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中山国的兴亡历史
Posted 春秋
篇首语:学习如赶路,不能慢一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中山国的兴亡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中山国的兴亡历史
一、中山国的立国与复国> > 中山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春秋时的国名是鲜虞,是北方少数民族狄族鲜虞部落建立的国家,其名称出自鲜虞水(即今发源于山西五台山西南而流入滹沱河的清水河)。这一带是鲜虞最早的发祥地,因此这支部落就以鲜虞为名称。春秋时期的鲜虞部落联盟,由鲜虞、肥、鼓、仇由等几个部落组成。公元前506年,鲜虞人在有险可守的中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粟山)建国。因为中人城城里有座山,所以也称为“中山”,这就是初期的中山国,也就是从这时候起,中山的名称开始出现在了史书上。从此以后,史书上有关中山的记载中或者称“鲜虞”,或者称“中山”。> > 春秋时期中山国最大的敌人就是晋国,晋国曾多次发动对鲜虞中山国的战争。公元前497年,晋国发生内讧后,中山从晋国的重压下得到喘息发展的机会,开始介入列国纷争。公元前494年,中山与齐、鲁、卫共同伐晋,占领晋国的棘蒲(今河北赵县境内),将其列入中山国版图。公元前491年,晋大夫荀寅因晋内乱逃奔鲜虞中山,荀寅原是中山的死敌,但此时中山为了削弱晋国,将荀寅接纳到新占领的晋国属地柏人(今河北隆尧县西)。为报复中山国,公元前489年春,晋大夫赵鞅率领军队大破中山军,这次进攻对鲜虞中山国的打击极为沉重,以至此后20余年间史籍对中山国没有只字记载。公元前459年至457年间,晋国开始进攻中山国本土。公元前457年,晋国派新稚穆子伐中山,占领左人、中人(今河北唐县境内),在一天之内接连攻占了两座城池,中山国受到致命的打击,逐渐消亡了。> >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国灭亡。公元前403年,赵、韩、魏被封为诸侯,自此开始了秦、齐、楚、燕、赵、韩、魏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中山国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开始了复兴。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领他的部落离开山区,向东部平原迁徙,在顾(今河北定州市)建立了都城。武公仿效中原各国的礼制,建立起中山国的政治军事制度,开始了中山国的复兴。但好景不长,魏国于公元前406年攻灭中山,魏文侯把太子击封到了中山,并任命李克为丞相辅佐太子击,还把中山国的灵寿封给了大将乐羊,来震慑当地的中山部族。中山国国君桓公率残部退到了太行山里。经过20多年励精图治,并积蓄力量,桓公率领中山部族在公元前380年左右复兴了中山国,并在公元前378年定都灵寿(今河北平山县三汲一带)。在桓公的带领下中山国逐步提高了国力,曾在公元前377年与赵国交战于房子(今河北高邑县西一带)和中人(今河北唐县一带)。为了加强边界的防御,中山国还修筑了长城,考古工作者曾在顺平、唐县等地发现了土石混筑的战国中山长城。公元前323年,中山和燕、赵、韩、宋五国同时称王,此后的30年里,中山国是当时仅次于秦、齐等战国七雄的强国。中山国在繁盛时期的疆域北部曾达到了现在河北安新经徐水向西的燕长城,南部到达了房子(今河北高邑一带)西至太行山脉,东面达到了现在的河北衡水一带。> > 二、伐燕仇赵与赵灭中山> > 中山国在桓公复国后国力大增,逐步开始了与周边诸侯国争夺土地的战争。当燕国因为燕王哙让位子之而发生内乱时,中山国在齐国的支持下也加入了攻打燕国的战争中。趁着齐国攻占燕国都城燕国大乱,中山国的军队也大举进攻燕国的边境,占领了燕国数十座城池,极大地扩展了中山国的领土。在中山国君成王时期担任丞相的司马喜就曾亲率大军三次进攻燕国,掠夺了燕国大量的土地。虽然其国土面积和综合国力比不上燕国,但能敢于采用军事手段加入燕国的内乱之争,就说明中山国有不可忽视的军事实力,虽然国小但是敢于和大国抗衡。在伐燕成功后,当时的中山王和司马喜感到极其自豪,并受到了周天子与其他诸侯的称赞,于是中山王和司马喜命人将伐燕的战况与获得的荣耀刻在了铜礼器上,以流传后世。> > 复兴后的中山国位于赵国东北部,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分割开来,就像一个楔子一样自东北插向赵国的中部,因此成为赵国的心腹之患。赵国在公元前377年和公元前376年曾两次进攻中山国,均遭到中山的抵抗,没有成功。中山国也凭借国内军事力量强盛和外部齐国的有力支援而大举进攻赵国。公元前332年在赵肃侯在位时,齐魏联军进攻赵国,中山国大军趁机也发起了对赵国城(今河北邢台柏乡县一带)的进攻,并引漳水围困了城,使赵国军队几乎失守。赵肃侯为了消除中山国对赵国的威胁,曾多次攻打中山国,但都没有成功。这样中山国和赵国成为了世仇。> > 赵国在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之后实力大大增强。赵武灵王在中山和赵的边境九门(今河北正定县东南一带)建了一座望台,以便随时观察中山国国内形势。与赵武灵王的改革相比,当时的中山国国君却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贪图享乐,重文轻武,使国力逐步减弱,国家军队的整体战斗力迅速下降,国家的粮食储备也逐步减少。赵武灵王看到中山国国力逐步颓废,齐国没有时间援助中山国的情况,认为灭掉中山国的机会来了,于是在公元前307年和公元前300年两次大规模进攻中山国,其中第二次攻打中山国的战争最为激烈。这次北方的燕国也加入了攻打中山国的战争中,赵国和燕国的入侵,遭到了中山国人民的拼死抵抗,这场战争持续了5年,直到公元前296年赵军才攻占了中山的国都灵寿,中山国君趁乱跑到了齐国。自此在河北大地上传承了200多年的中山国终于灭亡了。中山国灭亡之后,其王室后人后来被秦国迁到太原,后来又逐渐南迁,分散到了现在的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并改姓为“易”。“易”姓就是中山贵族的直系后代。相关参考
说到战国时期其实也还是有超多的故事可言的,因为这个时期的国家众多,所以就非常的复杂了,也是连年征战,百姓民不聊生,今天就给大家说话关于赵国的故事吧,其实赵国有一位心头肉眼中刺,那就是中山国,但是赵国最
年龄战国人物中文名:中山王国籍:中国、琉球国民族:汉、高山等(历史lishixinzhi.com)性别:男中山王战国中山国汗青引见中山国的前身是北部区域狄族鲜虞部落,为白狄,最早时在陕北绥德一带,逐步
我一直在设想,中国历史如果缺了赵武灵王会是怎样?最直接的影响是,中国男人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穿上裤子。当然,赵武灵王让赵国男人穿胡服是便于骑射,完全出于军事目的,与审美无关。但是,仅仅把宽袍大袖、上
众所周知,蜀国的建立,除了刘备的坚持、武将的奋战,功劳最大的就是诸葛亮了。他辅佐刘备和刘禅,终成一代佳话,一直被历来史学家盛赞。也因为他,促成了蜀国过早的衰落,成为三国时期第一个被灭国的国家。说到这里
众所周知,蜀国的建立,除了刘备的坚持、武将的奋战,功劳最大的就是诸葛亮了。他辅佐刘备和刘禅,终成一代佳话,一直被历来史学家盛赞。也因为他,促成了蜀国过早的衰落,成为三国时期第一个被灭国的国家。说到这里
齐国开国君主姜尚(吕尚,姜子牙,姜太公)都城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地理位置今山东北部建国时间约前11世纪灭亡时间前379年(为田齐所灭)(田齐)前221年(为秦所灭)齐国是周朝诸侯国之一,姜
齐国开国君主姜尚(吕尚,姜子牙,姜太公)都城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地理位置今山东北部建国时间约前11世纪灭亡时间前379年(为田齐所灭)(田齐)前221年(为秦所灭)齐国是周朝诸侯国之一,姜
华夏文明五千年,里面的故事一部《二十五史》几百万言也说不尽,然而,十个规律是句话却道尽了天下兴亡。夏一统,商周继之,春秋战国乱之;秦一统,两汉继之,三国魏晋南北朝乱之;隋一统,大唐继之,五代十国宋辽金
毛泽东主席有一句名言叫做“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是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可谓无奇不有,其中就包括“革命因为请客吃饭”!《战国策·中山策》记载,中山国的国君大宴宾客,司马子期在座,席间中山君为宾客们分食羊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