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三次被骗不具政治家素质

Posted 清廷

篇首语: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三次被骗不具政治家素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三次被骗不具政治家素质

  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公元1644年4月25日),崇祯皇帝在统御天下十七年之后,自缢身亡。同一天,闯王李自成进入北京。第二天,从关外赶来护驾勤王的 走到山海关之时,得知北京「沦陷」的消息,他便在山海关驻扎下来。他知道,崇祯时代已然是过去式,现在是李自成的「大顺」时代了。>  此时此刻, 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抉择就此来临:他究竟该不该相信李自成。正当吴三桂眉头紧皱之时,李自成的来信到了——劝其归顺大顺政权。可惜,不知是吴三桂对李自成这个示好的「邀请」反应过于迟钝,还是李自成过于急躁,我们只知道,在吴三桂决定与李自成合作,向北京进发的途中,却传来噩耗,身在北京的吴氏一家老小被新政权集体处决。吴三桂感到被欺骗了,怒发冲冠之余,他决定投靠山海关外、近在咫尺的清军。历史的偶然性,让后人唏嘘不已。>  试想,如果吴三桂第一时间主动请求归顺,而不需等著李自成来招安,那么,吴三桂一家老小就可能不会横尸北京街头,他也就没有投靠满清的现实理由了。其次,即便吴三桂稳坐泰山,等著李自成来招安,但如果没有亲人被处决的突发事件,吴三桂也不会投入清军的怀抱。>  可惜,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晚明一百多年以来,皇帝与大臣互不信任,加之后来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与文官东林党人之间你来我往的倾轧,还有文官相互之间的勾心斗角与陷害,使得置身其中的吴三桂没有任何安全感,也不相信任何人,他只能基于切身利益来选择个人的出路和去向。>  吴三桂因家人惨遭不幸才彻底选择了清军。对此,当时清军实际上的领袖——多尔衮,当然是求之不得。可是,吴三桂并非真心投降,他正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他认为,清军即便占领北京,也只会在洗劫金银、美女、牲畜之后,把一座荒凉的北京城还给其原来的主人,然后返回他们的东北老家。>  因为,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绝大多数都是这么干的。而且,清军赶走李自成,占领北京之前,打的是为崇祯帝报仇的旗号。吴三桂有自己的考量,即便投降,也只是权宜之计,目的是借此重掌大权。>  可是,有多大的希望,就有多大的失望。当多尔衮大摇大摆地走进北京城后,他不仅赖著不走,而且还迎来他六岁的侄子——顺治皇帝。1644年正是新一轮甲子的开端,而对吴三桂的精神折磨也达到高潮,他的如意算盘从一开始就落空了。在被李自成骗了一次之后,他强烈地感到自己又被清军所欺骗。但他只能吃哑巴亏。因为多尔衮从来就没有对吴三桂承诺过,他们为崇祯帝报完仇,干掉李自成之后,就会退回关外。>  事已至此,吴三桂把怨愤埋在心底,近三十年后,才发现自己再次被新政权忽悠。清廷早年曾定下游戏规则,吴三桂等南方三个藩王可永为异姓王,可时过境迁,他们反悔,不玩了。>  1673年4月28日,清廷中央政府收到了广州平南王尚可喜的奏章,他主动要求让其子尚之信来继承王位,以此向中央政府宣布王位的可持续性。少年天子康熙断然拒绝。三个多月之后,另外两位藩王耿精忠与吴三桂也效仿了尚可喜,康熙都不答应。这三个汉族藩王深感被骗,遂联合起兵造反。>  四年之后,从云南一路打到湖南的吴三桂正式登基称帝,国号为周,年号为昭武。第二年秋天,吴三桂却在湖南衡阳因疾而亡。不过,他的孙子吴世璠继续战斗,最后在昆明城内自杀。>  如果说当初吴三桂投靠清军,是叛主行为,那么三十年之后他的反清,则成了社会不安定的主要因素。不管是三十年前,还是此刻的康熙朝,吴三桂因屡次被欺骗,总是心有不甘,纠结不已。与其叫他吴三桂,还不如称其为「吴三愚」。>  30年前,吴三桂的徘徊犹豫,使得李自成没有耐心再等待他的归降,造成吴家蒙难,而他只把这个悲剧理解为上了李自成的大当。紧接着,他又被多尔衮所骗。>  30年之后,他再次被清廷所骗,在准备不太充分的情况下,另立炉灶搞分裂,却客死他乡,成为明末清初政界最善变的失败者和悲剧人物。吴三桂终究是一个明朝官员,虽带兵打仗,但还是一介文人和知识分子,不具备政治家与军事统帅的良好素质。>

相关参考

曾做三次抉择皆被骗 吴三桂不具备政治家素质

此时此刻,吴三桂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抉择就此来临:他究竟该不该相信李自成。正当吴三桂眉头紧皱之时,李自成的来信到了——劝其归顺大顺政权。吴三桂终究是一个明朝官员,虽带兵打仗,但还是一介文人和知识分子,不具

曾做三次抉择皆被骗 吴三桂不具备政治家素质

...官员,虽带兵打仗,但还是一介文人和知识分子,不具备政治家与军事统帅的良好素质。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公元1644年4月25日),崇祯皇帝在统御天下十七年之后,自缢身亡。同一天,闯王李自成进入北京。第二天,从关外...

三国历史 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四次被骗

周瑜被他戏弄于股掌之间,鲁肃三番两次的被他“忽悠”,司马懿甚至被他吓破了胆,好像天下人都被他算计了,所有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难怪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他“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有道是

波兰 历史上波兰三次被瓜分是怎么回事?三次瓜分波兰的原因、后果、影响各是什么?

三次瓜分波兰波兰在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族的奴役和侵略。十八世纪后半叶,1772、1793和1795年,波兰三次被沙皇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给波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瓜分前的波兰波兰于公元十世纪形成封

历史百科 世界近代史··波兰三次被瓜分和复国

世界近代史··波兰三次被瓜分和复国10世纪时波兰人在东欧建立起斯拉夫人的封建国家。18世纪前曾是东欧一个强国。18世纪后国家衰落,为欧洲军事强国所瓜分。1772年第一次瓜分时,俄国获得今白俄罗斯地区的

历史上波兰三次被瓜分是怎么回事

瓜分波兰,是指列强瓜分波兰的事件,从17世纪开始,波兰开始走向衰落,而在18世纪时,波兰的领土开始遭到普鲁士、奥地利(当时为哈布斯堡家族统治)和俄罗斯三个邻近国家的瓜分,此分割一共分成三个阶段进行,而

历史人物 吕布仅跳槽三次被骂三姓家奴

  有人以为刘备曾经「十易其主」,挑出名的来说,先后追随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人。但是,却很少有人抨击刘备为什么什么家奴,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两次跳槽,前任领导都被其祸害而死。> 

还享受一个特殊待遇 慈禧死后不仅三次被入殓

孙殿英盗墓的行为99是不对的,不管慈禧做过什么,正所谓两眼一闭,是好是歹也就一了百了。但孙殿英盗墓也有1正确的地方,那就是,可以让文物管理部门,了解慈禧陵墓的建筑特点,为最终清东陵景区慈禧墓向游人开放

历史军事 七年战争的揭幕之战

洛林亲王卡尔率领4万大军,信心满满的前去找腓特烈复仇,战略上成功的突袭了普军,但是怎奈战术和军队素质的不济,再一次被腓特烈的2万余普军击败。三次败在腓特烈手下,不知道我们的卡尔亲王殿下到底是服了还是不

他是南宋最可惜的文武全才,先后三次被贬职,64岁作词支援北伐

在南宋「”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像这样文武全才的人物少之又少,但是有这么一个人?大家一定很陌生,能写一手好词,还能带兵打仗。他就是辛弃疾。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辛弃疾回归南方,但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