但实际上没赚什么钱,所以家境十分贫寒。 七岁的时候,刘元
高攀龙(1562年-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
历史人物 明朝官员、东林八君子之一刘元珍简介,著有 东林习静有感
人物生平初入官场刘元珍,出生于江苏无锡一个贫困家庭。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刘元珍在科举考试中考中进士。一开始被授予南京吏部主事的职位,不久升为南京兵部郎中。后来因为父亲去世就回家丁忧。万历二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