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历史 第八节 辅政大臣

Posted 司马

篇首语: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晋朝历史 第八节 辅政大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晋朝历史 第八节 辅政大臣

  当一个政权存在强大外患的时候,往往是这个政权最团结的时候,也是真正能够任人唯贤的时候。险恶的外部环境,恰恰是司马懿这样的才智之士发展事业的黄金阶段。> >   所以,尽管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头号劲敌,但诸葛亮却不是司马懿的头号劲敌,司马懿真正的劲敌是曹操。> >   论政治,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牢牢把握着道德和法律优势;论军事,曹操三分天下,稳扎稳打,军纪森严,猛将如林;论才华,《龟虽寿》、《短歌行》笑傲千古;论胸襟,曹操气吞万古,早就视神州华夏为曹某人囊中之物。> >   可以说,无论在那些方面,司马懿都是自愧不如。> >   满腔自负的司马懿碰上曹操,沮丧之情不言而喻,不要说天下还有刘备、孙权等厉害角色,只身边曹丞相这样一位人物,司马家的千秋霸业就得泡汤。> >   可是事已至此,既来之则安之吧。戒急用忍,就是司马懿这个人物高于三国时期其他人的地方,只要有一口气在,就意味还有胜算。> >   司马懿深知在曹氏面前稍一暴露自己的野心,都会招来杀身之祸。> >   司马懿的担心不是没有根据的,聪明绝顶的主簿杨修就是因为卖弄了几次小聪明被曹操砍掉了脑袋。> >   司马懿比曹操小20多岁,曹操晋封为魏王之后,220年正月,终于翻了身,司马懿头上的巨石终于被老天搬开。> >   曹操的大儿子曹丕世袭其父当上了魏王,年轻人有魄力,几个月后就迫使汉代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禅让,曹丕坐上了曹操为他打造好的皇帝宝座,把座位上的汉字号品牌标签换成了魏字号,史称魏文帝。> >   曹家用禅让的办法从刘汉手中得到帝位的时候,肯定没有想到四十几年后,忠心耿耿的老奴司马懿的后人,也会用这个办法让他们赶下皇位。> >   这个时候的曹家对司马懿已经完全放心。再大的权利交给他也放心。> >    曹丕给司马懿的职位是抚军大将军,录上疏事,坐镇首都许昌,相当于军政大权一把抓。司马懿一面心中窃喜,一面竭力推辞。喜的是,自己终于熬到了权利的顶 峰,曹家的态度已经证明自己的战略之正确,能力之伟大;推辞是因为这个位置太显眼,曹魏的势力毕竟还很大,他不想让自己过早成为众矢之的。> >   面对皇帝的信任,司马懿却之不恭,只好答应了,但他不是普通人,他深懂韬光养晦,似乎职位越高意味着责任越大,真有一副皇家老黄牛的劲头。> >   曹丕称帝6年后,以39岁之龄病死任中。司马懿熬走了曹丕。按照曹丕遗愿,由大将军曹真和司马懿共同辅佐魏明帝曹睿管理朝政。> >   5年后,司马懿又以一贯的踏实稳重,不紧不慢地熬走了与自己分庭抗礼的曹真大将军,自此总揽军权,统率军队南挡东吴、西阻蜀汉,此间又挥师北进,剿平了割据辽东的公孙渊,可谓千辛万苦、九死一生。> >   下这么大功夫,司马懿真正是无怨无悔,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努力不是为曹家,他打着忠君爱国的旗号东挡西杀,征服的每一寸土地,早晚都会归到他司马家的名下。> >   这个战略真是英明得无与伦比,平定了辽东公孙渊之后的司马懿可谓功盖三分国,德行配天地。而此时,“高寿”34岁的魏明帝曹睿因“劳累”过度,走完了他的一生。> >   司马睿临死拉着司马懿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司马公啊,我对你最放心,我死后这个小孩子就交给你了,希望你和曹爽共同辅佐他,让我们老曹家的天下万年长啊!

相关参考

晋朝历史 第八节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时,赵王伦年近七十,也没有什么本事,诛杀贾后夺权等一系列行动实际上都是他的中书令孙秀策划、执行的。一时间,这个出身小吏的孙秀成为全国最有势力的人。“八王之乱”的战事竟始于一个小人物,倒

晋朝历史 第八节 博闻强记 晋朝就有声音共振的故事

  有个成语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最早的出处是张华的《鹪鹩赋》,赋中形容鹪鹩这种小鸟“上方不足而下比有余”。>>  魏晋时的老庄之学很盛,“竹林七贤”就是这一门学问在当时的代表。张华也不能例外,他

汉朝历史 第八节 千年不变的中央集权制

  在“七国之乱”中,景帝大胆任用新将领,周亚父是最成功的一个,正是正确起用周亚父,才让“七国之乱”的烽火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燃烧。周亚父是第一代军功集团代表人物周勃之子。此时,军功集团势力已大不如前,

第八节 恩威并施――齐王建不战而降

  松耶柏耶?>  住建共者客耶?>>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这是齐国灭亡之后,齐国遗民创作的一首讽刺齐王建昏庸误国的民歌,大意是,这是松树呢还是柏树?住在共这个地方的建是齐国的君王呢,

第八节 张仪入秦――游说六国用连横而破合纵

  秦惠文王在位27年,无论是从政治体制建设还是军事斗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特别是打破六国联合,瓦解齐楚联盟,不但缓解了当时的政治危机,变军事劣势为优势,而且为以后秦国攻灭六国奠定了政治和军事基

第八节 德公迁雍――以伏记暑开嬴秦创霸之基

  秦武公死了之后,按理应传位于儿子白,但不知何故,白却不得继承其父的国君之位,继承国君之位的却是武公的弟弟德公。如果联系秦人“择勇者而立之”以及“兄终弟及”的君位继承制,那么,我们可以设想,大概是秦

晋朝历史 关中良相,王猛辅政

  王猛是前秦皇帝苻坚的要臣,他帮助苻坚处理军国大事,使得前秦一度繁荣。他曾经与桓温扪虱论天下,被后世传为佳话。不过王猛年仅50岁就去世了,给苻坚留下了“不可攻晋”的遗言。但苻坚没有听从王猛的话,最终

晋朝为什么不写入历史晋朝短暂灭亡皆因杀戮

晋朝写入历史了,晋书是二十四史之一。晋朝很快灭亡也不是什么杀戮的问题,是晋武帝司马炎没有选择合适的继承人,晋惠帝是个低能儿,妻子又是贾南风这种出名的毒妇,杀死了辅政大臣独掌大权,造成了天下大乱。八王之

晋朝历史 第八章 东晋桓温,『奸臣』的英雄人生

  在现代许多电视剧,特别是言情剧里,某些反面角色,尤其是擅长搞阴谋诡计,大奸大恶,气得观众恨不得冲上去咬几口的奸角,往往都会有这样一句通用的台词:“大丈夫,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第一个说这句

历史人物 司马懿诛此人三族,一人逃脱后来灭了晋朝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司马懿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魏明帝曹睿去世之后,司马懿和曹爽成为了辅政大臣,相互制约。而曹爽作为曹家人,自然权势比较大,相当于司马懿被架空了。司马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