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民间文学著作简介 撒拉族文学
Posted 撒拉族
篇首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撒拉族民间文学著作简介 撒拉族文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撒拉族民间文学著作简介 撒拉族文学
中国撒拉族的文学,以传统的民间文学作品为主,另外也包括有晚近阶段出现的作家文学创作。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和小型戏剧,构成了撒拉族的民间文学。
神话《阿腾其根·麻斯睦》,描述了年轻的猎人麻斯睦与仙女古尼阿娜由爱恋而结合,又与九头魔怪莽斯罕尔进行殊死搏斗并取得胜利的情形,赞颂了追求幸福与战胜邪恶的撒拉族传统美德。
《骆驼泉》、《格塞日和阿依阿娜》、《韩二个》等,是撒拉族的民间传说,其内容涉及到民族起源、英雄人物等方面。撒拉族的民间故事中,童话作品《巴斯巴家》说的是善良的老虎帮助贫穷的樵夫娶来美貌公主的故事,《阿古尕拉姐》说的是财主女儿与青年长工之间产生爱情被破坏后而双双死去的悲剧故事。《骆驼泉》中国撒拉族的民间传说。传说叙述了撒拉族的先人从中亚的撒马尔汗出发,途经雪山、沙漠、草原而终于来到中国西北地区的循化街子定居的过程。据说在撒拉族先人刚到循化街子的时候,当地没有任何水源。这时,一匹随主人一同来到这里的白色骆驼就地化为一尊石头骆驼,并从嘴里流淌出清洌甘甜的泉水。于是,撒拉族的先人就在这里留居下来,并且繁衍了自己的民族。《骆驼泉》的传说,一直流传在撒拉族居住的循化、化隆等地区,在该民族的民间戏剧《对依委纳》中也有表现。
在撒拉族的民歌中,"花儿"和"玉儿"是比较重要的两种类型。
撒拉族的"花儿"属于中国西北地区"花儿"民歌中的河湟"花儿",用汉语演唱;"玉儿"则是用撒拉语演唱的一种富有撒拉族特色的歌谣,也叫作撒拉曲儿。实际上是撒拉人用本民族语言演唱的一种传统情歌。
其歌词简短凝练,间或出现古代的撒拉族语汇;在曲调上采取一歌一曲,有节奏欢快、旋律优美的特点。在题材上,多用以表现青年男女为了追求纯真的爱情而与封建礼教抗争的精神。
从前,由于封建 礼教的禁锢,“玉儿”只能在田间、野外、磨房等背人 外唱,“玉儿”集中地反映了撒拉族青年男女对婚姻自由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其表现手法中,大量运用了民歌 中的比兴。借物咏情,借物喻人。“玉儿”又多以四、 六、八句较多,每句又以五字居多,外加衬词,其节奏 短促而明快,旋律奔放且激昂。在语言上,“玉儿”歌 词优美,寓言深刻。代表性的作品有《巴西古溜溜》、《撒拉赛西巴尕》、《艳姑居固毛》、《皇上阿吾尼》和《尕格尕耶乃安》等。后来有的曲调也被套用于新词来演唱,例如用《巴西古溜溜》曲调编唱的《新循化》,也已成为撒拉族地区流行的民歌。
另外,撒拉族的民歌还有"劳动号子"、"哭婚调"和"祝祷词"等形式。
撒拉族的民间戏剧作品,保留下来的有《对依委纳》(即骆驼戏),多在婚礼上表演,剧中共有四个演员,二人饰演骆驼,一人饰演拉骆驼的阿訇,一人饰演蒙古人。
剧情主要是由蒙古人和阿訇用问答的形式介绍撒拉族从中亚迁徙来到中国西北部循化地区的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撒拉族的书面文学开始发轫,一些撒拉族的青年作家已经出现在中国多民族的文学队伍中间。
撒拉族独具一格的文学艺术 撒拉族文化
撒拉族具有独具一格的文学艺术。以民间说唱文学为主。说,包括故事、神话、传说、寓言、谚语和笑话等。十分丰富,且语言幽默含蓄。唱,包括撒拉曲、宴席曲和花儿等民歌。“撒拉曲”是撒拉族人民用本民族语演唱的一种抒情民歌。由许多具有独立意义的短体小诗组成。流行较广的曲子如《巴西古溜溜》、《撒拉尔赛西布尕》等。“宴席曲”是一种娶亲时的传统唱曲。撒拉“花儿”则是一种汉语演唱的山歌,歌词一般为四句。受藏族的影响,其音调普遍带有颤音,婉转动听。撒拉族唯一的乐器是“口弦”,一般用铜或银制,形似马蹄。
撒拉族最流行的舞蹈,是四人“骆驼舞”,一般在举行婚礼时表演,动作简单,节奏平缓。撒拉族唯一的乐器是“口弦”,一般用铜或银制,形似马蹄。为撒拉族妇女所钟爱。此外,撒拉族妇女的刺绣艺术,十分精美,剪纸、窗花也是妇女擅长的一种装饰艺术。建筑艺术主要表现于清真寺的建筑装饰上,受内地影响,它是汉族飞檐式的古典庙宇结构。是清真寺建筑与汉族古典建筑的结合体。独树一帜的撒拉族黄河石艺黄河石是黄河的灵魂,世世代代生活在黄河边的撒拉族是一个刚毅的民族,他们在用臂膀来丈量黄河的同时也掂量了黄河石的分量,懂得了品石、赏石、玩石。
黄河岸畔的农民用艺术的眼光和构思使本不值分文的碎石制成天然石画后,令撒拉族黄河石艺这种民族文化独一无二。在青海省,当地的撒拉族居民发挥聪明才智,对黄河石加以利用,创造出了精致的艺术作品——石画,由于使用的是天然黄河石,使得每幅画的图案都独一无二。
黄河石画已经生产出雕画、天然石艺画等系列的40多个种类的产品。同时,他们用黄河石粘贴的梅、兰、竹、菊石画纯天然,很新奇,令人眼前一亮,一度成为文博会中成为参展商关注的焦点。用黄河石作画,由于使用的是天然黄河石,使得每幅画的图案都独一无二,并融版画、雕刻、盆景等艺术于一炉,实在是让人爱不释手。
相关参考
撒拉族具有独具一格的文学艺术。以民间说唱文学为主。说,包括故事、神话、传说、寓言、谚语和笑话等。十分丰富,且语言幽默含蓄。唱,包括撒拉曲、宴席曲和花儿等民歌。“撒拉曲”是撒拉族人民用本民族语演唱的一种
撒拉族具有独具一格的文学艺术。以民间说唱文学为主。说,包括故事、神话、传说、寓言、谚语和笑话等。十分丰富,且语言幽默含蓄。唱,包括撒拉曲、宴席曲和花儿等民歌。“撒拉曲”是撒拉族人民用本民族语演唱的一种
撒拉族谚语既是撒拉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撒拉族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渗透到撒拉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丰富,指事广泛,充分体现和展示了撒拉族的民族个性和文化气质,极大地丰富了撒拉族语言和口头
撒拉族最大的传统节日为古尔邦节,每当节日来临,撒拉族都要宴请宾客,煮手抓羊肉,炖鸡肉,做糖包、油炸蛋糕、炸馓子,做“比利买海”(油搅团)、“木丝日”(一种以油、熟面等为馅的包子)和各种烩菜。在民间,婚
撒拉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伊斯兰教对他们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风俗习惯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撒拉族民间故事中广泛反映了这一信仰习俗。如在《阿丹目,艾斯里掏热亥旦》(泥捏阿丹)的神话故事中,讲
撒拉族民间诗歌包括民间长诗、民歌。“撒拉曲”,撒拉语叫“玉尔”,是用本民族语言和曲子演唱的长篇抒情诗。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作品有《巴西古溜溜》、《撒拉尔撒西布尕》、《阿依固吉古毛》、《哎道》、《皇上阿
在黄河上游的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黄河里的石头登堂入室,成为受人们喜爱的黄河石艺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这种用黄河里的石头作的画已注册“撒拉黄河石艺”(简称“黄河石艺”)商标,并申请了国家专利。“黄河石
在黄河上游的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黄河里的石头登堂入室,成为受人们喜爱的黄河石艺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这种用黄河里的石头作的画已注册“撒拉黄河石艺”(简称“黄河石艺”)商标,并申请了国家专利。“黄河石艺...
“口细”是撒拉族保存至今的民间乐器,长不到0.5厘米,重不到0.05克,小巧玲珑,在各种乐器中可能是体积最小的一种。“口细”的制作并不复杂:将一火柴杆粗的细铜(或白银)制成马蹄形状,中嵌一片极薄级细的
撒拉族刺绣源远流长,集传统文化、风俗、地域特征于一身,是一种民间习俗,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技巧。在过去,撒拉族不论家境贫富,大姑娘、小媳妇们都要学习掌握刺绣、学习家里各种针线活儿的刺绣技能,她们在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