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Posted 董仲舒

篇首语: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历史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历史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七国之乱很快地被平定了。天下又恢复平稳安定局面。汉景帝依旧推行减赋税、轻徭役的安民政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国家出现一派富裕景象。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春,景帝病逝,享年47岁,在位16年。>  景帝死后,皇太子刘彻继位,这便是我国历史上被称为一代雄主的汉武帝。这时的汉朝最为繁荣和昌盛。政府里的存钱和储粮的仓库都装得满满的。武帝继位时年刚16岁。他一登上帝位,就要立志做一番事业。他下诏各郡县,举荐贤良方正、直言进谏的人,其中最着名的是董仲舒。>  董仲舒是广川(在今河北省枣庄县境内)人,是个精通儒家学说的大学问家,在景帝时做过博士官。他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当时政治上的需要,改造了由孔子创立、经孟子发展的儒家学说,并且把各家学说和阴阳五行等思想融合在一起,使儒家学说变成了一种为封建政治制度服务的,带有宗教迷信色彩的理论。他在汉武帝下诏举荐“贤良之士”的时候,向汉武帝提出了“天人三箫”的建议。意思是说:“天是有意志的,人世间的事物,是按天意存在和变化的。皇帝是天皇的代表,皇帝的权力是天皇授予的,人服从皇帝,就是服从天道。”他还说:“诸子百家的学说妨碍皇帝的绝对权威,只有儒家学说才能保持思想上的统一。”

>  汉武帝认为董仲舒的建议很适合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想重用董仲舒。可是,他的祖母窦太后崇信“黄老学说”,极力主张清心寡欲,无为而治,武帝不敢得罪祖母,只好让董仲舒去做江都相。后来他又改任窦婴为丞相,封赵绾为御史大夫,这三个人都是儒家的支持者。>  年轻的汉武帝登基不久便搜罗了这么多人才,早已为他的祖母窦氏所不满,窦氏便加紧了对朝廷政事的控制。御史大夫对武帝说:“太皇太后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不宜再多管朝中之事。”不料这话被窦太后知道了,便大发雷霆,立即逮捕了赵绾和王臧,二人被迫自杀。并罢免了丞相窦婴,责备武帝误用匪人,引他不孝,武帝拗不过祖母,眼睁睁地看着一班大臣遭到贬斥和杀戮,却也无计可施。

相关参考

汉朝历史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  名人语录>>  君臣、父子、夫妇她经常被召入皇宫之义,皆取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春秋繁露·基义》>>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哲学家、今文经

汉朝历史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故事

汉武帝就位后,汉朝由于长期休养生息,人民生活安定,社会富庶,府库充裕,又中央集权已完成;加上他的才智雄心,对内改定制度,对外大拓国家疆土,开创西汉空前盛世。汉武帝重要措施,列举重要者几点:一、建年号,

汉朝历史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故事

汉武帝就位后,汉朝由于长期休养生息,人民生活安定,社会富庶,府库充裕,又中央集权已完成;加上他的才智雄心,对内改定制度,对外大拓国家疆土,开创西汉空前盛世。汉武帝重要措施,列举重要者几点:一、建年号,

汉朝历史 汉武帝为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秦朝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汉文化空前繁荣,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一直到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启用法家的思想治国,至于秦始皇为何人用法家的思想?那是因为在战国时期,秦朝还只是秦国,当时的秦国人

汉朝历史 汉武帝为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秦朝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汉文化空前繁荣,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一直到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启用法家的思想治国,至于秦始皇为何人用法家的思想?那是因为在战国时期,秦朝还只是秦国,当时的秦国人

汉朝历史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武帝刘彻简介

刘彻(前156年-前87年)的父亲是汉景帝,母亲是王娡,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汉武帝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于公元前140年创建了年号,先是六年一个年号(前140年—前104年),后来四年一个年号(前1

汉朝历史 汉武帝何以要”罢绌百家独尊儒术”

独尊儒术 汉初崇尚黄老无为,令社会得以休养生息,经济得以恢复发展。至汉武帝时,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及统一全国思想,遂于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采纳董仲舒建议,以儒家的纲常名教来维护统治

真是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 探秘

一直以来,我们对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说,深信不疑。那么真实的历史究竟是这样的吗?是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口号吗?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是汉朝时候的著名政策。独尊儒术到今天,依旧是我们

真是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 探秘

一直以来,我们对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说,深信不疑。那么真实的历史究竟是这样的吗?是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口号吗?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是汉朝时候的著名政策。独尊儒术到今天,依旧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