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揭秘三国史上曹操为什么称赞刘备
Posted 公孙
篇首语:进学致和,行方思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揭秘三国史上曹操为什么称赞刘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揭秘三国史上曹操为什么称赞刘备
导读: 「投奔」 后, 表 「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见《 志·先主传》),礼遇够隆重的了。一次曹操请刘备喝酒,乘酒兴横发议论,指著自己和刘备说道:「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本初(袁绍表字)之徒,不足数也。」平平淡淡的一句「赞扬」,竟惊得刘备连汤匙、筷子都掉在地上,留下迅雷不及掩耳的 典故。(见《 志·先主传》)刘备无愧是韬晦高手,镇定后掩饰地说道:「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于此也!」(见《华阳国志》)人们记得这个 ,却很少追究曹操为什么如此赞扬刘备。> 这得从刘备的起家说起。前期的刘备没有政治军事资本,不可能割据独立,参与到镇压黄巾军起义项列,分得过安喜县公安局长、下密县的副县长等一杯残羹,可惜屁股底下的椅子还没有暖热,就被东汉王朝按规定加以免除。野心勃勃不甘寂寞的刘备认识到此路不通,只得托」投奔「之名求得发展。第一次「投奔」公孙瓒,获得了别部司马,代理平原县令,之后升任平原相(见《 志·先主传》)等职务。跟随田楷前往徐州救援陶谦,出发时刘备仅有千余人马,临时又裹胁了几千饥民,陶谦拨给他四千人马,刘备立即脱离田楷归顺陶谦,陶谦为刘备讨来豫州刺史的职务,并有了下邳一地得以立足,这是刘备的第二次「投奔」。陶谦死,刘备依陶谦遗嘱担任徐州牧,一夜间成为雄踞一方的军阀。刘备同袁术之间的争夺战爆发。吕布由曹豹作内应夺取徐州,刘备从前线撤退,然袁术穷追不舍,在下邳又吃败仗,所率军队也溃散了。收拢残部后同袁术再战,仍吃了败仗。为避免腹背受敌,只得与吕布谈判,决定「投奔」在吕布麾下,这是第三次「投奔」。他屈身于掠夺者膝下后收整旧部,有了一万余人马,东山再起的意图有了实现的可能。刘备东山再起的意图被发觉,刘、吕之间的战争再度爆发,处于劣势的刘备难赢得胜利,于是又「投奔」曹操,这是他的第四次「投奔」。> 在刘备的协助下,曹操亲率大军分进合围,演出白门楼斩吕布一幕。班师后,曹操表刘备「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见《三国志·先主传》),礼遇够隆重的了。公孙瓒、田楷、吕布等上当受骗的历史,为当时社会提供了认识刘备的机会。曹操识人善察,对刘备投奔名下韬光养晦的故伎重演有所提防,所以把刘备豢养起来不使外任,并上演煮酒论英雄一幕。后世都知道刘备因心怀鬼胎,所以震惊,却不曾猜度曹操此番「赞扬」的用意。> 曹操将刘备与自己相提并论,当然不是赞扬对方的文韬武略,更不是实力,若论这三样,刘备是猪八戒背稻草——要人没人,要行囊没有行囊。刘备当然也不是一无可取,他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善于笼络部下,故而能得其死力的本领,在当时乃至历史上,都不可多得,这是有作为的政治家必不可缺的素质。曹操把袁绍不放在眼中而高看刘备,只是指以上两点。恰巧,这为其他政治家和实力派忌讳莫深和难以容忍!对部下如此评论,与其说是在称赞,莫如说为著点破野心让其收敛更为恰当。「说破的鬼不拿人」,曹操在警告刘备收敛野心,别另有图谋。> 曹操敲山震虎的「赞扬」,加速了刘备的反叛步伐。韬光养晦的伎俩既被识破,图谋发展的机会就已渺茫,而且危险会与日俱增!在此之前,董承曾联络刘备谋杀曹操,刘备既没有答应,也不行举报,他是脚踩两只船。如今既已被识破,刘备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遂与董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欲杀害曹操。董承案发伏诛时,刘备虽侥幸不被牵连,但已成惊弓之鸟,希望能迅速舍曹操他去,只可惜难有机会。> 官渡之战还在激烈的进行,曹操以小击大,兵力本已捉襟见肘,又逢袁术在扬州称帝活动逐渐破产,四顾茫然中投奔袁绍,并率兵从下邳经过。为避免两支敌军会合后势力陡增,曹操派刘备和朱灵、路招率兵拦截。这次派遣违背曹操的初衷,他本想以优厚待遇留刘备于身边,一方面消磨其意志,一方面利用其控制的力量。不承想仓促中做出轻率决定,也许是无将可派,也许是事出骤然造成的直线思维,因之未顾及其他。等到程昱、郭嘉听到派遣刘备的消息,对曹操说:「刘备不可纵」时候,曹操已追悔莫及(见《三国志·武帝纪》)。刘备乘机从曹营逃出,同煮酒论英雄有莫大关系。>相关参考
公元196年,曹操把汉献帝迎接到了自己的许都。既然皇帝已经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凡事自然就由曹操说了算。于是,曹操首先加封自己为大将军,封武平侯,然后率领大军把盘踞在洛阳附近的军阀杨奉给消灭掉。本来,
中国东汉建安十六年(211),曹操为夺取关中,于渭水以南地区击败马超、韩遂等军的作战。赤壁之战后,曹操南下受阻,转而向西发展。十六年三月,马超、韩遂等得知曹操欲西进关中,即合兵10万,共同拒曹。曹操先
中国东汉建安十六年(211),曹操为夺取关中,于渭水以南地区击败马超、韩遂等军的作战。赤壁之战后,曹操南下受阻,转而向西发展。十六年三月,马超、韩遂等得知曹操欲西进关中,即合兵10万,共同拒曹。曹操先
导读:《三国演义》里有一段曹操刺杀董卓的故事,当时董卓弄权,司徒王允召集一班老臣在那里哭泣,忽然曹操抚掌大笑说:“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王允问他不思报国为何反笑?操曰:“吾非
曹操是个爱才的人,他提倡唯才是举,凡是有本领的人,曹操都希望为我所用。正因为如此,曹操才很赏识那些忠贞之士。比如关羽,曹操觉得此人忠义,便格外器重,尽管关云长还是千里走单骑,可天下人对曹操的赞誉却始终
公元196年,曹操把汉献帝迎接到了自己的许都。既然皇帝已经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凡事自然就由曹操说了算。于是,曹操首先加封自己为大将军,封武平侯,然后率领大军把盘踞在洛阳附近的军阀杨奉给消灭掉。本来,
本姓夏侯,父嵩为中常侍曹腾养子。尝意其富贵之极,何不复姓?后见一书云:当时有以谶纬进者,云古者名官职不言曹,自汉以来始名官尽言曹也,至吏亦言属曹,卒言侍曹,此非天意乎?操遂不复姓。此或实事。——《曹操
曹操这个人做人很大气,也很有政治魄力。一生提倡唯才是举,又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好多读书人和武将以来曹营为荣耀的事,不过刘备手下的人马很少被劝降的。比如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曹操为何无法收降?其一,刘
导读:读过《三国志》的人,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三国时魏国的奠基人曹操设置的“校事”,就是一个类似明朝东西厂的特务机构。世人皆知,曹操疑心病特重,对谁也不放心。几年前,电影《锦衣卫》播出后,身边许多
导读:读过《三国志》的人,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三国时魏国的奠基人设置的「校事」,就是一个类似明朝东西厂的机构。世人皆知,疑心病特重,对谁也不放心。> 几年前,电影《锦衣卫》播出后,身边许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