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历史 第九章 刘裕,贵族中国的叛逆者

Posted 叛逆者

篇首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晋朝历史 第九章 刘裕,贵族中国的叛逆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晋朝历史 第九章 刘裕,贵族中国的叛逆者

  在魏晋南北朝几个世纪的历史上,虽然同样是南北对峙,国家分裂,但是这几百年的历史,往往被史家分成了两段,一段是“魏晋”,包括从三国时代到东晋灭 亡这段历史;另一段是“南北朝”,即南朝宋齐梁陈政权与北方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的对峙阶段。之所以这么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魏晋”阶 段,从魏到晋,即使国家分裂,却终究还有“正统”政权存在,比如前者的魏,后者的晋,虽然这样的正统只是在表面上。而在后来的南北朝时代,无论是统一北方 的鲜卑北魏,还是轮流坐庄的南朝宋齐梁陈,都只能算地方割据政权,代表不了大一统封建王朝的正统。这是封建社会的划分观念,而从国家统一的角度来说,从魏 晋到南北朝,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国家从混战变成了南北对峙,无论这期间政治风云怎样变化,南北之间的关系是战是和,南北双方的老百姓们,至少已经开始享 受长时期的和平生活了。中国南北大一统时代的到来,也是从南北朝的对峙开始成为现实的,从这个角度说,南北双方促成这个时代到来的人,都可以说是历史的功 臣。> >   如果从社会阶层的变化看,“魏晋”与“南北朝”之间,有一个巨大的差别。从东汉末年开始,中国的封建社会,其实就进入了门阀封建 社会,即由出身显贵的世家大族把持国家政权,垄断国家的政治,中国社会的门第观念,从此形成,干得好不如生得好,是这个时代的人的主要思想。这样一个森严 的门阀体系,从南北朝时代开始破产。北方方面,常年的战乱,外加鲜卑北魏早期的大清洗,沉重打击了北方门阀士族,魏孝文帝的改革,表面上提高了北方门阀士 族的地位,其实却促成了大量“寒门”出身的官员,走到了政治的前台。北魏分裂后的东魏、西魏,后来演化成了北齐、北周,虽然这些政权都大量拉拢北方士大 夫,尤其是士族阶层,可是寒门势力的崛起,以及士族阶层的最终瓦解,这个大趋势已经不可避免,越来越多的草根阶层开始崭露头角。南朝方面,这样的情景演进 更快,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他们的开国皇帝,清一色都是寒门出身,仅就这一点来说,我们或许就可以做出这样的比喻:魏晋时代,是“贵族中国”的顶 峰,南北朝时代,是“草根中国”的开始。> >   在这场开始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人,当属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就这个历史的重大演进而言,他的贡献,绝不仅仅在于做上了皇帝。> >   一> >    刘裕,本名德舆,小名寄奴,刘裕的出身以他登基称帝后的说法,他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后人,看他的家乡,这个说法貌似也有些靠谱,因为他的祖籍就是刘邦 的老家徐州沛县。但是后来的学者中,也有许多人反对这个说法,称刘裕这么做是“称宗庙”。祖宗是不是刘邦,对早期的刘裕来说,并不重要,因为到他这一 代,他的家族已经破落了。刘裕出生在江苏镇江,他祖上刘混随晋朝南迁,定居在了这里。那时候他们家,还算一个名门望族,早期的时候也曾世代为官,但是很快 就中衰了,刘裕的父亲刘翘,只是一个郡里的功曹,也就是个小公务员,到了刘裕这一代更惨,他连政府的大门都进不去。《南史》里记录说,青年时代的刘裕,因 为不务正业,曾经被父亲赶出了家门,让他自谋生路。他后来种过地,卖过肉,打过鱼,很早就开始混社会了,而且也确实有成就——混成了混混。走上社会的刘 裕,很快成了当地有名的无赖,经常出入赌场,不管多穷,有一点钱都要拿去赌博。混了一段时间以后,刘裕得到了一个改变人生的机会。镇江当地要征兵,刘裕应 征了。> >   说到镇江的征兵,就不得不提一下东晋时代一支非常强悍的军队:北府军。北府军的强大,在中国历史上向来被人称道,它由南逃的北 方汉人组成,因为一个个身怀国恨家仇,所以打仗不用动员,一个个玩命向前冲。在著名的淝水之战里,8万北府军如摧枯拉朽之势,一举击败了北方前秦政权的 87万南征军,北府军的战斗力,从此名扬天下。刘裕的出生地镇江,就是北府军的主要兵源所在,当地的居民,大多都是南迁的北方人,世代当兵也就成了当地年 轻人的主要选择。在当兵之前,刘裕的主要工作是混社会,当兵之后,刘裕真正开始经营自己的人生。> >   当了兵的刘裕,最早的职务,是北府旧 将孙无终的司马,这是个类似勤务兵之类的工作,对于想混日子的士兵来说,自然是一个美差,但刘裕是不打算混日子的,很快他就反感了这种无所事事的生活。到 了公元 399 年,也就是刘裕37岁的时候,一个选择摆在他的面前。是年东晋发生了著名的孙恩起义,东晋王朝调动北府军进行镇压,但是战事打得非常不顺 利,前线士兵伤亡惨重,在这种情况下,东晋政府下令,允许各地士兵们主动投军,参加战斗。这个命令下达之后,许多人都嗤之以鼻:主动投军,也就意味着主动 送死,谁会这么傻呢?偏偏刘裕就这么傻,他主动要求上前线,并且很快如愿了。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作为刘裕的领导,孙无终还是很会看人的,早在刘裕给他做 司马的时候,他就曾对刘裕说过,你这个人面相上带着杀气,将来必定是一方枭雄,我这里肯定留不住你。等刘裕决定上前线的时候,孙无终又一次帮了刘裕,他把 刘裕推荐给了自己的好友——身为前线主帅的刘牢之。刘牢之顺水推舟,给老朋友一个面子,安排刘裕在自己麾下做了一个小军官。刘裕从此开始崭露头角。孙恩起 义之所以强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孙恩手里有当时东晋最精锐的水军,最大的战船,长达50多米,远远胜于东晋政府军的战船。北府军虽然在陆战中,足够和北 方最精锐的骑兵抗衡,但是到了水里就大大逊色了。这时候只是个小军官的刘裕发现了孙恩部队战船的毛病:船大了,就不灵活。在他参加的第一场战斗里,他就带 领一小队士兵乘坐小船突击,竟然一举凿沉了孙恩的大船,此举一下子撼动了前线。之后的数次战斗中,他更是身先士卒,冲杀敌阵,屡屡立下战功。他还很有计 谋,比如在海盐之战里,他用疑兵之计,在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成功吓跑了企图偷袭的孙恩。东晋稳定了战线,他的官职也节节高升,东征孙恩之战结束的时 候,他已经是北府军中重要的将领。值得一提的是,比起淝水之战时期,那支纪律严明,作战勇敢的虎狼之师,这时候的北府军,无论是战斗力还是作战素质,都大 大退化了。不但没有当年与北方骑兵交手时一往无前的气概,军队里的将领,还经常纵容士兵抢掠,甚至杀良冒功。只有刘裕的军队例外,他的军队纪律依旧严明, 与民秋毫无犯,是当时北府军中的一大另类。

相关参考

汉朝历史 第九章 决战漠北

  公元前119年的那个夏天,刘彻看到了与匈奴决战的希望。道理非常简单,仅仅在去年的短短一年里,他就积聚了大量的钱钱——这当然是桑弘羊先生的居功至伟,抢钱有功啊。钱钱都有了,当然得对那个如鲠在喉的匈奴

第九章 丧国权,马关之约_二、见利眼红三国干涉还辽

>  干涉还辽,发生于甲午战争后。清朝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在1895年4月17日签署《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六日后,俄国、德国与法国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迫使日本把辽东还给中国。日本为此深

汉朝历史 第九章 史上最牛忽悠大师

  公元前135年,西汉帝国发生了一件可以改变刘彻命运的大事,窦太皇太后终于完成了她老人家自身的使命,光荣地鞠躬尽瘁了。>>  这一年,刘彻21周岁。>>  他当然在第一时间就接管了虎符,并顺带将窦太

第九章 东汉王朝

  一、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东汉强化皇权的措施刘秀迫使十余万饥饿的赤眉军缴械归附之后,这位一度混迹于绿林起义军中的西汉皇族的后裔,终于消灭与他逐鹿中原的最强大的政治对手,跻身于“兴继祖宗”的“中

第九十九章 铜雀台

  建安十五年(210年)冬,筑铜雀台。《水经注·卷五·浊漳水》记载:在邺城的西北隅,以墙为基,台高十丈,有屋百余间。魏武望奉常王叔治处也。严才叛乱,攻掖门,王修闻变,率领部属急奔宫门救援,曹操在铜雀

第九章 曹操凿地设奇兵

  公元197年正月,曹操率军抵达宛城,张绣举众而降,不久反悔,与曹军战于舞阴。失败后逃奔穰城,与荆州刘表结成犄角之势。公元198年3月,曹操兵围穰城,张绣求救于刘表。5月,刘表发兵,出现于曹军阵后,

第九章 丧国权,马关之约_一、马关条约

>  掌握朝廷大权的主和派人物太后和,从战争一开始就不打算使战争继续下去。平壤战役和黄海战役相继失败后,1894年9月底,慈禧太后重新起用被她罢黜的恭亲王奕?主持总理衙门。奕?原先就主张对外国屈服,1

晋朝历史 刘徽与”割圆术“

  刘徽是公元三世纪世界上最杰出的数学家,他在公元263年撰写的着作《九章算术注》以及后来的《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数学史上的不朽地位。此外,他在《九章算术·圆田术》注

晋朝历史 刘宋刘裕(南朝)

  宋武帝刘裕(363—422),刘宋王朝的创立者。在位时间仅短短的两年。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迁居到京口(江苏镇江市)。  刘裕幼年时,家境已十分贫困。他年轻

晋朝历史 乱世枭雄,刘裕登位

  皇位自古以来就不易得,生于皇室之中必得经历一番明争暗斗,生于普通人家,登上皇位更是困难重重。刘裕就是生活在乱世之中的一个普通人,然而这个普通人却通过自己的努力登上了皇位。他所建立的刘宋政权。虽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