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战国时期的赵国是怎么灭掉中山国的?
Posted 山国
篇首语:生活的真谛从来都不在别处,就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奋斗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战国时期的赵国是怎么灭掉中山国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战国时期的赵国是怎么灭掉中山国的?
说到战国时期其实也还是有超多的故事可言的,因为这个时期的国家众多,所以就非常的复杂了,也是连年征战,百姓民不聊生,今天就给大家说话关于赵国的故事吧,其实赵国有一位心头肉眼中刺,那就是中山国,但是赵国最后还是把中山国给灭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
要知道赵国如何灭了中山国,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山国是个怎样的国家。
中山国是在春秋时期由白狄人建立的国家,国土在燕赵之间,因城中有山,故名中山国。中山国自建立以来都被视为异族,一直是中原诸侯国的心腹大患,以晋为首的中原诸侯国曾多次对中山国发动战争,却一直无法根除,中山国一直存活到了战国时期,趁着中原各国混战,中山国在中山武公的带领下从山区迁移到了平原地区,效仿华夏诸国的建制,建立都城,颁布法律军制,正式像一个国家一样治理。中山国渐成规模。
但好景不长,魏国在魏文侯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盛,收拾了一顿秦国后正不知向谁下手,便把矛头对准了中山国。公元前410年,魏文侯派大将乐羊率军借路赵国向中山国进攻,乐羊经过三年苦战,终于占领了中山国。中山国被灭后,中山恒公从未放弃过抵抗,率领残余躲进太行山中继续坚持战斗。
公元前380年,此时魏文侯已去世十六年了,此时在位的魏武侯仗着强大的军队,频繁用兵,四处出击,终于不堪疲惫,国力开始出现下滑,中山恒公经过二十几年的励精图治,趁此机会,带领中山国人赶跑了魏国人,重新兴复了中山国。复兴后的中山国定都灵寿,国土大部分在赵国东北,把赵国分成南北两部分,中断了赵国邯郸和代地的路线。对赵国的管理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公元前377年,赵国率大军进攻中山国,中山国军队凭借着对山区地形的把握,成功打退了赵军。次年,不服气的赵敬候再次发动进攻,皆无功而返。从此以后,中山国开始修筑长城,有了长城的屏障,再加上复杂的地形,这个顽强的小国再次站在历史的舞台上。此后几十年,中山国开始发展经济,扩展领土,国力逐渐强盛。成为了当时除战国七雄外的的战国第八强,国力不容小觑。甚至在后来诸侯国联合称王的时候也把中山国拉过来冠以王的称号,可见中山国的影响力。
当时,赵国国力不振。外有秦齐两大强国不断骚扰。内有中山国这个心腹大患。正可谓是内忧外患生死存亡之际。公元前326年,赵国在蛰伏一百多年以后终于迎来了一位自战国以来最伟大的君主赵武灵王。赵武灵王继位以后,稳定国力,频繁外交。在一众诸侯国都开始称王的时候明智的卸下王的称号,开始改革军制,发展国力,公元前312年,赵武灵王经过试点,颁布了胡服骑射令,赵国全国上下开始兴盛起胡服骑射的风潮,此后赵国军力大增,国力逐渐强盛起来。赵武灵王知道,中山国是赵国心腹大患,不灭中山国,赵国难以强大起来。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趁着秦国芈太后专权,魏韩自顾不暇之际,轻率大军开始进攻中山国,此次进攻,赵军以胡服骑射后的胡刀骑士为主力,抛弃了原来老旧的战车,竟战斗力惊人,中山国军队完全不是对手,赵军捷报频频,接连攻下丹丘, 爽阳,鸿之塞。又攻下鄗城,石邑,直入中山国腹地。此时赵武灵王深知六国不会坐视自己灭了中山国,又逢中山国遣使献城求和,于是见好就收,暂时放过了中山国。此后,中山国精锐尽失,元气大伤,灭国只是时间问题。又过了一年,赵武灵王又大举进攻中山国,围了中山都城灵寿,中山国又只得献四邑求和。公元前300年,赵武灵王再度进攻中山国,又夺取了大片领土,至此,中山国再也无足轻重了。公元前296年,赵武灵王终于灭了这个顽强的中山国,中山国在建国350余年后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赵国也随之强大起来,成为山东六国抵抗秦国的中流砥柱。
相关参考
一、中山国的立国与复国>> 中山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春秋时的国名是鲜虞,是北方少数民族狄族鲜虞部落建立的国家,其名称出自鲜虞水(即今发源于山西五台山西南而流入滹沱河的清水河)。这一带是
一、中山国的立国与复国>> 中山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春秋时的国名是鲜虞,是北方少数民族狄族鲜虞部落建立的国家,其名称出自鲜虞水(即今发源于山西五台山西南而流入滹沱河的清水河)。这一带是
我一直在设想,中国历史如果缺了赵武灵王会是怎样?最直接的影响是,中国男人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穿上裤子。当然,赵武灵王让赵国男人穿胡服是便于骑射,完全出于军事目的,与审美无关。但是,仅仅把宽袍大袖、上
芈月,战国时期秦国的王太后,即宣太后。是秦惠文王的姬妾,秦昭襄王的母亲。秦昭襄王继位之初,因秦昭襄王年幼,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她只灭了一个国家,即义渠国。那么她是如何灭了义渠国的呢?诱灭义
战国初期,魏国跨越赵国去消灭中山国,赵国为何不反对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虽然齐国、燕国、楚国、三晋、秦国这战国七雄吸引了大家的主要注意力,但是,实际上,战国七雄之外
战国末期可以说是秦与赵的争霸史,在历次交战中,赵国取胜的记录还多于对方,而赵与秦此消彼长的分界线在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四月至九月间,又一说是周
战国末期可以说是秦与赵的争霸史,在历次交战中,赵国取胜的记录还多于对方,而赵与秦此消彼长的分界线在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始于公元前262年,双方为争夺上党而发生冲突,赵国老将廉颇采取保守战法,“坚壁不出”
> 邯郸保卫战(战国)——战国四公子中的三位联袂上演的好戏,使秦统一六国的进程推迟了数十年>> 战争概述:公元前257年,秦国在长平之战后企图灭掉赵国,赵国危在旦夕。魏公子无忌偷盗兵符求赵,楚国亦
在战国时期,诸侯混战逐渐形成的战国七雄的局面,战国七雄中的秦国在通过商鞅变法后,国力逐渐强大,一越成为战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到秦昭襄王时期,秦国通过长平一战,消灭赵国四十五万大军,为秦国一统天下奠定了基
李牧,嬴姓,李氏,名牧,赵国柏仁人,战国时期赵国著名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古人云:“李牧亡,赵国亡。”失去李牧的赵国之苦苦支撑了三个月就被秦国大将王翦所破,也难怪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