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上曹操为何把大将军之位让给袁绍

Posted 大将军

篇首语: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史上曹操为何把大将军之位让给袁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三国史上曹操为何把大将军之位让给袁绍

2、三国史上曹操为何最佩服最惋惜袁绍的谋士沮授

三国史上曹操为何把大将军之位让给袁绍

公元196年,曹操把汉献帝迎接到了自己的许都。既然皇帝已经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凡事自然就由曹操说了算。于是,曹操首先加封自己为大将军,封武平侯,然后率领大军把盘踞在洛阳附近的军阀杨奉给消灭掉。本来,汉献帝是在杨奉、董承手上,杨奉手中兵马众多,战斗力强劲,是曹操的劲敌,可是曹操用董昭计策,以两封书信骗取了杨奉的信任,假意说把汉献帝移到鲁阳地区,既依然呆在杨奉的势力范围,又和许都靠近,方便运输粮草。杨奉自以为和曹操关系已经很铁,又贪图曹操给的许多粮食,就答应了。没想到曹操转身就把汉献帝带到了许都,杨奉率兵去追,可扑了个空。

三个月后,曹操在许都已经部署妥当,于是率军进攻杨奉。杨奉军队缺粮几个月,就算再能打,面对红光满面精力饱满的曹操军团也只能望风而逃。曹操扫除了洛阳的军阀,在许都相对稳定了下来。一旦屁股坐稳了,曹操就开始有点躁动了。曹操假借汉献帝的名义,下了一道圣旨给袁绍,痛骂袁绍:“地多兵广,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但擅相讨伐。”曹操说袁绍地盘是很大,兵马是很多,可是对朝廷对皇帝没一点忠心,整天考虑的就是自己抢地盘。曹操说的是真话,可是说真话往往没有好下场。不久,曹操就为自己说了这句真话而付出了代价。

本来,曹操是不敢如此牛皮哄哄的。前两年,曹操还不过是一个东郡太守,要不是当时的兖州刺史刘岱去世,空出了位置,要不是当时兖州的名流陈宫和曹操的老哥们鲍信出面,力挺曹操,曹操不可能得到兖州刺史的位子。做上刺史位子之后,曹操借口陶谦杀掉自己的父亲,征讨徐州取得大胜。可是转过身来被吕布袭取了大部分领土,一时之间存亡未卜,曹操非常狼狈。幸亏荀和程昱等人苦苦支撑,又重新夺回了兖州。

在去年(195年)曹操自封为兖州牧。曹操这人天生就是那种阎王脾气,越是经历敲打,确实身体结实。吕布被驱逐出兖州后,曹操的胆量更大了。加上又有郭嘉、荀攸等等第一流的谋士前来相助,曹操更是自信满满。其实,当时曹操的力量和局势远远不如北方的袁绍。袁绍在公元191年从冀州刺史韩馥的手上夺取了冀州,然后自封为冀州牧,并且以冀州为依托,向周围的并州、青州、幽州进军。当时,除了幽州和青州一部分在公孙瓒的手上,袁绍已经拥有接近三州的领土。而幽州的公孙瓒经历了多次战败之后,早就没有了和袁绍抗衡的斗志,龟缩在自己建造的堡垒当中,和妇人为伍。而袁绍也雄心勃勃,一心想要一统北方,建立属于自己的霸权。

于是,接到曹操这道圣旨,袁绍大怒,说:“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今乃挟天子以令我乎!”袁绍说曹操那小子几次就要死了,不是我救他,他有今天!现在竟然挟持天子命令我,位置在我的上面!当时袁绍的职位是太尉,拜邺城侯,在汉代,大将军位在太尉之上,袁绍怎么能够从来就是自己小弟的曹操爬到自己的头上呢?于是袁绍上表,拒绝这个任命。如果曹操够牛的话,那袁绍你不当就别当,再拽就派兵马铲平了你。可惜,曹操没有那么牛。曹操这个人,高兴的时候得意,但是却很知道收敛,并不是那种得意忘形的人。既然袁绍如此生气,那么你进我退,就把自己的大将军的位子让给了袁绍。

确实,曹操当时只有兖州一块地盘,并且兖州经历了黄巾之乱,经历了吕布之乱,早就残破不堪,虽然曹操多次下达屯田令,可是恢复经济并非一时可以达成。现在的曹操,实力根本没有办法和袁绍抗衡,于是曹操原则了隐忍。这一忍就是几年。不当大将军了,曹操改任自己为司空,兼任车骑将军。当时朝中三公为司徒、司空、太尉,前不久汉献帝手下的那批三公早就全部下岗,就算是让袁绍继续大将军兼任太尉,可是司徒还没有人选。为何曹操不当首席执行官,却要当负责司法的司空呢?因为曹操把自己的大部分的经历还要放在军事上,朝廷的日常事务只能由其他人来打理。挂个三公的虚名,还是做自己的兖州牧最为实在。袁绍的羞辱让曹操意思到了自己的弱小,要想真正和袁绍叫板,就必须继续壮大。可是向北发展暂时不可能,于是曹操把目光转向徐州的吕布和刘备。

三国史上曹操为何最佩服最惋惜袁绍的谋士沮授

曹操是个爱才的人,他提倡唯才是举,凡是有本领的人,曹操都希望为我所用。正因为如此,曹操才很赏识那些忠贞之士。比如关羽,曹操觉得此人忠义,便格外器重,尽管关云长还是千里走单骑,可天下人对曹操的赞誉却始终如一。曹操手下好多谋士,都是从敌对势力投诚过来的,比如徐晃、张辽,甚至得力谋士郭嘉、贾诩、许攸等,可见曹操的人格魅力。不过对于坚决不投降的人,曹操如果认为他是个人才,便极力的邀请,实在不愿意为我所用,曹操深感惋惜。据史料记载,曹操最佩服的袁绍的谋士沮授。

作为谋士,沮授无疑是袁绍手下颇为高瞻远瞩的一位,曾经为袁绍提出了好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在袁绍军溃败的时候被曹军捉住,宁死不屈。其一,沮授是个好谋士,他多谋善断。当年袁绍占领冀州的时候,沮授归袁绍,并进献大计:占领冀、青、幽、并四州,集合英雄豪杰的才能和大批军队,并且迎接在长安的汉献帝至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只需数年就能平定天下。袁绍听后大为欢喜,立刻表沮授为监军、奋威将军。可见沮授为袁绍定下了长远大计。尤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更是一条妙计,奈何近视的袁绍对汉献帝心存疑虑,只想另立新君作罢。

其二,沮授有强烈的预感性,他看到袁绍不得人心,知道袁绍必败。当时袁绍军队多,曹操人少,大家都以为曹操必败,可沮授却说:“以曹兖州之明略,又挟天子以为资,我虽克公孙,实疲弊,而将骄主横,军之破败,在此举也。扬雄有言,‘六国蚩蚩,为嬴弱姬’,今之谓也。”大意说:曹操这个人处事公允,且聪明睿智,又挟持天子作为资本,我们虽然打败了公孙瓒,可是主将骄横,军心浮动,这样很难取胜。杨雄说:六国虽然地盘很大,可最终被秦国灭掉,今天就是这个样子。于是集合宗族,大散其财并说:“袁绍在的时候我们的威风八面,如今袁绍快要灭掉,我们也就威风扫地,太可悲了!”

其三,沮授作坚决的斗争。直到战争快要见输赢的时候,沮授仍然向袁绍提意见,古人说“疾风知劲草,板荡显忠臣”,沮授就是这个样子,虽然他知道自己肯定会失败,可是仍然不松劲,不泄气。袁绍渡河后,驻屯延津南,遣刘备、文丑向曹军挑战,曹操领军击破,文丑更被曹军击杀,震撼袁绍军。后曹操回到官渡,沮授向袁绍说:“北兵数众而果劲不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于急战,北利在于缓搏。直徐持久,旷以日月。”建议以持久战消耗曹军,但袁绍又不听从。后袁绍攻曹操,初战胜,起高楼射箭入曹营,但后为曹军发石车击破。后来曹军击破袁绍运输队,袁绍于是命淳于琼领军带领运输车,据守乌巢。沮授又建议派遣蒋奇护送,以防止曹军攻击,但袁绍又不从。后乌巢被曹军击破,袁绍将领高览及张A又降曹,令袁军大乱,溃不成军,袁绍于是撤退。

其四,宁死不投降。沮授和曹操早先就认识,可能还曾有过惺惺相惜的情结,但所谓各为其主,古人重视气节与风骨,沮授选择了从一而终的信念。沮授被俘,被押见曹操,沮授坚决不降,曹操见沮授不肯加入他的阵营,感到可惜,叹若早点认识沮授,那天下现在应该大定了。沮授虽不降,但仍获曹操厚待,可是,后来沮授密谋逃回袁绍阵营,事败被杀。处死沮授前,曹操感慨道: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看来对沮授不只是可惜,更有一番相见甚晚的味道。

相关参考

袁绍为何不听取田丰的建议

袁绍是三国时期的霸主,当时和曹操对峙,一时间曹操还不是袁绍的对手,曹操挟持汉献帝,曾拜大将军,封袁绍为太尉。袁绍不同意,曹操就把大将军的职务让给袁绍,曹操知道袁绍不好对付。曹操攻打刘备,因为当时刘备占

韩馥把冀州让给袁绍 三国三大引狼入室事件

...慎,联合就可能变成了引狼入室。本期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国时期这种由“借力”而引发的引狼入室事件。一、韩馥让冀州给袁绍在讨伐董卓的联军当中,冀州牧韩馥也是其中之一,大家公推袁绍为盟主,袁绍自称为车骑将军。...

韩馥把冀州让给袁绍 三国三大引狼入室事件

...慎,联合就可能变成了引狼入室。本期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国时期这种由“借力”而引发的引狼入室事件。一、韩馥让冀州给袁绍在讨伐董卓的联军当中,冀州牧韩馥也是其中之一,大家公推袁绍为盟主,袁绍自称为车骑将军。...

三国史上曹操刺杀董卓竟只是一个嫁接的传奇

导读:《三国演义》里有一段曹操刺杀董卓的故事,当时董卓弄权,司徒王允召集一班老臣在那里哭泣,忽然曹操抚掌大笑说:“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王允问他不思报国为何反笑?操曰:“吾非

三国历史上曹操时代曹魏第一名将是谁

曹操身边谋臣如云,良将如林,文有荀、郭嘉、贾诩之辈,武有许褚、典韦、夏侯兄弟等。曹仁似乎并没有多少战绩。其实,曹仁不仅作战勇猛,而且是统帅之才,绝对算得上曹操时代第一名将。眼光谋略太祖与袁绍久相持於官

三国历史上曹操为何无法收降刘备的部将

曹操这个人做人很大气,也很有政治魄力。一生提倡唯才是举,又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好多读书人和武将以来曹营为荣耀的事,不过刘备手下的人马很少被劝降的。比如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曹操为何无法收降?其一,刘

三国历史上曹操为何特别信任任典韦和许褚

熟读《三国》的都知道,若论个人单兵作战能力,典韦和许褚在曹军众将中,该是居于前两位的,但是,他们都不属于所谓“五子良将”,在《三国志》中没有和张辽、乐进、于禁、张A、徐晃同列一卷,因为他们指挥千军万马

刘表为何不趁机北伐? 三国袁绍曹操相争之时

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汉鲁恭王刘余之后,东汉末年名士,汉末群雄之一。他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为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出

三国二十四名将――文丑人物生平,袁绍帐下的大将

颜良是东汉末期袁绍部下的武将。有威名。颜良与文丑一起作为袁绍军队的勇将而闻名,孔融以颜良、文丑作为袁绍军队的武将代表劝谏曹操小心他们。建安五年(200年),袁绍出兵攻打曹操。曹、袁两军初战白马,曹操使

三国历史上曹操亲手授予“光荣之家”的人是谁

导读:魏蜀吴三国魏最强盛,曹操自称“雄兵百万”“战将千员”攻城掠地势如破竹,文有程昱、荀攸、郭嘉,武有张辽、曹仁、徐晃,这些一等一的文臣武将为曹操兼并各地建立了不朽功勋,其中功勋卓著者被加官进爵、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