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入膏肓
Posted 成语
篇首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病入膏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病入膏肓
病入膏肓:注释:晋景公得了重病。
秦恒公知道了,就派最有名的医生缓去给晋景公治病。
缓到来之前,晋景公梦见两个小矮人在他身边谈话。
一个说:"秦国派来的医生就要到了,我担心他会伤害咱们呢!"另一个小人就说:"那咱们躲到膏以下、肓以上的地方去。
他再高明,也不能把咱们怎么样了!"缓到了之后,先看看晋景公的脸色,又摸了他的脉搏,说:"大王,您的病太重了,已经发展到膏的下面、肓的上面了,这个地方针炙治不了,服汤药又不管用呀!"晋景公想起刚才的梦,便点点头说:"您说得很对,真是个好医生呀。
"没过几天,晋景公就死了。
成语"病入膏肓"就是由这个故事来的。
"膏"是心脏下边的一块脂肪;"肓",是横膈上的一层薄膜。
"膏肓"就是横膈膜和心脏之间的位置。
"病入膏肓"就是说疾病十分严重。
现在用意广泛得多了,不仅指疾病,凡是事情糟糕极了,无法挽救,都可以用它来形容。
"二竖为虐"也是这个故事来的。
"竖"是"小人儿";"为虐"是作弄人、害人的意思。
后来就把病魔称为"二竖",用"二竖为虐"来形容被疾病所困。
相关参考
病入膏肓的意思是: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病入膏肓的典故和故事 晋成公八年时,晋景公杀了赵同、赵括。
病入膏肓的意思是: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病入膏肓的典故和故事 晋成公八年时,晋景公杀了赵同、赵括。
中国有许多成语典故,每一个成语都有自己的一段故事,这些成语有的以本义出现,有的表达了引申义,有的意思与原来完全不搭边。这些成语中有不少关于中医的故事,由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医疗活动的丰富,其中耳熟
崇祯十七年,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年。平心而论,崇祯不是个坏皇帝。甚至可以说,崇祯是个好皇帝。无奈,形势大过人。大明王朝已经病入膏肓了,纵然崇祯再能干,也无济于事,只能徒增痛苦。这也正是崇祯皇帝后来自杀的
膏肓:古以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隔膜之间为肓,膏肓之间是药力不到之处。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1、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
历史军事 美國已病入膏肓,特朗普卻要拿這位開刀,美國民眾當即憤怒了
曾經以為戰爭是最為可怕的,一枚從天而降的導彈就可以在頃刻間奪取無數人的生命,之後認為疾病是最為痛苦的,不僅要接受毫無希望的痛苦治療,高額無止境的醫療費或許還會拖垮一個家庭,就像如今的這場疫情,國外的累
公元1722年12月20日,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的康熙已病入膏肓,在他弥留之际,召集了八阿哥允祀等七位皇子和隆科多到龙榻前。注意,这里没有四阿哥胤禛。据官方消息称,康熙传下口谕:「雍亲王皇四子胤
《甄嬛传》孙答应与侍卫私通一事,敬妃与端妃都拿不定注意,让甄嬛一个人处理,并警告别告诉病入膏肓的皇上,因为他已经不能受刺激。然而,皇上因六阿哥身世询问甄嬛时,甄嬛知道她与皇上只有一人能活著,才能保全果
清道光、咸丰年间,鸦片战争过后,清王朝日落西山,气息奄奄,不复有往日的光荣。这个畸形帝国病入膏肓的状况,正如道光、咸丰老少皇帝孱弱的身子骨一般――这是历史上所有改朝换代的英雄都梦寐的黎明时分。然而,
【苏联1982:停滞时代的终结】第02节1982年1月,在参加完苏斯洛夫的葬礼之后,病入膏肓只剩8个月生命的勃列日涅夫,在清醒的晨间,回首瞻望,他的身边又还剩下什么?新经济改革,早已「”安乐死”,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