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病入膏肓
Posted 膏肓
篇首语: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典故 病入膏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典故 病入膏肓
病入膏肓
《左传。成公十年》
鲁成公八年,晋景公诛杀了赵氏的族人。
两年后景公生病,梦见一个大恶鬼,披头散发、捶胸跳跃,说:「你杀了我的子孙,是不义,我报仇的请求已经得到天帝的允许了!」然后毁掉宫门,又毁掉寝门,走了进来。晋景公感到害怕,躲进了内室,鬼又追来毁掉了内室大门。
晋景公醒来以后,召见占卜的人询问。那人所说的情形和景公梦中所见一样。晋景公问:「怎么样?」占卜人说:「君王吃不到新收的麦子了!」
晋景公病重,到秦国寻求好医生。秦桓公派了个名叫缓的医生去给晋景公治病。医生还没有到达,晋景公又梦见疾病化作两个小孩子。一个说:「他是个良医,恐怕会伤害我们。往哪儿逃好?」另一个说:「我们待在肓的上边,膏的下边,他能把我们怎么样?」(膏肓:古以膏为心尖脂肪,肓为心脏与隔膜之间,膏肓之间是药力不到之处)
医生缓来了,为晋景公诊病后说:「您的病已经不能治了。在肓的上边、膏的下边,艾灸不到,针构不着,药物的力量也到不了,不能治了。」
晋景公见缓诊断的结果与他所梦相同,说:「真是好医生啊!」于是馈赠丰厚的礼物,把他送回去了。
六月初六,晋景公想尝新麦,让人奉上新收的麦子,又让人烹煮。做好后召见那个为他占卜的人,把煮好的新麦饭给他看,想以此证明他说晋景公吃不到新麦的预言是错的,然后杀了他。晋景公将要吃新麦的时候,突然肚子发胀去上厕所,结果跌入粪坑就死了。
我们平时说的成语「病入膏肓」就是出自这则典故,用来意指病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亦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相关参考
病入膏肓的意思是: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病入膏肓的典故和故事 晋成公八年时,晋景公杀了赵同、赵括。
膏肓:古以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隔膜之间为肓,膏肓之间是药力不到之处。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1、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
中国有许多成语典故,每一个成语都有自己的一段故事,这些成语有的以本义出现,有的表达了引申义,有的意思与原来完全不搭边。这些成语中有不少关于中医的故事,由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医疗活动的丰富,其中耳熟
历史军事 美國已病入膏肓,特朗普卻要拿這位開刀,美國民眾當即憤怒了
曾經以為戰爭是最為可怕的,一枚從天而降的導彈就可以在頃刻間奪取無數人的生命,之後認為疾病是最為痛苦的,不僅要接受毫無希望的痛苦治療,高額無止境的醫療費或許還會拖垮一個家庭,就像如今的這場疫情,國外的累
病入膏肓:注释:晋景公得了重病。秦恒公知道了,就派最有名的医生缓去给晋景公治病。缓到来之前,晋景公梦见两个小矮人在他身边谈话。一个说:"秦国派来的医生就要到了,我担心他会伤害咱们呢!"另一个小人就说:
崇祯十七年,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年。平心而论,崇祯不是个坏皇帝。甚至可以说,崇祯是个好皇帝。无奈,形势大过人。大明王朝已经病入膏肓了,纵然崇祯再能干,也无济于事,只能徒增痛苦。这也正是崇祯皇帝后来自杀的
《甄嬛传》孙答应与侍卫私通一事,敬妃与端妃都拿不定注意,让甄嬛一个人处理,并警告别告诉病入膏肓的皇上,因为他已经不能受刺激。然而,皇上因六阿哥身世询问甄嬛时,甄嬛知道她与皇上只有一人能活著,才能保全果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东晋权臣桓温的猖狂人生:病入膏肓还想提前称帝,只是身体太差,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中国历史上,擅权专政的大臣比比皆是,为了给自己的欺君罔上找个合法借口,就把人家霍光拉
【苏联1982:停滞时代的终结】第02节1982年1月,在参加完苏斯洛夫的葬礼之后,病入膏肓只剩8个月生命的勃列日涅夫,在清醒的晨间,回首瞻望,他的身边又还剩下什么?新经济改革,早已「”安乐死”,留下
为什么晚唐已经风雨飘摇,而唐僖宗还是那样不着急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晚唐既然已经是风雨飘摇,病入膏肓,唐僖宗着不着急都改变不了什么,况且,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