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谷妹”在纳西族婚俗里代表啥意思
Posted 纳西族
篇首语:爱情不是终点,陪伴才是归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子谷妹”在纳西族婚俗里代表啥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子谷妹”在纳西族婚俗里代表啥意思
“子谷妹”在纳西语中为要钥匙的意思。在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纳西人的婚庆中,至今仍流传着“子谷妹”的习俗。
纳西新娘子出嫁之前,送亲的娘家兄弟姐妹、叔伯姑舅等亲友将新娘嫁妆中的箱、柜、机、车等的钥匙隐密保管起来。一般每个人只保管一把。待傍晚时分婚宴结束,便开始整个婚庆中的压轴戏——“子谷妹”。
在男方家的院子中央拼接一排四方桌子,桌面上摆满美酒佳肴、糖果瓜饼。一般桌子正中央坐的是新娘的亲兄弟,表明纳西族天下母舅大的礼仪观。其余的按照与新娘的亲疏辈份顺序排座次,如果送亲宾客坐不完有空位子,则安排一些男方的人补上,坐满为止,表达了纳西人对客人的尊敬之意。一切安排妥当,新郎新娘开始向在坐者要钥匙,以开启幸福之门。这时候,整个院内热闹非凡,人们往往分成两个阵营:一方是藏钥匙的送亲队伍,他们多由伴娘“胖金美”(纳西未婚姑娘)组成;另一方是要钥匙者的新郎新娘及贺喜者,他们多由小伙子组成。当新郎新娘每走到一位送亲者跟前敬上美酒要钥匙时,被要者及他的助阵者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为难这对新人,这时新郎新娘及他们的助阵者要机敏而风趣地回答,常常引来满院欢快的笑声。
“子谷妹”的过程,也是其他青年男女寻觅心上人的过程。所以当“胖金美”们提出一个问题时,这时小伙子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问题的对答多数以纳西“本子”、“谷气”等形式完成,既要严格按照纳西族“本子”的接口连音的格式,又要必须经口即成诗句,是憎是爱,直抒情怀,情真意挚。
如果“胖金美”对回答不满意,小伙子无法得到姑娘的芳心,而且新郎新娘也很难要到钥匙,这时新郎新娘就要充当中间调解角色:好话说完,承诺许尽才能要到钥匙。
待新郎新娘要到所有钥匙,一般已是次日凌晨。这时才表明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老年人开始互认亲家,饮酒对调,通宵达旦。
相关参考
男女二十岁左右,方择吉日举行婚礼,纳西语叫“楚美如、意为“娶媳妇"。婚礼由新郎家族中能干的长者,分派同家族的人操办。迎亲的前几天,新郎家的院子内要搭大篷,在大门和院中扎迎亲牌坊。富有人家还挂
丽江泸沽湖边的纳西族的一支:摩梭人,实行的是“阿夏”婚。“阿夏”是摩梭语,意为亲密的情侣。“阿夏”婚有两种形式,即阿夏异居婚与阿夏同居婚。阿夏异居婚也叫“走婚”,其特点是男不娶、女不嫁,建立阿夏关系的
殉情是丽江纳西族婚姻关系中突出的现象,丽江纳西族的民风是:男女在结婚前,有社交的自由,各种节日和大小庙会,姑娘们相约同去游玩,小伙子也结队出门,手持柳枝在路旁等候,依据传统风俗,过年要带些米花糖,糕饼
新郎穿长衫、马褂,带着礼帽在门前迎候(也有亲自前往女家迎亲的)。新娘一到,新郎上前掀开花轿门帘,扶新娘出轿,然后躬身向送亲的人们致谢。新娘进大门时,必须跨过门槛正中的“马鞍”(是用大红纸包贴在门尴上的
结婚前一天,新郎家也是一片忙碌,布置沿房堂屋,扎搭彩棚,到处张灯结彩,写贴婚联等,同时要杀猪宰羊,挂一红纸或纸绸裹扎的筛子,上插三枝柳箭,并写“麟麟在此”四字。以阻白虎。新床由媒人和新郎佼母安置,并请
在摩梭人中,也有不少男子在开始的时候就公开走婚。这些男子在首次去女阿注家时,必须带上自己信赖的一个朋友,随身携带着给女阿注的衣裙和一些茶、糖等礼品。男子到女方家后,女方家人要盛情款待,把男阿注带来茶和
丽江泸沽湖边的纳西族的一支:摩梭人,实行的是“阿夏”婚。“阿夏”是摩梭语,意为亲密的情侣。“阿夏”婚有两种形式,即阿夏异居婚与阿夏同居婚。阿夏异居婚也叫“走婚”,其特点是男不娶、女不嫁,建立阿夏关系的
纳西族先民在约七百多年前创制的《崩石细哩》,汉译为《白沙细乐》,是流传在丽江纳西族乡间中的一种古典音乐技术形式,《白沙细乐》里有歌,也有舞,但它的主要成份是器乐合奏。《白沙细乐》用于丧事或是重大的祭祖
关于纳西族的羊皮披肩,在民间和学术界有着多种推测和解释,关于它的神话传说也很多。相传在很久以前,纳西族居住在湖畔的大山上,过着宁静的生活。不料有一年出现了一个凶狠的旱魔,他放出八个太阳与原有的太阳一起
抢婚羌族还有抢婚的习俗。当男方求婚遭拒绝对,乘女子在外劳动或外出时将她抢回家,第二天由男子背猪膘及酒到女家再次求婚,由于生米已煮成熟饭,女方也就答应。女子不愿者,可于次日偷跑回家,男方一般不追究。抢婚