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

Posted 资本主义

篇首语:夜暗方显万颗星,灯明始见一缕尘。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高中历史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中历史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历史背景相近。  

两次维新都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中日两国都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断。外来侵略导致被迫对外开放,民族矛盾不断上升。西方侵略客观上带来的先进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力地冲击了原有的封建生产方式和伦理纲常,催生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潮。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二:目标性质类似。  

都是向西方学习,通过政府命令自上而下推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目的是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三:领导阶级相同。  

两国的维新领导人都出生在封建家庭,同时又是深受西方资本主义影响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行为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四:列强态度相似。  

英美出于自身利益要求对明治维新竞相扶植,政治上偏袒强藩,经济上源源提供工业品和武器,并帮助培养人才、训练军队、改善军备。  

戊戌变法中,广学会对戊戌维新的兴起有不小推动作用。英美日驻华使馆,在政变时援救保护过部分维新领袖。政变后,日本政府和政界要人,继续为维新派提供了活动场所和部分经费。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五:政策措施雷同。  

两国都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方面实施改革。戊戌维新实际上就是以明治维新为榜样、亦步亦趋进行的。  

然而,两者的成效和结局却大为不同。明治维新的成功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一跃成为东方唯一的资本主义强国。而戊戌变法只是昙花一现,中国依然挣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相关参考

高中历史 谭嗣同为何坐以待捕

谭嗣同为何坐以待捕  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曾和康、梁一起倡导维新变法。1898年9月21日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亲政,大肆搜捕维新党人,康有为、梁启超等都设法躲藏逃脱,而谭嗣同“竞日

高中历史 谭嗣同为何坐以待捕

谭嗣同为何坐以待捕  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曾和康、梁一起倡导维新变法。1898年9月21日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亲政,大肆搜捕维新党人,康有为、梁启超等都设法躲藏逃脱,而谭嗣同“竞日

高中历史 戊戌变法六问

戊戌变法六问  1。光绪帝是不是一个维新派?  从变法的目的看,光绪帝支持变法是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不作“亡国之君”,利用变法从慈禧手中夺回最高的统治权力。从变法法令的内容看,

高中历史 戊戌变法六问

戊戌变法六问  1。光绪帝是不是一个维新派?  从变法的目的看,光绪帝支持变法是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不作“亡国之君”,利用变法从慈禧手中夺回最高的统治权力。从变法法令的内容看,

高中历史 戊戌变法的意义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戊戌变法的意义1: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

高中历史 戊戌变法的意义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戊戌变法的意义1: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

高中历史选修2总结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和人物评说1、写出五个改革的时间;后四次改革时在位的统治者。(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公元前350;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亚历山大二世;1868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成功与戊戌变法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治维新成功与戊戌变法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都发生在亚洲两个毗邻的国家。但是历史证明了日本与中国取得截然不同的结果。日本成功变法了,而中国却彻底失败了!为什么日本能成功,中国却不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异同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不同:1、发生的背景不同:戊戌变法发生在封建势力强大的中国,明治维新发生在明治政府已经建立,封建势力处于弱势时期。2、领导者的实力不同:明治维新掌握实权,戊戌变法依附于没有实权的皇

历史百科 严复与变法维新

清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人民以极大的震动,朝野上下一致发出要求维新变法的呼声。一批最先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面对清廷的腐败昏庸,深感亡国灭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