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川军许国璋部破解敌退逃密电
Posted 日军
篇首语:宁给穷人一斗,不给富人一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川军许国璋部破解敌退逃密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川军许国璋部破解敌退逃密电
日军占领常德后,只在城里勉强呆了六天,日军总指挥部惟恐深入常德地区和常德城内的日军陷入灭顶之灾,以“已达牵制怒江作战之目的”为自我解嘲似的借口,下令日军撤退反转。
一架敌机飞临常德上空,空投反转命令。大概是鬼子飞行员被地面上敌中有我、我中有敌和犬牙交错的阵地搅晕了脑袋瓜子,从飞机投下的撤退命令,又有一个图筒落入我军阵地。我军截获这纸机密,立即报送战区长官部。
长官部的参谋们拿到这纸命令,却摸不清虚实。送到代长官孙连仲那里,孙连仲心里也嘀咕,日本人怎么这样糊涂,该不是在玩什么花招吧?
这个迷团很快就被在太浮山里的川军许国璋余部的林文波解开了。
太浮山的搜索排长回到山里的指挥所报告,鬼子情况有变,现在从公路上往常德去的汽车全是空车,而从常德返回的汽车全成了重车!师参谋长林文波得到报告,立即同排长一道返回山麓的观察哨。这个观察哨设得很隐蔽,临公路方面是一个峭壁,无法攀援,就是被鬼子发现了,也一时上不来。透过观察哨的树枝树叶向外看,可以看到鬼子守卫公路的工事。工事外边就是公路。
两个哨兵接着林文波等,翻开战地记录本指着公路对林文波说:“参谋长,你看,重车又出来了。从昨天到现在,已经有四个车队共一百二十七辆空车向常德方向开去。到现在为止,常德方向已开回来八十八辆,全是重车。为了躲避盟军飞机,重车都在早晚行驶。”
林文波拿起望远镜,顺着黄昏的余光伏在土坑内仔细观察。果然,又一个车队从常德方向开过来。车上盖着蓬布,轮轴上面的钢板被压得低低的,是重车!林文波作出判断:“这是日军在向后运送弹药物资和伤亡,是准备逃跑的征兆。”立即返回指挥所,急电集团军总部,并建议总部向战区长官部报告。电报发出后,很快便得到长官部复电,复电称:分电各军,准备追击!
一日后,敌军果然退却。我官兵士气大振,各路军马对日军展开大追击,杀得日军落花流水,最终退到会战发动时的地盘。此役,日军死伤二万五千人以上。
日军退却时,我川军二十九集团军组织起精悍部队沿路截击,穷追猛打。公林文波部就俘虏敌兵二十三人,缴获三八式步枪、机枪三百件以上。在四十四军截击的路上,截获敌人用以驮运尸体的马匹就不下五十匹,而且还随着战况在不断地添加。
常德会战是六战区的一场震惊中外大血战,被当时的报纸称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总计参战人数我方二十余万,日方十余万:常德城中守军约八千,城外攻城日军三万!守军几乎全军阵亡,城外日军打死上万。国军阵亡师长三名。除一五○师师长许国璋外,还有七十三军暂五师师长彭士量、第十军第十预备师师长孙明瑾。
相关参考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密码的国家。而最难破解的“密电码”也是中国人发明的。反切注音方法出现于东汉末年,是用两个字为另一个字注音,取上字的声母和下字的韵母,“切”出另外一个字的读音。“反切码”就是在这种反
1937年11月27日拂晓,日军即出动飞机轮番向川军各师阵地乱轰乱炸。不一会儿,日军步兵即在坦克的掩护下,分头向各阵地进攻。川军一度收复泗安阵地刘兆藜的第146师正当京杭大道,为日军所必取。146师预
许国璋:72年后追认革命烈士2015年1月12日,原国民革命军第150师师长许国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作为一名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军人,许国璋在他长眠72年之后获得了这份殊荣。许国
人们常说无川不成军(也有说无湘不成军的),这既说明川军打仗厉害,也说明川军是中国军队中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 而这句话的形成,我想跟抗日战争有关。 在抗日战争
台儿庄大战前的1938年元月,由于川军二十二集团军驻守微山湖畔的滕县,津浦路北线的敌人未能向南骚扰,鲁南的民众过了一个平安而祥和的春节。春节一过,空气顿时紧张起来。山东日军开始向泰安集中。与滕县对峙的
台儿庄大战前的1938年元月,由于川军二十二集团军驻守微山湖畔的滕县,津浦路北线的敌人未能向南骚扰,鲁南的民众过了一个平安而祥和的春节。春节一过,空气顿时紧张起来。山东日军开始向泰安集中。与滕县对峙的
南京保卫战 中国抗战初期发生的南京保卫战中,曾有一个川军团在南京东南30余里外的青龙山山区神秘消失。几十年来,军事专家们始终没有找出南京保卫战川军失踪的原因。 南京保卫战川军失踪事件回顾 失
70多年前,在远离四川成都1300余公里的山西黎城县,曾有这样一支川军队伍,头戴斗笠,脚穿草鞋,携带极其简陋的装备,在李家钰将军带领下,在当地东阳关阻挡日军侵华数日,2000余名川军将士喋血战场,草草
70多年前,在远离四川成都1300余公里的山西黎城县,曾有这样一支川军队伍,头戴斗笠,脚穿草鞋,携带极其简陋的装备,在李家钰将军带领下,在当地东阳关阻挡日军侵华数日,2000余名川军将士喋血战场,草草
刘綎(1558年-1619年4月18日),字省吾,南昌人,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大将军都督刘显之子,万历年间武状元,有“晚明第一猛将”之称。刘綎先抗缅甸,后升任副总兵,因纵容兵甲导致兵变被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