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勰夜晚要到佛殿读书

Posted 刘勰

篇首语: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什么刘勰夜晚要到佛殿读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什么刘勰夜晚要到佛殿读书

南北朝时期的大文学家刘勰,小时候父亲、母亲都去世了。父亲留给刘勰的遗产只是一点儿书。

  少年刘勰每天只能靠打柴勉强度日。他白天去打柴,晚上想读书。可是家里穷,哪里有钱买灯油、蜡烛呀!

  刘勰正在犯难,忽然想起打柴时见到的金华寺,寺内大殿的佛灯整晚都是亮的。为什么不到那里去读书?于是他就开始天天去佛殿读书。不久,刘勰晚上到佛殿读书的事被金华寺老和尚僧

  佑知道了。僧佑很喜欢这个有志气、苦读书的孩子,就把禅房中的大量藏书借给他看。

  刘勰更加刻苦读书,他读书破万卷,终于写成了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刘勰简介 刘勰是哪个朝代的 刘勰文心雕龙

刘勰  刘勰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的著名文学评论家,他的代表作《文心雕龙》是一部流传千古的文学理论专著,他也因此书名垂青史,在文学批评界站稳脚跟。  刘勰简介刘勰是哪个朝代的  刘勰(约465年约532年

历史人物 刘勰的刘勰的生平简介_刘勰的事迹_刘勰怎么读

中文名:刘勰别名:彦和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出生日期:约公元465年(乙巳年)逝世日期:约公元520年(庚申年)职业:文学评论家代表作品:《文心雕龙》祖籍:山东莒县东莞镇刘

历史人物 南北朝著名学者刘勰的生平简介,刘勰的人物事迹

人物生平>刘勰南北朝宋泰始初年(公元465年),刘勰生于京口(今镇江),字彦和,原籍东莞(今山东省莒县境内)。[1]祖父灵真,宋司空秀的弟弟。父亲叫刘尚,曾担任越骑校尉。刘勰很早就成了孤儿,他发奋图强

刘勰

  刘勰(约465年-520年),字彦和,出生在京口(今镇江),祖籍山东莒县(今山东省莒县)东莞镇大沈庄(大沈刘庄)。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是中国最近的历史中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刘勰虽

历史百科 刘勰卖书拜名师

刘勰卖书拜名师刘勰,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著有《文心雕龙》,是我国最早的文学评论巨著。刘勰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艺批评家。他出身贫寒,曾在钟山的南定林寺里,跟随僧佑研

历史百科 问刘勰之事迹

问刘勰之事迹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经论,因区别部类,录而序之,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昭明太子好文学,深爱接之。后启求出家,敕许之;乃于

历史人物 文学评论家刘勰简介

南北朝人物中文名:刘勰别名:彦和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出生日期:约公元465年(乙巳年)逝世日期:公元520年(庚申年)职业:文学评论家信仰:佛教代表作品:《文心雕龙》祖籍

历史文学评论家刘勰是怎么看待“创作”这件事的

1、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刘勰认为,作家的创作源于客观事物的感发和观照,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强调时代的变化决定文学的发展,文变染采世情,兴废系于时序。他还结合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化、风尚的发展过程

为什么小牧童成为了大画家

元朝末年出了个牧童小画家,名叫王冕。他从小死了父亲,  白天给地主放牛,晚上到佛殿的长明灯下读书,就这样,渐渐地有了些知识。  在一个雨后初晴的日子,王冕到湖边放牧,他被湖里那娇艳、清丽的出水荷花吸引

为什么车胤要嚢萤读书

车胤是晋代的人。他家里很贫穷,车胤从小上不起学,但他却十分好学,在父亲的帮助下,他发奋读书。可惜买不起灯油,点不起灯。车胤晚上不能读书,这样就浪费了晚上的时光。  据说,一个夏天的夜晚,车胤在外面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