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南宋最可惜的文武全才,先后三次被贬职,64岁作词支援北伐

Posted 壮志

篇首语: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他是南宋最可惜的文武全才,先后三次被贬职,64岁作词支援北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他是南宋最可惜的文武全才,先后三次被贬职,64岁作词支援北伐

在南宋「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像这样文武全才的人物少之又少,但是有这么一个人?大家一定很陌生,能写一手好词,还能带兵打仗。他就是辛弃疾。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辛弃疾回归南方,但是他的心还念着北方的战场,满怀豪情壮志,一心要带领宋军北伐。他并不了解苟且偷生的臣僚,也不了解墨守陈规的官场,他上书言事,分析敌我形势,其中就有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可惜这些奏书虽广为传诵,却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反而遭到主和派的排挤。 辛弃疾先后被派到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这些地方虽然重要,却已远离战场。在任上,辛弃疾采取措施,安定民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并于淳熙七年(1180)创置湖南飞虎军。虽然政绩显著,却与他抗金北伐的初衷背道而驰,随着岁月的流驰,辛弃疾的内心备受压抑的痛苦,发出壮志难酬的悲鸣。 辛弃疾豪迈倔强的个性和对抗金的热情,使他成了南宋朝廷的异类。淳熙八年(1181)的冬天,辛弃疾被免职,从此隐居泉林。 此后的20年里,正值壮年的辛弃疾在上饶、铅山消磨岁月。乡间的生活闲适优雅,辛弃疾与朱熹等文人士子纵情山水、饮酒赋诗。但是,表面的澹泊宁静不能掩盖心中激荡的豪情,心中难以言表的仍是恢复失地的壮志,只有借笔诗词才能抒发爱国忧民之情。 辛弃疾晚年,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64岁的辛弃疾被重新起用,年迈的词人精神为之一振,作词支援北伐。可惜,昙花一现之后,北伐失败,辛弃疾再遭免职。 开禧三年(1207)九月初十,热血男儿辛弃疾带着山河破碎的悲哀和壮志成空的愤慨溘然长逝。 参考文献:《宋史》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洪学智为什么先后两次被授予上将

东北野战军后来成为四野,这支部队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是非常有名气的,不论讲述任何战事,我们都绕不开四野,四野是我军的第一主力,四野的指挥官林彪,黄埔军校出身,他是个战争天才,但是打战不是一个人打,而是所

波兰 历史上波兰三次被瓜分是怎么回事?三次瓜分波兰的原因、后果、影响各是什么?

三次瓜分波兰波兰在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族的奴役和侵略。十八世纪后半叶,1772、1793和1795年,波兰三次被沙皇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给波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瓜分前的波兰波兰于公元十世纪形成封

历史百科 世界近代史··波兰三次被瓜分和复国

世界近代史··波兰三次被瓜分和复国10世纪时波兰人在东欧建立起斯拉夫人的封建国家。18世纪前曾是东欧一个强国。18世纪后国家衰落,为欧洲军事强国所瓜分。1772年第一次瓜分时,俄国获得今白俄罗斯地区的

历史上波兰三次被瓜分是怎么回事

瓜分波兰,是指列强瓜分波兰的事件,从17世纪开始,波兰开始走向衰落,而在18世纪时,波兰的领土开始遭到普鲁士、奥地利(当时为哈布斯堡家族统治)和俄罗斯三个邻近国家的瓜分,此分割一共分成三个阶段进行,而

历史人物 三次被骗不具政治家素质

  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公元1644年4月25日),崇祯皇帝在统御天下十七年之后,自缢身亡。同一天,闯王李自成进入北京。第二天,从关外赶来护驾勤王的走到山海关之时,得知北京「沦陷」的消息,他便在山

还享受一个特殊待遇 慈禧死后不仅三次被入殓

孙殿英盗墓的行为99是不对的,不管慈禧做过什么,正所谓两眼一闭,是好是歹也就一了百了。但孙殿英盗墓也有1正确的地方,那就是,可以让文物管理部门,了解慈禧陵墓的建筑特点,为最终清东陵景区慈禧墓向游人开放

一根線能劈64股,17年只繡一幅作品,他是杭州唯一男工繡傳人

中國刺繡,蜚聲中外蘇、湘、蜀、粵四大名繡更可謂是婦孺皆知然而還有一種刺繡融合四大名繡之長,卻鮮為人知它就是杭繡南宋之初杭繡最精華的“金銀彩繡”曾為皇家壟斷因此也稱“宮廷繡”,“南宮繡”當時的刺繡藝人多

历史人物 三次被骗的吴三桂缺乏政治家素质

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公元1644年4月25日),崇祯皇帝在统御天下十七年之后,自缢身亡。同一天,闯王李自成进入北京。第二天,从关外赶来护驾勤王的走到山海关之时,得知北京「沦陷」的消息,他便在山海关

历史秘闻 一根線能劈64股,17年只繡一幅作品,他是杭州唯一男工繡傳人

中國刺繡,蜚聲中外蘇、湘、蜀、粵四大名繡更可謂是婦孺皆知然而還有一種刺繡融合四大名繡之長,卻鮮為人知它就是杭繡南宋之初杭繡最精華的“金銀彩繡”曾為皇家壟斷因此也稱“宮廷繡”,“南宮繡”當時的刺繡藝人多

抗蒙将领杜杲的发明创造有哪些?他是全才吗

杜杲简介描述了南宋抗蒙将领杜杲一生的大概。1173年,杜杲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嘉定年间以荫补入仕,后来被派上沙场抗敌,他英勇善战,屡立奇功。在担任地方知县时,他的作为也创得政绩。杜杲简介从他的父亲杜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