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弟子规的由来及典故
Posted 儒家
篇首语: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典故 弟子规的由来及典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典故 弟子规的由来及典故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的由来点故ㄇ:
三国的时候,刘备临终时对儿子刘禅不放心,除了把他托付给丞相诸葛亮,还给刘禅留下了一封信来教育他。信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这就是说,不要认为小的坏事就可以胡作非为,不要认为小的好事就可以不做;只有品德良好才能让人信服。后来,刘禅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国没有出现大的失误。诸葛亮死后,刘禅开始宠信宦官,逐渐放纵自己,最终蜀国被曹魏灭掉,刘禅也成了俘虏。
<弟子规>
「弟子规」这部书,是根据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所说的话,编辑成册用来教导后学弟子平时生活起居礼仪应对「幼仪」的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远在古时候就有了,只不过,古时称之为「幼仪」。从前有关于「幼仪」的书籍,有三字经、朱子小学、弟子规、千家诗、千字文、教儿经---等。非常具有教育起蒙之意义,但因文字、语词、章文较艰深难懂,蒙童不易体会,遂较少人使用它。
以前因教育未能普及乡野,所以有志之士常利用旧有书院、民间庙宇来教人朗诵认字,我们称之为「私塾」。在「私塾」的书本,最常拿来教学的就属「弟子规」这本书。
「弟子规」全篇共分为九十个条文、每个条文分为四句,每句为三个字,主要内容有如何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兄友弟恭、生活起居、日常应对、扬善隐恶、以仁待人、正心修身、读书做人及卫生教育等。每句以三个字,来叙述做人处世的道理,让孩子易记背、易诵读。「弟子规」文章叙写的内容,全部受教于儒家孔夫子的思想精神。如果能让每个孩子多记多诵、读到通透了解,儒家的道德文化对于尔后的国家、社会、家庭,将有潜移之功、默化之用。
<着手编写「弟子规」缘起>
今儿童读经盛起,天人有感娑婆有闻,善声瑞气直冲三天,是人间有幸亦是人间最好福音,有感坊间弟子规一书编撰著重于朗诵、背读,由耳根渐「理入」。朱子有言:「读书不可不敬」「读书须逐字、逐句、逐段理会」才会认得其中道理。古有明训「读书为明理之本」读书是为明白道理,不为他事。
后学理会前贤圣哲,讲调心之道,首重心要。心不要,将无「理」可调。儿时「理」由耳根入,可渐收浊气。渐长读音寻理,由心发现,道理渐明。
但,开始读经,态度上只为增加语文能力,怕自家郎输在起跑点上,为了语文而读经,终是增长了知识,却学了个无「理」智慧。一生态度上也只落个「高学历的读书人」终身还是无理于一生,对社稷能有助乎!饱读书诗,还不如抱独思斯。
有怕读经之人囫囵吞枣不解经意,只求能背、能诵即幸哉快活。思不知经文能滔滔倒背如流,其不过只是胜过录音卡带、有声CD,你朗诵不用耗费插电能量而已。何必沾沾自喜?
读经能逐句、逐字、逐段,意义领会。如此尽心尽力,方是读书心要。今注释「弟子规」抛砖是为引玉,是吾所盼。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易解: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
相关参考
和氏璧的由来和氏璧名称的由来及相关历史典故 和氏璧的由来: 和氏璧,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一块玉璧,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人卞和发现,因此称为和氏璧。历史上的和氏璧更是有着许多经典的故事,下面就一起来看
和氏璧的由来:和氏璧,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一块玉璧,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人卞和发现,因此称为和氏璧。历史上的和氏璧更是有着许多经典的故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据传和氏璧本身是纯白色的玉璧,但楚国地区以及可能
你观赏过四川大足北山上那幅“天女散花”的石刻画吗?画上是一位娴淑温柔的天女,正在为辩论佛经哲理而获统一见地的维摩居士和佛教首徒文殊撒天花,饶有诗意。传说,佛爷释迦传法,维摩居士故意称病不去。五百弟子畏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八拜之交的典故及由来 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
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在宋代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中有一段故事:文彦博听说国子博士出身的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心中非常不快,他对人说:“李稷的父亲曾是我的门人,按辈份他应该是我的晚辈,他如此傲慢,我非得
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在宋代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中有一段故事:文彦博听说国子博士出身的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心中非常不快,他对人说:“李稷的父亲曾是我的门人,按辈份他应该是我的晚辈,他如此傲慢,我非得
绿帽子的由来:朱元璋明令让娼妓家的男子必须头戴绿巾,腰系红褡膊..由此一来,人们见着戴“绿帽子”的便知其家中那位是“青楼一族”,戴“绿帽子”也成为某男子的妻女卖淫或妻子私下“偷汉子”的俗称绿帽子,顾名
同性恋现象在我国出现得很早。男娼,出卖肉身,作为同性恋者或者女性的玩偶,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就有,只是由于封建社会历史太过悠长,夫权又根深蒂固,对男娼现象史翰不彰,其辞闪烁,稗海难寻,是比较隐晦的。史书
同性恋现象在我国出现得很早。男娼,出卖肉身,作为同性恋者或者女性的玩偶,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就有,只是由于封建社会历史太过悠长,夫权又根深蒂固,对男娼现象史翰不彰,其辞闪烁,稗海难寻,是比较隐晦的。史书
成语典故_成语日不暇给的由来日不暇给的主人公是谁? 日不暇给的由来及故事: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史称汉高祖。刘邦刚做皇帝的时候,朝廷直接统治的领土不过十五个郡,其余的土地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日不暇给的由来 日不暇给的主人公是谁
日不暇给的由来及故事: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史称汉高祖。刘邦刚做皇帝的时候,朝廷直接统治的领土不过十五个郡,其余的土地都封给有功的诸侯王,几乎恢复了战国时期的割据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