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扛“大刀”率3万川军 让人忌惮

Posted 努尔哈赤

篇首语:当筵意气临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扛“大刀”率3万川军 让人忌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扛“大刀”率3万川军 让人忌惮

刘綎(1558年-1619年4月18日),字省吾,南昌人,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大将军都督刘显之子,万历年间武状元,有“晚明第一猛将”之称。

刘綎先抗缅甸,后升任副总兵,因纵容兵甲导致兵变被剥职。随后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和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先后入朝抗日,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开始播州之役,随后平定杨应龙之乱。1618年(万历四十六年),刘綎在抗击后金军队时于萨尔浒之战中殉国。

说起大刀,大家会想到关羽和关胜,其实历史上真正的大刀是刘铤,他身为明代猛将,征服播州有功,在萨尔浒之战被努尔哈赤击败,战死。

明朝名将刘铤,南征北战多年缕立战功,刘铤在四川任职时,手下有几万川兵,十分骁勇,长期在川西北和云贵作战,每战必胜,成绩辉煌。

刘铤尽管屡立战功,但这与他那群忠勇善战的川军部下是离不开关系的,大家发觉没有,刘铤每当对战争没有把握时,总会再三要求朝庭把他的川军调给他。

在湖南、广西作战时如此,在明朝援朝抗倭战争时也是如此,当时明军在朝鲜进展不顺,调了五千刘铤的老部下——川军给他,刘铤在抗倭战场上获得辉煌战果。

萨尔浒之战,主帅杨镐分兵太广,急进太速,虽然刘铤最早出发,但是从朝鲜赶来路途遥远,杜松想争功,结果被首先歼灭,然后努尔哈赤再下马林一路,。努尔哈赤此时持杜松令箭,诡言松军得胜,让刘铤速进,刘铤力战而死。

当然,其实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灭亡都很相似,就是和日本鬼子在朝鲜一代拼的太狠了。

不光清朝,蒋介石的失去江山也一样是和日本鬼子拼的太狠了。

刘铤主陆军,海军中也有江西兵,南昌的邓子龙带着200家丁堵截日军,结果被朝鲜军内的乌龙手,或者同情日军的间谍打中邓子龙的船,邓子龙牺牲。

那一仗,鹭梁津海战,海军的最高指挥官陈璘也险些送命。后来,韩国人说邓子龙的坏话,就是因为邓子龙的死或是当时朝鲜同情日本的人故意的。

就连韩国的英雄李舜臣也险些被朝鲜的内部斗争处死。后来李舜臣英勇战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即便战胜了,将来未必不会被内部斗争搞掉。

所以刘铤和陈璘本来都愿意让日本部队和平撤回本土,最终还是来了个鱼死网破。

这次战斗,日本长期不敢进攻大陆,而明朝也失去了保住自己疆土的实力。

所以刘铤之败也是由于碰上了主帅没有及时通信,和令箭被获的原因。

只有李如柏一路在杨镐得知三路大军均覆灭的情况下得以幸免,回来了。

不过这一回师也不是好事。后来,李如柏这一战役自己一路得以幸免有口难辩,并且加上李如柏小的时候和努尔哈赤关系太近。

不仅努尔哈赤是李如柏的父亲李成梁的侍卫,而且努尔哈赤对李如柏有救命之恩,其它的故事更多,于是李如柏为了显示自己的清白,自杀。就这样被谗言逼死了。

杨镐虽然崇祯年才死,但是明朝的四陆大将竟然因为一场战役全军覆没。

相对了说,大刀刘綎能死在战场上已经是一种幸运了,明末的四陆大将就算不死在这场战争的,最后又几个能善始善终的。

明朝的江山和长城就是这样被谗言和奢杀大臣毁掉的。从魏忠贤到袁崇焕,熊廷弼。明朝那个名将不是被流言蜚语、栽赃陷害给坑杀死的?

所以说在又底蕴的皇朝,也抵不过一个腐败无能的皇帝给消耗掉有生力量。

可惜的是一代忠臣刘綎,死后还得不到优待,这边的得不到优待并不是清军对他尸身的侮辱,而是最让人寒心的是明朝对待忠臣的做法:

“由于刘綎生性粗犷,得罪了朝中权贵,战死沙场后,又被诬为谋反,险招灭门之灾”。其长儿媳带着两个儿子躲到辛店村娘家,将孩子改为娘家王姓,被村里人称为“外王”,与原有王姓为表亲,其兵丁、家仆后裔称为“家人王”。

俗话说: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虽然君王无情,但将士们的心还是明镜着的。刘綎所使大刀被明军将士抢回,一直由辛店村“外王”家族保存。清朝之后,刘綎被追封“黑虎将军”,并赐龙头拐杖、将军印,其辛店村后裔定居的府邸被称为“黑虎将军府”,人们简称为“黑府”。

相关参考

扛“大刀”率3万川军 明末第一猛将

刘綎(1558年-1619年4月18日),字省吾,南昌人,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大将军都督刘显之子,万历年间武状元,有“晚明第一猛将”之称。刘綎先抗缅甸,后升任副总兵,因纵容兵甲导致兵变被剥职。

历史军事 大刀西北军

  大刀西北军的神话!抗日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英雄,真实反映了当时空前的爱国热情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其中,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还是川军,前仆后继伤亡兵力已是全国之最,在抗战胜利以后的大概清点兵源时候竟

历史军事 川军坚守3天3夜 两千多人喋血异乡

70多年前,在远离四川成都1300余公里的山西黎城县,曾有这样一支川军队伍,头戴斗笠,脚穿草鞋,携带极其简陋的装备,在李家钰将军带领下,在当地东阳关阻挡日军侵华数日,2000余名川军将士喋血战场,草草

历史军事 川军坚守3天3夜 两千多人喋血异乡

70多年前,在远离四川成都1300余公里的山西黎城县,曾有这样一支川军队伍,头戴斗笠,脚穿草鞋,携带极其简陋的装备,在李家钰将军带领下,在当地东阳关阻挡日军侵华数日,2000余名川军将士喋血战场,草草

历史军事 俄軍大炮步槍,口徑同巴雷特,拆牆房專用,3級頭、5級甲都扛不住

眾所周知,如今世界輕武器發展中步槍逐漸趨於小口徑化,例如北約的5.56mm口徑、俄羅斯的5.45mm口徑,步槍趨於小口徑化是經過歷史檢驗和理論驗證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與美國於20世紀60年代在越南戰爭中

历史人物 军阀刘湘简介 刘湘死因之谜 刘湘后代 刘湘率川军抗日

  中文名:刘湘  别名:刘元勋  籍贯: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  性别:男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888年7月11日  去世年月:1938年1月20日  职业:四川军阀www.cha138.com

台儿庄血战中的川军

油画:血战台儿庄1938年初,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上海、南京之后,集中四个师团十万大军,企图同沧州南下的日军第五、第十师团南北夹击,打通津浦线,进而攻取徐州,威逼武汉,陈兵中原。1938年3月,侵华日军

历史军事 吴起率5万将士击垮强大秦军50余万精锐?

在春秋战国期间都说秦军战斗力最为强悍,然而不然,在公元前389年魏国西河郡守吴起就率领5万将士击垮强大秦军50余万。魏文侯在位时期,魏国国力强盛,曾派出大批军队攻取了秦国的河西地区,秦军退守洛水一带。

历史军事 揭秘吴起率5万人马竟破秦军50余万精锐?

在春秋战国期间都说秦军战斗力最为强悍,然而不然,在公元前389年魏国西河郡守吴起就率领5万将士击垮强大秦军50余万。魏文侯在位时期,魏国国力强盛,曾派出大批军队攻取了秦国的河西地区,秦军退守洛水一带。

近万川军仅仅打死16名鬼子

文章为原创文章,作者:杨晓辰提到川军抗战史,我们很多人都会想起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中的滕县保卫战。无论是影视剧还是书籍,都描绘了滕县保卫战中,川军第122师3000余人血战并重创万余日军,最后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