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抗战老兵成甲子的风雨人生

Posted 甲子

篇首语: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抗战老兵成甲子的风雨人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抗战老兵成甲子的风雨人生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说起历史,说起经历,那些当年参加抗战的老兵比谁都清楚,比谁都记忆深刻。在卢沟桥事变七十七周年之际,我们采访了一位当年参加抗日战争的老兵,他的讲述让我们重新回味了那段中华民族不曾忘记的岁月。>  家住彬县城关镇西街平林路西一巷的成甲子老人,出生于1922年,曾是国民革命军第38军35师特务连的一名战士,参加了中条山战役、六六战役,后转战河南灵宝与日军血战,抗日战争结束第二年回家,以卖小吃为生。>  经过四处打听,我们在平林路西一巷找到了成甲子老人,老人已经90多岁,但身体依然硬朗,耳聪目明,当我们说明来意之后,他便和蔼地对我们侃侃而谈,流利的话语,超强的记忆能力,让人十分叹服。>他是抗战英雄>  老人告诉我们,在他年轻的时候,被拉壮丁而参军,当时被编入了国民革命军第38军35师特务连,当时的军长是赵寿山。抗日战争开始后,他们就全身投入了战斗,在中条山战役和六六战役中,38军奋勇抗敌,浴血杀敌,日军从山西一度打入河南,又被他们打了回去。>  「在38军抗战的时候,我们35师表现得最为勇猛,总是冲在战斗的最前面,当时35师里的战士大部分都是陕西人,后来就有了陕西『愣娃』的称号。」成甲子老人津津乐道地说著。>  老人告诉我们,第一次上战场,许多人都会害怕,但有了经验后就不怕了,反而恋上了打仗,觉得打仗特别过瘾。当时他的腰带上总是挂著大刀和手枪,当时的军令是:「枪是第一生命,身体是第二生命,丢了性命也不能丢枪。」>  除过睡觉的时候可以把枪取下来放在床头,平时不管吃饭、上厕所枪都不离身,由于多年的习惯,老人的腰上都留下了手枪摩擦的痕迹。>  那时候,战争一旦开始就是好几天,这期间根本顾不上吃饭,所以打仗之前,所有战士都会尽可能多的携带食物,有些人的碗筷和餐具被炮弹炸飞了,没啥打饭,情急之下就拿尿盆当饭碗。>  「拿尿盆当饭碗?」我们疑惑地看着老人。>  「是啊,当时一些人没有了碗筷,开饭了,没啥打饭,明知道一些盆子是尿盆,还是毫无顾忌地拿起来打饭......」这是老人记忆尤为深刻的细节。>  打仗期间,经常要携带食物,那时候能携带的主要食物就是饼乾,吃得最多的也是饼乾,如今老人再也不吃饼干了,那时的饼干彻底将他「吃伤」了。>  抗战的时候,成甲子老人的枪法特别准,是三十八军特务连的神枪手。老人说在他小的时候,他就喜欢和同伴们扔石子打仗,这可能和他成为神枪手有些内在联系。>  经过抗战的洗礼,老人的性格变得格外坚强。文革中,造反派开批判大会,准备将他带到会场进行批判,可是他抗日有功,务农无罪,为啥要批判?当时,他就和造反派对着干,用脚把会议桌踢翻,扬长而去。造反派不甘心,一帮人来他家闹事,他手提菜刀,夺门而去,将造反派吓得四散而去。>  由于长期的军事训练,使成甲子老人练就了一副好身骨,一辈子他很少生病,即使生病了不吃药也会痊愈。每当他生病的时候,家人给他买药让他吃,他总是趁他们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将药扔掉,家人也是无计可施。老人的肠胃特别好,经常半夜起来吃饭,有时候他的饭量比壮年人还大。>希望台湾早日回归>  抗战结束,成甲子回家后,许多人曾经找他去做官,由于识字不多,加上老人性格比较耿直,他谢绝了所有来访者。生活中的成甲子,思想灵活,性格很是乐观,对钱财看得很淡,当谈到当今社会时,当涉及一些落马高官时,老人总会说:「钱就是个催命鬼。」这句话意味深远,富含哲理,也充分表露了老人淡泊名利的乐观心态。>  成甲子是个耿直的人,他坚持原则,从不爱钱。有一回,他在大街上,被一个骑单车的年轻人撞到,当时年轻人被吓坏了,他以为成甲子老人会向他索赔,可没想到老人在地上缓了一阵,就站了起来,拍干净衣服上的尘土后对年轻人说:「我没事,你以后骑单车一定要注意安全。」>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和当下许多老人故意摔倒讹人的事件相比,就能充分体现他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他性格的耿直和思想的高尚。>  「我爷爷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会唱戏,会走柳木腿,你随便点一首戏曲,他都会。五十年代,合作化大生产时,爷爷还烧过砖瓦,他烧得砖瓦不但质量好,而且效率特别高。爷爷还会装单车,速度也特别快,许多人买了单车都来找他装,有时候都要排队,在爷爷的影响下,现在我们全家人都会装单车。」成甲子的孙子成宇凡告诉我们。>  成宇凡说,爷爷平时爱看新闻,特别关心国家大事,一直说共产党的政策好,现在爷爷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看到台湾回归。>      他被收录入《中国抗日老兵颂》>  像成甲子这样的老兵,他们大多十七八岁离家当兵,拼站沙场,许多阵亡埋骨他乡,斑土难寻,荒冢无觅。存活下来的,已经寥寥无几。>  成甲子,原名成飞鹏,又名成名善,由于多次改名和住宅搬迁,许多人早已不知道成甲子抗战英雄的身份,他也就悄无声息地沉寂于茫茫人海中。>  后来,一位武姓亲戚,将其抗战的事情告知了爱国诗人魏有奇,魏有奇又恰巧在寻找散居在陕西境内的抗战老兵,准备为这些老兵写一本诗集,诗集的名字为《中国抗日老兵颂》。>  魏有奇历时两年时间,走访了散居在陕西境内的百余名抗战老兵(包括成甲子),以诗和图片的形式再现了抗战老兵保家卫国的辉煌故事。>  《中国抗日老兵颂》是诗人魏有奇向抗战老兵致敬的一部公益著作,以诗歌的形式收录了陕西一百多位抗战老兵的故事,给老兵带来了很大的精神慰藉。>  在成甲子的家里,我们见到了这本收录有成甲子事迹的爱国诗集,诗集里,这样描写着成甲子:>  彬县硬汉——成甲子>  三十八军特务连,警卫师部守条山。>  辗转灵宝大会战,智擒倭寇虎牢关。>  身怀绝技性好战,突袭擒拿缚海蛮。>  飞步夺刀劈颅断,施枪自如手掌间。>  警护师长作暗探,深入敌营敢为先。>  抗日胜利回故里,尽孝守家耕薄田。>  文革内斗致混乱,神州四处造假冤。>  谁把方桌敢推翻?惟我老兵血性男。>  自卫防身捍真理,对打抗争守尊严。>  批斗会上不示软,围攻武斗挺双肩。>  无愧老兵烈肝胆,英雄对干有远见。>  身洁不与俗尘染,性硬岂同怯夫言。>  敢与造假辩真伪,不怕极左生祸端。>  忠良耿直苍天鉴,民族气节若泰山。>  这首诗,将成甲子的一生总结得十分到位,活灵活现地展示了一位抗战老兵的英勇气势,将其耿直、强硬的性格描写得淋漓尽致。>  我们向老兵致敬,向民族英雄们致敬,愿他们身体健康,愿望成真。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目前北京还有54位抗战老兵历史名人

  抗战老兵102岁老兵韩玉衡离开了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抗战老兵也将会越来越少。他们将带着身上那份抗战的热血,埋入土里。  抗战老兵韩玉衡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海淀医院举行。韩玉衡老人的遗体摆放在告别厅的

历史军事 河南老兵抗战中负伤眼瞎耳聋:现住五六平米车库

河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常州抗战老兵协会会长王昌年的带领下走遍常州为抗战老兵们颁发“民族英雄”奖章。■老兵讲述当年抗战与当下抗日神剧完全两回事令敌寇魂飞丧胆的河南老兵谢玉松生活在武进区。老人在一次战

113岁的抗战活化石 “最老抗战老兵”付心德

2013年10月5日,91岁的抗战老兵盛金云在女儿陪同下,从湖南老家来到云南龙陵县付家老宅,为半个世纪前并肩抗日的战友付心德上了炷香。113岁的付心德是在云南龙陵县自家老宅中安然去世的。在多雨的龙陵,

113岁的抗战活化石 “最老抗战老兵”付心德

2013年10月5日,91岁的抗战老兵盛金云在女儿陪同下,从湖南老家来到云南龙陵县付家老宅,为半个世纪前并肩抗日的战友付心德上了炷香。113岁的付心德是在云南龙陵县自家老宅中安然去世的。在多雨的龙陵,

打鬼子不后悔 110岁抗战老兵的抗日回忆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九一八”事变后弃商从军,到见证日本受降,七十余载过去,如今已110岁高龄的董济民忆起往昔峥嵘岁月,仍因身为“抗战老兵”深感自豪。12月4日,老人寿辰前夕,“互助抗战老兵

国民党抗战老兵服装有讲究 专家上门量身制作

抗战老兵不分国共。法制晚报快讯"9·3"阅兵式上,将首次出现抗战老兵乘车方队。据了解,参加阅兵老兵的制服均为量体裁衣制作,由特派制衣专家登门量尺寸,赶制军装、军帽和军靴。“八路军”军服为灰色,“国民党

一个国军老兵讲述最真实的抗战 别让电影给骗了

“如果要把记得的每一个弟兄怎样殉国写出来,每个人都可以写一个壮烈的故事!”以下就听听这位国军老兵揭秘当时最真实的抗战场景吧......“在战斗的间隙,老兵们都会有一种失落感,大家很少会谈战后做什么之类

历史秘闻 国民党抗战老兵服装有讲究 专家上门量身制作

抗战老兵不分国共。法制晚报快讯"9·3"阅兵式上,将首次出现抗战老兵乘车方队。据了解,参加阅兵老兵的制服均为量体裁衣制作,由特派制衣专家登门量尺寸,赶制军装、军帽和军靴。“八路军”军服为灰色,“国民党

逃出南京 抗战老兵刘保罗

【老兵档案】姓名:刘保罗籍贯:南京出生:1917年事迹:报考黄埔军校,作为机枪连连长英勇抗日,曾几度负伤。70年前,在南京沦陷前夜,他和家人乘坐难民船从南京逃出,为了抗击日寇,他报考了黄埔军校,对日作

倾听烟台94岁抗战老兵的革命心声

大众网·海报新闻烟台12月13日讯(记者张相萍邢莉莎)作为战争年代的幸存者,他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今年已有94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孙佑杰,回想起当年在战场上与战友出生入死、穿行枪林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