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故事妄自尊大的由来
Posted 公孙
篇首语: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故事妄自尊大的由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故事妄自尊大的由来
成语典故_成语故事妄自尊大的由来
马援,字文渊,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扶风茂陵人。
东汉初年,刘秀做了皇帝,称光武帝。政权虽已建立,但天下尚未统一,各路豪强凭借自己的军队,各据一方。其中又以在成都称帝的公孙述最为强大。
当时,马援是陇右军阀隗嚣的部下,深得隗嚣的信任。由于马援和公孙述是同乡,少时为友。所以隗嚣派马援去公孙述处探探情况,商讨如何能长期地割据一方。马援信心百倍地上路,他以为这次去见公孙述一定能受到热情的款待,并好好地叙叙旧。
然而,公孙述听说马援来见他,竟端出了皇帝的架子,自己高踞殿上,派出许多侍卫站在阶前,要马援行见帝王之礼,并且没说上几句话就退朝回宫,派人把马援送回宾馆去了。接着,公孙述又以皇帝的名义,给马援封官。对此,马援当然很不愉快,他对手下的人说:“现在天下还在各个豪强的割据争夺之中,尚不知谁胜谁败。公孙述如此讲排场,自以为是,有才干的人能留在此与他共同建功立业吗?”
马援回到隗嚣处,对隗嚣说;“公孙述就好像井底的青蛙,看不到天下的广大,自以为了不起,妄自尊大,我们不如到东方(洛阳)的光武帝那里去寻找出路。”后来,马援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其统一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最后,公孙述也被刘秀所打败。
相关参考
成语典故_夜郎自大是什么意思?夜郎自大中的夜郎是什么? 【夜郎自大的意思】 “夜郎自大”比喻孤陋寡闻而又妄自尊大。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
成语典故_与虎谋皮的成语之由来 春秋时期,鲁国的国君想让孔子担任司寇,于是去征求左丘明的意见。左丘明回答说:“孔丘是当今公认的圣人,圣人担任官职,其他人就不得不离开官位,您与那些因此事而可能离开官位
成语典故_成语差强人意之由来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有个部下叫吴汉,平常不太喜欢说话,个性也是直来直往。刚开始,刘秀没有很注意他,后来听到一些将军常常称赞吴汉,才开始注意他,还拜他做大将军。 吴汉不仅骁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八拜之交的典故 成语八拜之交中八拜的由来
成语典故_八拜之交的典故成语八拜之交中八拜的由来 八拜之交的典故:在中国宋代,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中有一段故事:文彦博听说国子博士出身的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心中非常不快,他对人说:“李稷的父亲曾是我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东窗事发的由来秦桧与妻子密谋陷害岳飞
成语典故_成语东窗事发的由来秦桧与妻子密谋陷害岳飞 东窗事发:东窗事发就是相传南宋奸臣秦桧与妻子在东窗下谋害了抗金名将岳飞。秦桧想杀岳飞,在东窗内同妻子王氏商量,王氏说:“抓住老虎容易,要想放走再把
成语典故_成语日不暇给的由来日不暇给的主人公是谁? 日不暇给的由来及故事: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史称汉高祖。刘邦刚做皇帝的时候,朝廷直接统治的领土不过十五个郡,其余的土地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一问三不知的故事成语故事一问三不知的由来
成语典故_一问三不知的故事成语故事一问三不知的由来 出处《左传·哀公二十七年》 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释义一问三不知,就是从苟瑶的话语中概括出来的。它
南朝时期,宋国有个叫吴庆之的人,很有才学。当时的扬州太守王义恭对吴庆之特别赏识,便请他出来担任类似秘书的幕僚工作。王义恭在办公务时遇到什么问题,都向吴庆之请教之后才做决定。后来王义恭因公事被皇帝杀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日不暇给的由来 日不暇给的主人公是谁
日不暇给的由来及故事: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史称汉高祖。刘邦刚做皇帝的时候,朝廷直接统治的领土不过十五个郡,其余的土地都封给有功的诸侯王,几乎恢复了战国时期的割据局面。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东窗事发的由来 秦桧与妻子密谋陷害岳飞
东窗事发:东窗事发就是相传南宋奸臣秦桧与妻子在东窗下谋害了抗金名将岳飞。秦桧想杀岳飞,在东窗内同妻子王氏商量,王氏说:“抓住老虎容易,要想放走再把它抓住就很难了。”于是秦桧就决定杀掉岳飞。后来秦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