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为什么瑞士长矛兵能够威震欧洲
Posted 方阵
篇首语:爱情不是终点,陪伴才是归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为什么瑞士长矛兵能够威震欧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为什么瑞士长矛兵能够威震欧洲
迄今为止,历史上最著名的佣兵之一,瑞士政府组织的雇佣军。瑞士雇佣军以特有的长枪方阵著称,而在欧洲的冷兵器中,长枪与长矛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所以,瑞士长矛兵往往成了瑞士雇佣军的代名词。
14世纪早期可以被称为瑞士的不过是阿尔卑斯以北,苏黎世湖以南的森林四州即施维茨同盟,周边一些山地部落都依附于巴伐利亚或哈布斯堡。 就在这样一个狭小、偏僻的山地林间,在那个时代却崛起了一支后来蜚声世界、震惊整个欧洲的雇佣兵武装,即瑞士长枪兵。
网络配图
那个时代,欧洲雇佣军中最吃香的是瑞士雇佣军。当时的许多瑞士平民因经济贫乏,只得靠军事技术维生,谁给钱为谁服务。欧洲的雇佣军不止是瑞士人,欧洲最著名的三大佣兵团分别是高地佣兵团、神圣罗马帝国佣兵团和地中海佣兵团。但瑞士人是极其独具一格的。首先,战争对他们来说,只是一门国家的企业。签订契约的权力握在某个拥有大炮的权威人士手中,雇佣兵的挑选也由他来决定。打仗的时候,雇佣军内实行的是类似行业公会里吵吵闹闹的民主。
从14世纪上半叶开始,随着瑞士反抗奥地利公爵的统治,争取自身独立斗争的发展,它象英国发展长弓那样,把长矛变成了一种具有民族特点的兵器。在技术熟练的英国士兵手中,长弓的命中率大大高于十字弓。它显得更轻便、更容易掌握,适用于散兵射击或齐射。就当时来说,它是战场上最有效和用途最广的单兵武器。当然长弓跟长矛有着很大的区别。长弓基本上是一种单兵使用的武器,弓箭兵的技术也就是一种单兵技术。
而瑞士长矛兵则与此不同,他手执长而不灵便的长矛,一旦离开了他的队列,则既无用武之地,又会变得孤立无援。跟英国弓箭手一样,瑞士长矛兵从小就开始技术训练,目的是要使他成为方阵中一名动作熟练而称职的士兵。这样一支军队的创建,并不是哪一个非凡天才的杰作,这一点是很有意义的。
瑞士长矛兵都是些体格强壮的山民(自治市的公民或庄稼人),他们均属自由民。在瑞士方阵大发展的初期,他们出于反抗外来侵略,保卫自己小国(或州县)的爱国心而操戈从军。当时方阵所用的主要兵器长矛,经过15世纪前的一个世纪的改进,其长度达到了20英尺。矛的端部有三英尺长的一段用铁制成,以防止它被敌人的砍刀或战斧砍断。在方阵的正面往往形成一道由四至六排长矛兵组成的密集长矛屏障,除非敌人有类似或更长的兵器,否则是无法突破的。瑞士长矛兵很少披带盔甲,只有前几排的士兵有时佩有胸铠。
网络配图
进攻时,长矛兵手持的长矛往往稍高于肩部,矛头微微向下。采取这样的姿势可以得到极大的向下插刺的力量(瑞士人很少接受剑术训练,他们主要依靠兵器的强大冲击力),这对敌人来说,要想不受任何伤害把矛头挡向上方就更加困难,而且不因矛柄后坐的力量而可能伤及身后的士兵。防御时,头排士兵将矛柄支在地上,柄端顶住右脚,稍往上一点则靠近左腿膝部,左手前伸握住矛杆,矛头与胸高相平。后面几排仍保持进攻的姿势,四至六排以后的士兵则将长矛直立于地,随时准备走向前去替补倒下士兵的位置。
网络配图
方阵士兵的主要辅助兵器是戟。最初,瑞士人曾经想把它作为瑞士民族特有的兵器,而且它在早期跟奥地利人作战的某些战役中起过决定性的作用。也许它是中世纪武器库中杀伤力最大的单兵武器。
在瑞士人争取独立的斗争过程中,他们通过尽可能减少累赘的办法取得了作战的机动性,并认识到了它的好处。同时他们又重新象古希腊人那样利用密集的长矛部队居高临下地进行冲锋,从而发挥出强大的冲击力。他们还进一步懂得,在平坦地域上,如果长矛兵能够不留丝毫间隔始终保持密集的战斗队形,那仍然可以运用冲锋作战的方法。要很好地运用这种作战方法,需要古罗马时代以来空前高超的组织技能、严格的训练和铁的纪律。意志坚强的瑞士人恰恰满足了这些条件,从而建成了一支在武器、机动性、团结精神和突击力量等方面可与马其顿方阵相比拟的军队。到了14世纪中叶,瑞士军队终于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一支步兵劲旅。
相关参考
隧发枪+刺刀彻底淘汰长矛三十年战争结束后的大半个世纪里,欧洲的线条战术日趋成熟。骑兵的比例从原先占军队将近一半下降到了1/4,步兵成为战场上的「王后」。步兵中,长矛兵的比例不断下降,火枪手的比例在不
列宁为什么会讨厌瑞士? 列宁(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世界著名的俄国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实践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政权的缔
拿破仑,法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与亚历山大、恺撒齐名的军事天才。他是一位极度自信甚至自恋的人,不管在爱情方面还是在战争方面,他都有种发自内心的高度自恋。由于自信与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率领的
匈奴骑兵公元一世纪,活动在我国北方草原上的匈奴,受到汉朝的多次征伐,于公元91年从新疆北部西逃,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的所谓“匈奴西迁”。对于匈奴的西去,我国史籍虽有记载,但十分简略,至于匈奴最后何处去,史
原标题:二战德国地缘战略的得与失——瑞士与英国位于欧洲中心的瑞士一、德国容许瑞士中立瑞士位于西欧中心地带,周边大国林立,东为奥地利,南邻意大利,西接法国,北连德国,是欧洲东西南北交流的要道,战略地位十
瑞士 瑞士·1972年12月3日瑞士参加共同市场工业产品自由贸易
1972年12月3日瑞士参加共同市场工业产品自由贸易瑞士执行中立政策,与世界各国有着广泛的经济贸易关系,是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员,由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发展。1972年12月3日签订了瑞士参加共同市场工业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11月20日发表题为《英国的最大军事失败》的文章称,跟罗马人一样,英国人跟各种各样的敌人交过手。他们也曾经被各种各样的敌人打败,包括美国人、俄国人、法国人、美洲土著、非洲人、
曹操派张辽;乐进、李典领兵7000人守合肥,防孙权,自引大军征伐汉中张鲁,又派人送信一封给张辽等人,信皮边上写有“贼至乃发”4字。贼指孙权,意为孙权的大军到时再开信,中有破敌之计。>> 不久,孙
瑞士瑞士联邦地处中欧。是一个多山的内陆国,与奥地利、列支敦士登、意大利、法国、德国接壤。由于多山地势高,有“欧洲屋脊”之称。自然风光宜人。面积41293平方公里。人口670万(1990年),讲德语的占
瑞士铁路拥有150年的悠久历史,除了连接国内各地长达3000公里的瑞士联邦铁路之外,还有各种私用铁路,它们共同构成了瑞士国内5000公里的铁路网。列车大多具备冷暖空调设施。在EC欧洲城际特快(Eu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