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辽国皇帝亲征宋朝计画被一碗泡饭断送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心静可以生慧,行善方能得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辽国皇帝亲征宋朝计画被一碗泡饭断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辽国皇帝亲征宋朝计画被一碗泡饭断送

公元1041年正月,是一个多事的月份。宋仁宗很烦,跟西夏交兵迟迟看不到捷报;辽兴宗很恼,借机敲宋的竹杠——割地和亲,却得到了三个字「不同意」;李元昊很急,和宋打仗,青盐无法出口,穷得快要当裤衩了。>武侠小说《天龙八部》曾真实地在再现了这个时期的微妙局势,只不过将辽兴宗换成了他的儿子耶律洪基。辽兴宗一旦御驾亲征,宋王朝必将陷入两面作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倒霉蛋儿。实际上,真正使三国走向和解的,并非乔峰乔大侠,而是两位杰出的官员,一个是大宋的外交家富弼,一个是辽国的退休宰相 。>(962-1053),北京宛平人,辽圣宗在位时参加科举,中了状元,出为云州节度使僚属,由于他生性正直诚谨,不喜虚夸矫饰,被长官誉为「一代之宝」,推荐给了辽圣宗。据说辽圣宗先前做过一个梦,梦见有四人侍奉于侧,赐他们食物每人两口,如今正好应验了张俭的名字,于是重用了他。>这个梦很容易让人想起曹操与杨修的「一人一口酥」,不太新鲜。总之,张俭由此扶摇于仕途,没几年工夫,就升任同知枢密院事。1026年,又任南院枢密使(乔峰曾做过南院大王,枢密使是其副手)。辽圣宗去世前,拜张俭为左丞相,封韩王,将太子(辽兴宗)托孤于他。>辽兴宗主政时期,辽王朝可谓「雾霾」重重,世风奢华,吏治腐败,大兴冤狱,剽悍好战,等等(见《辽史》)。作为顾命大臣,张俭面临抉择:是躺在功劳簿上睡觉,任由小 胡来,还是切实地负起责任来?张俭选择了后者。>有一年都城里频发盗窃案,许多达官贵人家里也遭遇窃贼,有司严打,很快抓了八个人,说是案犯。辽兴宗闻报,下令斩首示众。没想到不久之后,却抓到了真正的案犯。这下子朝廷糗大了,原先被冤杀的八个人的亲属开始到处告状伸冤,张俭也多次提出要重新审理,还人家清白,追究当事官员的责任。问题是,最终下达执行死刑命令的是 ,辽兴宗气急败坏:「难道让我给他们偿命吗?」>皇帝固然不能偿命,但张俭想到了折中之法,他说:「既然知道那八个人是冤枉的,对他们的家小就该进行抚恤,大汗不妨多拿出点钱来让人家殓尸下葬,死者入土为安,生者明白了您的恩德,就不会再闹了。」辽兴宗听从了他的建议,用内帑(私房钱)向死者家属赎了罪。>史料里说张俭「服弊袍不易,志敦薄俗」。一个封了王、又被皇帝加尚父衔的当朝宰相,能长期穿破旧的袍子,死磕陋俗,当然是不易的。他与辽兴宗的关系,有点像孔明与刘禅,但其清廉,却胜过孔明,如「食不重味」,即每餐一个菜;如「月俸有余,给亲旧」,是说他家无余财。这在崇尚奢侈华丽的辽王朝官场中,显得格外难得。关于张俭的袍子,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在很长的一些日子里,辽兴宗都感到奇怪,为何尚父(张俭)的袍子那么破?且每次上朝下朝还总是这一件?于是就让内侍暗中用火夹穿个洞做上记号,后来果然证明他从未换过。辽兴宗就问了:「您的工资不够花吗?要不然给您涨涨?」张俭摇头说:「不,我的袍子穿30年了,舍不得换。」>为官者直言进谏的精神是可贵的,但像张俭这种委婉的讽喻,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让皇帝明白「贵人而贱禄,则民兴让」的道理,因此更为可贵。说起来辽兴宗不能算个好皇帝,但在张俭的辅佐下,史家说「裨益为多」,当不是虚妄之语。>1039年,宋仁宗出兵西夏,李元昊因为娶了辽兴宗的一个妹妹,所以请大舅子帮忙。此时辽宋之间已然和平了40年,辽兴宗心里痒痒的,也想乘机跟宋王朝玩点手段,提出对晋阳地区和瓦桥关南十县的领土要求,还希望宋仁宗选一位公主嫁给耶律洪基做老婆。1041年正月,王拱辰(李清照的曾外祖)在宋仁宗的授意下,写了一份措辞强硬的国书答复辽兴宗,大意是:想割地,没门儿;想要钱,可以商量;想和亲,那就不给钱;如果说服李元昊归顺大宋,可以给二十万,否则就只有十万,您瞧着办。>辽兴宗气得够呛,打算御驾亲征,此时张俭已经退休,按惯例,皇帝到臣子家,御膳房得派人先行准备膳食,此举被张俭婉拒,他仅给皇帝准备了一碗葵羹汤饭。葵,即葵菹,古代的一种蔬菜,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菜汤泡饭,辽兴宗居然吃得津津有味。看来大鱼大肉吃多了,换换粗茶淡饭,也是一种享受。饭后,辽兴宗说 如何如何不恭敬,想亲自上前线,张俭说这种事儿找个使者过来问问即可,何必劳驾皇上远征。一碗汤饭,让皇帝心情倍儿爽;一次劝谏,化刀兵于无形。就为官而言,张俭身上的闪光点确乎不少,毕生廉洁自不在话下,能够「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心系社稷,造福百姓,这种实干精神与实干意识,当得起一代贤相之名。

相关参考

一碗泡饭断送辽国皇帝撕毁协议亲征宋朝的计划

公元1041年正月,是一个多事的月份。宋仁宗很烦,跟西夏交兵迟迟看不到捷报;辽兴宗很恼,借机敲宋的竹杠——割地和亲,却得到了三个字“不同意”;李元昊很急,和宋打仗,青盐无法出口,穷得快要当裤衩了。武侠

宋朝并非一直被欺负,这位皇帝御驾亲征打败契丹,还让经济腾飞?

宋朝并非一直被欺负,这位皇帝御驾亲征打败契丹,还让经济腾飞?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为特殊的朝代,因为这个王朝尚文轻武,所以世人对于这个朝代的印象就是软弱无能,其皇帝

契丹大军南下攻宋,宋真宗为何要御驾亲征澶渊,而不南逃

公元1125年,北方的契丹大辽国被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所灭。随后金军南下进攻北宋,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父子。康王赵构侥幸逃脱,跑到南方建立了南宋。实际上,宋朝南迁差一点就提前一百多年出

宋朝历史 盘点古代十大吃货皇帝:赵匡胤、忽必烈均上榜

(以年代为序)1.魏道武帝拓跋入选理由:爱吃羊肉汤一碗羊肉汤成就了毛修之。拓跋跬打败夏国后,擅长烹饪的毛修之被俘。后来他便找时机炖了一碗羊肉汤给尚书崔浩吃。崔浩一尝,认为这是天下第一美味,便把毛修之推

揭秘在小说水浒传中大宋为何要写宋江征辽国

...如梁山这些英雄,最后在招安之后,便被宋朝皇帝远征大辽国。事实上,梁山与辽国风马牛不相及。宋江等人与辽国本没有战事,那么施耐庵先生为何写宋江等人出征辽国。其一,宋江是忠义的代表。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每...

历史人物 火线三兄弟中的高木简介 高木最后是怎么死的

  火线三兄弟高木--日特高课课长,心狠手辣,田家三兄弟的主要对手。>  从日军侵华伊始便来到中国,一开始在上海担任特高课课长,后因细菌计画被宪兵司令山田调来北平。高木一直调查北平日军被杀案件,因此逮

宋朝历史 宋朝辽国西夏谁更厉害

古代的时候,少数民族一直都是中原国家的心腹大患,像汉朝时候的匈奴,汉朝军队和他们断断续续打了几十年,可一直都没能把匈奴消灭,最终还是议和。到了宋朝的时候,辽国和西夏也同时崛起,形成了三股势力。撇开宋朝

历史人物 宋真宗与澶渊之盟 御驾亲征的大宋皇帝宋真宗

  与:,指北宋与辽朝(契丹)之间订立的和约。在澶渊之盟之后,辽还进一步提高了对宋朝上缴岁币的要求史称「重熙增币」。>  景德元年(1004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

历史人物 宋真宗赵恒简介 守成可称道 亦做过不少荒唐事

  赵恒(968-1022),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997年继位,1022年驾崩,享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辽国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距

在苗年的时候苗族人都习惯吃些啥 苗族饮食

春节是苗族最大的节日,除夕晚祭祖前要先用一碗饭喂狗。吃饭时不能用汤泡饭吃,认为这样来年会遭水灾。正月十五又称猪头节,杀年猪留下的猪头这时吃。八月尝新米节。山区风多易发生火灾,每年夏季过“砍火星节”。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