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跃驼峰航线 抗战老兵焔传奇故事

Posted

篇首语: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飞跃驼峰航线 抗战老兵焔传奇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飞跃驼峰航线 抗战老兵焔传奇故事

尤广才,男,汉族,1919 年9月3 日出生,山东台儿庄人。黄埔16 期学员。1983 年加入民革,曾任中国驻印军新一军五十师特务连连长。现年95 岁。

我是在孤儿院长大的,我的家就在台儿庄古城关帝庙墙东。这里是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我记得小时候许多乞丐住在这里。我十岁开始上学,小学六年级毕业后进入峄县图书馆当练习生,通过自学阅读了胡适、冯友兰、梁启超的著作,在那个时候接触到了自由民主思想。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我用一架电子管收音机收听南京的中央广播电台,配合宣传抗日,每天晚上十一点,我收听电台记录新闻,第二天一早,再写成大字报,到县城四个城门和街道上张贴。

1938年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系中央军校二分校第16期学员。1941年,任云南第54军特务营排长、连长。部队在滇越边境驻防,防御在越南的日军进犯。1944年4月,所在的50师和14师一起,被编入中国驻印部队,空运入缅甸对日作战,即第二次远征,亲历西保战役、密支那战役,与侵华日寇浴血肉搏。1945年5月,随第50师从缅甸腊戍回国。

在滇缅作战时我是中国驻印军新一军50师师部特务连连长,1944年4月出国,参加对日军的反攻。远征军第一阶段失败的很惨,3个月的时间,饿死很多人,回到国内只剩4万人,10万人中6万人战死、饿死。第二阶段反攻,那是开罗会议决定的,开罗会议决定反攻日本。

我们经驼峰航线到达滇缅,驼峰飞跃那是一段很艰苦的事,身体弱的都禁不住,那时飞机飞的喜马拉雅山的东麓山峰,高达6000多公尺,我那时上飞机以后,直接飞到印度力都平阳机场。下飞机以后,我们首先更换装备和服装,换驻印服装。驻印部队后期补给是英国人负责的,武器军备是美国军方提供的。

然后我们就直接换飞机飞到缅北孟关。孟关是缅北胡康河谷的一个重镇,是中国新22师和新38师打下来的。50师的行军历程我记得沿途很艰苦,爬越高山,马走不上去,绕着走,人爬山,沿途看见美军从山谷摔下来很多马,很多装备。那时对于中国军队来说,枪支是不敢丢的。

50师150团那时大概5月14日秘密集结在密支那西机场,守备的是日本一个大队。当时我的团长叫黄春城,5月14、15日拂晓开始攻击,一个信号,一举把敌人300轰炸完了。

美军空中轰炸之后,我们就一举成功把机场敌人消灭。当日下午美军道格拉斯直升机拖着滑翔机就运来89团和美国一个技术大队,之后把整个机场完全占领。占领机场后敌人才发觉,这时从八莫调来人死守密支那城区。

首先进攻的是150团,进攻火车站,我们也被打死了很多人。我们黄埔16期的两个连长都被打死了,伤亡很重,攻不进去。

当时史迪威很着急,撤换了美军三个指挥官,还是打不进去。最后不得已启用中国指挥官,史迪威不相信中国将军。

潘裕昆和胡素两个师长都去了,潘裕昆对我很关心,培养我,特务连就是师长的近卫军。当时中国军队把密支那城区占领大半,还是攻不进去,最后潘裕昆派了一个敢死队,有100多人,直捣日本人的司令部,才捣毁它。司令部指挥官是少将旅参,裹腹自杀。8月5号,完全占领密支那,占领密支那对于中国打通滇缅公路,打通中印公路起了很大的作用。

密支那战役以后,我们特务连因为没在第一线直接参加战斗,心里头不服气,我心里也不服气,我觉得一个指挥官,要亲自战斗才行。所以,当时连里要我向师长请战,参加下一次战斗,潘裕昆很高兴,答应下一次战斗让我连去参加,这样我就参加了西保战斗。

西保战斗是缅甸最后一战,西保是位于喇树到密支那中间铁路的一个战略要点,日本人在那构筑了很坚固的防御工事,当时潘裕昆把我的连配属到149团第2营,149团长叫罗西筹,二营营长叫张永龄。打西保的时候。我的连是首当其冲,是正面沿道路直攻的。我带领士兵迎着日军从拂晓攻击,一直打到中午, 我自己带着传令兵和号兵一直在第一线指挥战斗。在向前推进的时候被敌人的狙击兵发现了,向我射击,子弹“嗖嗖”的从左右方就来了,结果把号兵打死了,我心里有些惊慌,在身上摸这儿摸那儿,想知道是哪里中弹了。结果还好我没受伤,于是就摸爬滚打地跑到第一线。第一线的排长是邱新江,是华侨,黄埔17期的,他正在跟敌人拼刺刀,阵地杀声震天,我看到就马上把第三排全部喊过来带着人就冲了上去,两个排并力厮杀,敌人最后不支,溃退了,我们一举追击到瑞丽江边。结果把西保市区算是占领了,这一功劳是特务连的,所以后来有个表扬。

当年50师有个陆军表扬,表扬我“特务连连长,忠勇果敢,指挥从容,行动坚决,于3月16日一举攻破敌人坚固阵地后,一举追击敌人数英里 ,使敌人不逞抵抗。”一起表扬的还有邱新江。这个表扬文件至今保存在第二历史档案馆, 是潘裕昆的女婿晏伟权到南京档案馆搜集资料的时候把这个资料给我寄来的,我认为这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纪念,为了国家和民族与日本人直接浴血奋战,这是我最光荣的的事情。

新中国成立后我凭着远征军时的英语底子,成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1992年退休。

相关参考

美军平均每月损失13架飞机 老兵忆“驼峰航线”

由于各种不可抗拒的因素或人为的缘故,与当年远征军相关的各种档案资料要么被销毁,要么分散在世界各地,尤其是缅甸、英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的一些偏僻角落。幸亏,还有一些仍旧活在这世上的“远征军”,

飞机不断掉飞行员不断损失,驼峰航线为何坚持飞

1942年4月驼峰航线在中国和美国政府的共同推动下被开辟,1945年11月,「”驼峰航线”停止运输飞行,整个驼峰航线的开辟和使用才逐步取消,一共持续3年多时间。这是一条为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保障中国战

在抗战历史上鲜为人知的另一支“飞虎队”

在中国,陈纳德的名字和“飞虎队”、“驼峰航线”的故事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而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却是鲜为人知,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内幕呢?根据解密档案的记载和当事人的回忆,估计大体上有以下几个原因:一、由

一个国军老兵讲述最真实的抗战 别让电影给骗了

“如果要把记得的每一个弟兄怎样殉国写出来,每个人都可以写一个壮烈的故事!”以下就听听这位国军老兵揭秘当时最真实的抗战场景吧......“在战斗的间隙,老兵们都会有一种失落感,大家很少会谈战后做什么之类

历史军事 抗战老兵响应国家号召 曾辗转多国学习飞行技术

“真正走近了这些抗日老英雄,听他们诉说过去的故事,才会更加深刻地明白那些抗战老英雄的不容易,才会更加感激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湖州师范学院商学院“寻访红色军魂,传承不屈信仰”团队学生代表赵佳敏如是说到。

历史人物 目前北京还有54位抗战老兵历史名人

  抗战老兵102岁老兵韩玉衡离开了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抗战老兵也将会越来越少。他们将带着身上那份抗战的热血,埋入土里。  抗战老兵韩玉衡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海淀医院举行。韩玉衡老人的遗体摆放在告别厅的

历史军事 被子弹击中险些丧命

  寻访地点:江东档案馆  寻访内容:抗战老兵的抗日故事  讲述人:于文喜,98岁,抗战老兵江东区曙光路23号,98岁的抗战老兵于文喜就住在这里,每日过着平静的生活,看看电视,翻翻报纸,天气好的时候出

历史军事 河南老兵抗战中负伤眼瞎耳聋:现住五六平米车库

河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常州抗战老兵协会会长王昌年的带领下走遍常州为抗战老兵们颁发“民族英雄”奖章。■老兵讲述当年抗战与当下抗日神剧完全两回事令敌寇魂飞丧胆的河南老兵谢玉松生活在武进区。老人在一次战

113岁的抗战活化石 “最老抗战老兵”付心德

2013年10月5日,91岁的抗战老兵盛金云在女儿陪同下,从湖南老家来到云南龙陵县付家老宅,为半个世纪前并肩抗日的战友付心德上了炷香。113岁的付心德是在云南龙陵县自家老宅中安然去世的。在多雨的龙陵,

113岁的抗战活化石 “最老抗战老兵”付心德

2013年10月5日,91岁的抗战老兵盛金云在女儿陪同下,从湖南老家来到云南龙陵县付家老宅,为半个世纪前并肩抗日的战友付心德上了炷香。113岁的付心德是在云南龙陵县自家老宅中安然去世的。在多雨的龙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